
一、项目简介项目总建筑面积13.52万㎡,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83万㎡,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 、 地上四~六层 , 建筑高度39.09m。
项目幕墙工程由GRC幕墙与玻璃组合的双曲面异形外幕墙组成,幕墙总面积8.17万㎡,其中GRC幕墙面积6.09万㎡。
二、BIM应用1、模型创建:通过原始图纸,建立建筑、结构、机电、幕墙原始模型。
2、幕墙深化通过碰撞分析后,进行外幕墙碰撞点局部调整,形成外幕墙最终模型。
利用Rhino软件对整体幕墙进行板块分格划分并编号,输出幕墙板块深化图纸成果。
将Rhino软件模型导入REVIT,再导入Midas结构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
确定背负钢架与幕墙GRC板的固定位置,生成背负钢架埋点图纸,精确指导施工。
针对实际加工特点,本项目采用集约式模具的方法,即把拆分后的多块板集约在一起做整体模具,采用集约后分拆的加工方案,这样的好处是曲面流畅,板与板的衔接准确,模具不须分缝,误差小。
异型GRC幕墙构造复杂,板块多为多曲面板,现场放样难以把控。
使用BIM建立模型进行胎膜加工指导,大大提高了材料下单速度及GRC幕墙自身的精度,加快了工程进度。
确定好幕墙板块分格后,根据分格情况,确定龙骨位置,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结合主体结构模型幕墙龙骨模型,对幕墙龙骨预埋件进行图纸输出,达到精准预留的目的。
BIM幕墙模型深化成果,对GRC板的安装节点进行节点深化建模,将安装过程的各个工序节点直观的表现出来,对于指导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3、机电深化管道排布无碰撞,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输出BIM深化图指导现场安装;优化空间,满足项目精装修净空要求;提前协调土建预留洞口,避免后期拆改;管线排布整齐美观。
本工程空间布局复杂、系统繁多,专业之间共发生碰撞125856处,有效碰撞358处,通过管综优化后,满足了规范要求的最小间距要求,提高了净空。
并将调整之后的模型导出2D、3D视图,指导施工。
利用BIM技术在管线综合的基础上,提前建立设备机房,提前进行施工深化,合理优化设备定位,设备及管线空间,确保设备之间的操作空间和检修空间,验证模块划分可行性,最终使设备一步到位。
配合精装修进行吊顶净高分析,对净高不满足区域,输出净高分析报告,给予建议标高,协助精装修调整装修方案。
4、施工方案优化多方案占地及造价比选、分析优化:根据现有规划用地,比较不同场布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在节地、节材方面通过三维场布、成本计算,选择最佳方案。
根据建筑设计高度、现场已确定的临时设施位置、施工起吊相互影响等因素,采用BIM技术进行了群塔覆盖范围及碰撞模拟,最终确定现场设置9台塔吊并根据BIM模拟结果确定各塔吊的参数要求、位置关系。
最终大大提高群塔作业的工作效率,达到优化群塔作业施工方案的目的。
5、施工工艺模拟及可视化交底利用BIM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对幕墙及机电安装施工过程重要工序进行三维动画模拟,结合节点深化图,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使被交底人能对节点安装一目了然,同时通过三维动画模拟,充分理解各安装工序的施工顺序。
6、限额领料BIM为限额领料提供了技术及数据支撑,本项目通过BIM管理平台快速检索相应施工区域的材料已用量,同时与此施工区域的相应材料总“定额”量进行比较,并结合进度管理信息,快速、准确的了解材料用量,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发料审核速度,提高施工整体效率。
7、物料跟踪根据材料管理ABC分类法,结合BIM技术、云技术、二维码技术,对A类材料进行BIM+物料跟踪管理。
A类材料占材料品种数的5%-15%,占总价值的60%-80%,针对A类材料在物料进场前绑定模型生成二维码,物料进场后现场验收粘贴二维码,在物料进场后存储、使用阶段通过手机APP可实时对物料状态更新、物料信息、物料追溯进行查询,协助现场人员对物料进行追踪管控。
8、设备管理针对本工程设备机房多、设备进场量大特点,为方便设备的堆放、运输、安装管理,利用BIM5D平台,对设备进行二维码标记,输入设备状态,通过现场扫描二维码快速了解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时间和安装厂家,达到对现场设备的精确管理。
9、商务管理将模型与项目清单进行关联,得出带有资金的项目进度曲线以及资金曲线。
通过资金、资源曲线对实际投入及成本进行管控,保证项目现金流无过多积压,项目储备金正常运转。
三、总结文化中心项目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运用了BIM技术,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工作流程,有效地保证BIM模型、深化设计和现场施工三者之间能够合理、高效的衔接。
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为后续施工提供条件,其核心是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各参与方实现基于统一的模型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
在BIM模型中关联施工过程资料,基于模型进行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协同管理,降低项目参与人员对项目的理解难度,提升不同专业间、不同参与方对项目的协同能力,实现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期推荐轨道交通运维管理系统基于BIM、GIS技术的结合与创新应用某写字楼项目BIM机电施工应用分析与总结计算数据中心一体化施工BIM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