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雷神ifhe(雷神p11)

雷神ifhe(雷神p11)

2023-02-27 来源:断桥铝门窗责任编辑:门窗之家 浏览数:8 门窗网

核心提示:辛夷花开山岗上,北国之春已来临~~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件数码爱好者一只。今天的评测主角是一款旗舰级游戏本——雷神ZERO 2023。游戏爱好者想必都对“次世代”这个名词无比熟悉,对游戏主机而言,世代更替意味着性能质的飞跃,伴随着就是更加精美的画面and流畅的游戏体验。PC行业因为硬件每年都会迭代,倒是很少有这种说法——然鹅在2023年的今天不同了,全新的13代英特尔®酷睿™HX系列处理器和RTX 40系列显卡,性能提升相比上一代都堪称大刀阔斧。那同时搭载了它们,还拥有创新HSR双模全能屏+“冰刃白

【评测】你好,次世代——雷神ZERO 2023首发测评

辛夷花开山岗上,北国之春已来临~~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件数码爱好者一只。
今天的评测主角是一款旗舰级游戏本——雷神ZERO 2023。
游戏爱好者想必都对“次世代”这个名词无比熟悉,对游戏主机而言,世代更替意味着性能质的飞跃,伴随着就是更加精美的画面and流畅的游戏体验。
PC行业因为硬件每年都会迭代,倒是很少有这种说法——然鹅在2023年的今天不同了,全新的13代英特尔®酷睿™HX系列处理器和RTX 40系列显卡,性能提升相比上一代都堪称大刀阔斧。
那同时搭载了它们,还拥有创新HSR双模全能屏+“冰刃白”配色的雷神ZERO 2023会有如何表现,是否称得上笔记本行业的“次世代”机型?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我手上这款是搭载英特尔酷睿i9-13900HX +RTX 4070的中配版本。
外观:经典造型+全新“冰刃白”配色雷神ZERO是我开箱最多的游戏本机型之一了,看过前面文章的同学应该都很熟悉这个条纹风格的包装,它自ZERO系列诞生起便一直被沿用。
全家福包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看的说明书~~机器仍用无纺布包裹,230W电源来自光宝,体积相比前两代明显缩小了,比iPhone如今不送充电器版本的包装盒都要小许多,我一开始还下意识以为是否配错了……上一代i9+3070Ti版本的电源达到300W。
外观延续了ZERO系列诞生以来的经典“启世”设计。
2023年新增的“冰刃白”配色让人眼前一亮,“白色=颜值担当”在3C数码产品界已经得到了多次证明,尤其容易吸引妹子眼球。
D壳仍透过网格大面积展示出了雷神的“风洞”散热设计,不过又做了黑化处理以提升高级感。
机器仍采用近几年较流行的“大屁股”设计,有相当数目接口位于机身后方。
从左至右分别为:DC圆口电源、RJ45网线、HDMI 2.1、雷电4、miniDP 1.4,后三个接口均支持外接4K高刷的屏幕使用。
机器可以很轻松的单手开合,但无法180°开合,最大开合角度如图。
左侧是USB-A(所有A口协议均为USB 3.1)和先进的3.5mm耳机耳麦二合一。
右侧则是两个USB-A。
3A+1C+HDMI是我个人认为游戏本必备的接口组合,因为游戏本用户往往都会同时外接键盘+鼠标,这样就还方便再同时插一个传统A口的U盘。
C面细节,信仰贴纸全部移到右下好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手用鼠标,放右下相对更不容易被磨损影响颜值。
触控板手感相比前作有明显提升,键盘则基本保持一致。
两侧新增的花纹个人认为值得商榷,毕竟稍微换个角度,既视感就会比较奇怪。
开机实拍,ZERO系列的边框宽度控制一直较受好评,在保留摄像头前提下,仍拥有很高的屏占比。
开机键与键盘为纯白背光设计;“启世”LOGO和底座灯带则可分别设定灯光颜色,当然也支持神光同步或关闭。
这些都可以在后面提到的CC(Control Center控制中心)里面调整。
配置:13代英特尔酷睿i9-13900HX+RTX 4070 “次世代”上线和前作不同,雷神ZERO 2023采用了Intel移动端定位最高的HX系列处理器,今天首先登场的便是HX家族的旗舰i9-13900HX。
基于Intel 7工艺(软件通常识别为10nm)的它拥有8个带超线程的性能核(又称P核)和16个不带超线程的能效核(又称E核),总规模达到了笔记本历史上最多的24核36线程,二/三级缓存也分别来到了32/36MB。
从12代酷睿开始,Intel不再强调“全核睿频”的概念。
i9-13900HX的性能核最大加速频率可达5.4GHz,能效核则为3.9GHz。
显卡同样是全新登场的NVIDIA 40系移动端RTX 4070,采用全新的“Ada Lovelace”架构+台积电4nm工艺制造,目前最新版的GPU-Z还不能完全识别其信息。
它拥有4608个CUDA核心和8GB GDDR6显存(雷神ZERO 2023的颗粒为三星)。
进入高分屏+新媒体时代以后,32GB内存逐渐取代16GB成为主流装机配置。
雷神ZERO 2023作为高端定位的机器,自然也标配了32GB的双通道8 BankGroup(简称8BG)DDR5内存,运行频率4800MHz,颗粒为三星C-die。
1TB硬盘同样也在大型游戏动辄200GB的PS5世代跃居主流,今年往后的笔记本会加速普及这一容量。
雷神ZERO 2023搭载的是大家的老朋友铠侠CL5。
和前作最大不同来了,雷神ZERO 2023采用了创新的HSR双模屏,可同时实现超高清(4K分辨率)和超高刷(240Hz)两种显示模式,后面还会详细讲。
屏幕面板来自京东方,型号为BOE0A19。
使用红蜘蛛X结合SpyderXElite,测得其sRGB、AdobeRGB、P3、NTSC色域覆盖分别为100%、89%、100%和87%,整体覆盖水平达到影院设计级的100% P3,比前作的100% sRGB要更上一层楼。
色差最大的1F蓝色为2.25,均值1.31,在当下笔记本屏幕中属于中游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对屏幕色彩要求较高的同学,入手后建议租校色仪校色。
跑分:CPU一战封神 显卡差强人意雷神ZERO的硬件调控仍然在大家熟悉的CC里进行。
2023款新增了去年我经常提到的“双显三模”功能,即除去独显直连与混合输出,还有一个集显输出模式——这个模式策略是屏蔽独显只剩核显输出,用于应付日常办公、上网冲浪等对图形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配合后面提到的“办公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机器噪音。
前面提到的屏幕双模切换也是在CC里进行。
“运动模式”为FHD(因为雷神ZERO 2023屏幕比例为16:10,所以实际是1920*1200)+240Hz刷新率,适合运行高帧竞技网游;“UHD模式”则为4K级的3840*2400+120Hz刷新率,适合日常使用与3A大作。
“系统模式”里则可以选择雷神笔记本传统的三档性能模式“办公”“高效”“狂暴”。
后面的各种测试如无特殊说明,均是在“狂暴”模式下进行的,Win11的电源模式也均设为“最佳性能”;开启独显直连,不垫高机器,不外接散热,理论跑分部分为干净后台(跑之前关闭其它可见软件)。
CPU-Z属于负载较轻的物理性能测试,它的单核分数关系CPU的轻度单核表现(如开关软件、网页浏览);多核分数则关系轻度多核表现(如压缩软件、多任务办公)。
13代英特尔酷睿i9-13900HX上来便让大家瞠目结舌:高达12500+的多核跑分,相比2年前的主流游戏本已经足足翻了一倍;单核870+也比去年的主流游戏本高出100+。
Cinebench R23属于负载较重的物理性能测试,它的单核分数关系CPU的重度单核表现(如UI刷新、渣优化游戏);多核分数则关系重度多核表现(如视频转码、程序编译)。
负载加重后i9-13900HX依然本色不改,多核分28000+,同样是比2年前的主流游戏本翻了一整倍;单核2115则相比去年提升了10~15%的样子。
毫无悬念,它是目前我们接触过的最强移动端CPU!3DMark TIMe Spy属于图形性能测试,它的物理分数能反映CPU的物理渲染表现,不过其实和游戏关联不大;图形分数则能比较好的反映GPU游戏性能(尤其是3A大作)的上限。
同为“次世代”硬件的RTX 4070移动版却没有i9-13900HX那么惊艳,11800+的分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仅仅比上一代RTX 3070移动版高出10%。
虽然在CUDA核心更少(3070有5120个)前提下还能反超已属可贵,但“皮衣刀客”这一刀下得还是太狠了些。
AIDA64主要测的是内存与缓存性能。
这块跟品牌厂商调教关系很小了,基本就看CPU还有内存本身的性能。
尽管内存频率仍维持4800MHz不变,但凭借13代酷睿优秀的IMC以及8BG加持,雷神ZERO 2023的读写带宽仍然来到70GB/s级别,延迟也被有效控制在90ns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L3缓存的读写速度也比上代12代酷睿快了很多。
Crystal Disk Mark主要测的是硬盘性能,但在笔记本圈子里混用同级别硬盘是惯例,这个测试仅能当作入手批次的参考。
铠侠CL8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由于高速缓存容量有限,在我习惯跑的16GiB模式下,连续读写表现比较一般,不过最影响日常使用体验的随机读写还是值得称道的,能看得出来是一块PCIe 4.0的盘。
游戏:FHD/UHD应结合实际选取游戏测试时,后台开启TIM、微信和3个浏览器页面,这样比较符合大家日常游玩的环境。
NVIDIA控制面板均设置为最有利于游戏的“全局-注重性能+自动PhysX”。
1080P分辨率:可无脑最高画质畅玩 须注意窗口拉伸前面提到过雷神ZERO 2023支持FHD/UHD两种显示模式切换,故游戏测试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为FHD+240Hz模式,并统一将分辨率调至1920*1080(个别游戏如FF15无法调)。
画质全部为预设的最高,没有包含光追。
“最低帧数”统一以1%为准,0.1%受环境变动影响太大不具备代表性。
有些游戏的测试脚本显示的最低帧数值是0.1%,1%为手动记录;有些游戏没有测试脚本,使用MSI Afterburner手动抓取帧数统计。
最终幻想15的基准测试看似“跑分”,其实是所有项目里最符合实际游玩的。
相比其它游戏测试脚本更多在展示画面,它涵盖了驾驶、骑乘、垂钓、战斗、召唤、露营等真实游戏内容,参考价值很高。
雷神ZERO 2023跑出将将超过1W的分数,评级为Very High。
去年搭载RTX 3070显卡的游戏本普遍是9500多一点,这个游戏确实老了,即便有i9-13900HX的强势加成,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英雄联盟属于高帧竞技网游,相对更吃CPU、内存、缓存等物理性能,对显卡的依赖较小(不过其实轻薄本也是最近几年才能全高流畅驾驭的)。
这类帧数上限很高的较早期游戏,除去单核还普遍吃缓存容量/性能(也有一部分吃内存带宽的但它不是)。
雷神ZERO 2023跑出平均358,最低229的成绩,这个成绩已经战胜了许多即便是去年才新装上的电竞台式机,i9-13900HX超强的单核性能/超大三缓立功了。
绝地求生作为发售于2017年的现象级网游,如今已经不太杀显卡,RTX 3050以上的显卡就可以在1080P下任性开超高也就是“全极致”玩。
雷神ZERO 2023的平均帧数继续在i9-13900HX加持下达到208之多,最低帧数也超过了120,作为一款“小作坊”优化的游戏相当不错了。
极限竞速:地平线4是PS4世代优化最好的游戏之一,显卡利用率极高,且好的CPU能提供更高的物理渲染效率。
RTX 4070终于扬眉吐气一把,截图可见1080P分辨率下显卡仍然没有吃满,瓶颈竟然还在CPU渲染上面。
不过i9-13900HX仍然带出了平均207,最低170的表现,属于是把单机3A玩成电竞了。
全面战争:三国也是优化较好的游戏,且调用DX11 API,因此也能指示GTA5等较老游戏的表现。
这个游戏以吃CPU著称,不过其实能被它充分利用的也只有8核16线程, i9-13900HX算是过剩,瓶颈仍在RTX 4070。
雷神ZERO 2023的平均帧数为100,最低帧数91相当稳定,优化不错。
荒野大镖客:救赎2调用的是相对不太常用的Vulkan API,因此对CPU压力偏大同时,不同级别显卡的差距也被拉近。
雷神ZERO 2023的平均帧数为89,最低帧数则出现在第一个飘雪场景是73。
赛博朋克2077刚发售时是主流游戏里最吃配置之一,后来引入FSR以后逐渐变得亲民了,不过由于它的同屏元素过于密集,畅玩的下限依然不低。
这个游戏能有效利用超过20个的线程,雷神ZERO 2023因此跑出平均高达102帧的表现,i9-13900HX如鱼得水。
最低帧数出现在室外大街的场景为81。
永劫无间作为较新的高人气网游,低画质入门下限低于吃鸡,但高画质畅玩上限明显更高。
做测试时我犯了个小错误,忘记关闭自动档的DLSS了,不过其实前面赛博朋克也是自动档的FSR。
RTX 4070在这款与绿方深度合作优化的游戏里表现出色,平均帧数高达170,但在复杂多变的场景跑图时最低帧数仍然会掉到82(打斗时其实不会),看来i9-13900HX也奈何不了渣优化呀。
艾尔登法环是去年诞生的一款好评单机3A,年度最佳级别的优秀作品。
游戏本身锁60帧,需要用工具解锁限制(开启工具时无法进入联机模式,因此测试仅供参考,实际上单机模式也不建议大家开启)。
这是与Intel深度合作优化的游戏,雷神ZERO 2023自然一骑绝尘。
最高画质+平均帧数110是我开箱过的表现最好的笔记本,最低帧数则是76。
整体看来,RTX 4070虽然提升幅度不如人意,但底子毕竟还在,再凭借i9-13900HX的强力加持,雷神ZERO 2023在1080P分辨率下“无脑最高画质”仍然毫无压力。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游戏并不会像地平线4那样自适应1920*1080,会上下拉伸使画面变形。
解决方案是调整至1920*1200玩,或者用1920*1080+无边框窗口模式——后者相对更为建议,因为大部分游戏的左右视野会因此变得更宽。
4K分辨率:中画质基本可玩 相当于多年前1060@1080P第二部分则在3840*2400,也就是雷神ZERO 2023的原生分辨率下进行。
笔记本玩4K在以前向来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雷神ZERO 2023的4K更还是16:10的“plus版本”,那它还能顶得住吗?别着急我们慢慢看。
4K模式下瓶颈几乎完全在RTX 4070显卡,因此不少游戏的画质有所下调。
i9-13900HX自然就只能“老大尽力了”。
FF15自然还是跑4K模式,不过画质仍然维持“高”,雷神ZERO 2023的成绩为4436分——这个表现恰好是跟多年前的“一代神卡”GTX 1060比较接近。
现在大家基本可以有个概念:RTX 4070移动版玩4K,基本就相当于GTX 1060放今天玩1080P。
LOL由于基本不吃显卡毫无压力,i9-13900HX继续着它的封神之旅,平均361/最低217的表现甚至还要略高于1080P的。
当然细心的同学对比一下能够看出,16:10在这个游戏里视野反而不如前面的16:9广阔,因此还是建议大家日常用16:9的比例游玩(LOL会自适应成无边框窗口),分辨率则可以尽量往上提。
吃鸡久违的轮到显卡犯难了,RTX 4070在4K+全极致设置下稳不住60帧,这对一款竞技游戏而言可是不能接受的。
降到“三极致”也就是抗锯齿/材质/可视距离超高,其余全部非常低以后,平均帧数大幅度提升到128,最低97,这就非常流畅了。
“三极致”在1080P下相比全极致,画质损失还是挺大的,4K下却看不出多少区别,可见玩游戏也不一定要追求所谓的“无脑全最高”。
地平线4作为优化大神自然仍无压力,超高画质平均帧数仍有106,最低89。
实际上再降低一档到“高”,就可以尽情发挥雷神ZERO 2023的4K 120Hz屏幕实力了。
全战三国第一次遇到难题,即便降一档到“高”,显存占用依然立即冲破8GB。
再降一档到“中”终于不会爆显存了,但平均帧数仍然只有56最低48,RTX 4070的128bit显存位宽在这里得负不小责任,太容易塞车了。
大表哥2意外的不能开4K分辨率了,最高只能设置到2560*1600,只能将就一下。
2K分辨率对RTX 4070还是无压力的,即便是全最高画质,平均帧数66,最低帧数出现在最后驾车逃离的场景57,四舍五入依然可以60帧畅玩。
赛博朋克也是一位让RTX 4070鸭梨橘大的对手,雷神ZERO 2023仅能降到中画质流畅游玩,平均帧数69,最低帧数60。
不过中画质依旧很好,加之4K分辨率视觉效果过于精细,尽管赛博朋克的FSR处理偏糊也不易看出,换成DLSS应该还会更上一层楼。
永劫无间我也是选择的4K+中+DLSS自动。
雷神ZERO 2023在这个设定下游刃有余,平均帧数超过90,最低帧数超过60且依然更多出现在跑图时,不易影响体验。
老头环既不支持DLSS又不支持FSR,雷神ZERO 2023表现有点悲剧,4K+中画质平均帧数仅能达到53没及格。
考虑到老头环的中画质对草木的处理明显不如高画质,这个游戏更建议大家开2K分辨率+高画质锁60帧玩,当然如果手里是4080、90显卡的版本可以另说。
整体看来后续游戏的走向都符合一开始FF15给出的指标:移动端RTX 4070+4K≈GTX 1060+1080P。
1060显卡虽已走下神坛,但还不至于沦为电子垃圾,雷神ZERO 2023想玩4K还是能够胜任的,不过往往需要你在4K+中/2K+高之间权衡谁体验好。
生产力:Adobe全家桶性能爆表 降维打击达成现代办公对i9-13900HX无疑是“杀鸡用牛刀”,雷神ZERO 2023将我测过的最高分进一步刷新到8606(上一次是i9-12900HX的8300+),已经属于锦上添花性质了。
Adobe 2022三件套的分数均超过1200——这个分数是以一台2020年末的顶级台式机(24线程CPU+旗舰显卡+64GB内存)以1000分为基准,结果仅仅是2年有余,雷神ZERO 2023已经对它实现了降维打击,这还只是一台笔记本呢。
按过往经验,如果把内存进一步扩展到64GB,PS的表现还能有提升;AE和PR则可能需要购买搭载更高显卡的型号。
SPECviewperf 2020的成绩相对一般,i9-13900HX没怎么帮上忙,整体成绩如同跑分一样和去年的RTX 3070 Ti显卡半斤八两。
搞绘图建模尤其3dsmax/maya/solidwords比较多的同学如预算不够,继续购买去年的机型也无妨。
散热:CPU稳定110W 显卡满性能设计正常而言,CPU重负载温度不会超过单烤FPU,GPU重负载温度不会超过单烤Furmark。
但笔记本在游戏、视频渲染等双负载场景,CPU和GPU之一(往往是CPU)温度可能会超过双烤。
散热测试时室温为22℃。
不垫高机器,不外接散热。
单烤AIDA 64 FPU,i9-13900HX的瞬时功耗可达130W,此时性能核的频率在3.6~3.7GHz之间,能效核则在3.0~3.1GHz之间,温度最高达到97℃。
20秒以后开始非常缓慢的下降,约1分半钟来到110W稳定,此时性能核/能效核分别为全核3.4/2.8GHz,温度为82℃,倒是出乎我想象的“凉快”。
单烤Furmark,RTX 4070显卡一直维持140W上下的功耗,频率则在2005~2092MHz之间来回跳。
其实还没有达到GPU-Z标注的2175MHz(游戏时能超过,这就是一个类似红方PBO的加速机制),温度79℃属于中规中矩。
双烤,雷神的调教还是偏保守的,CPU仅在点下的一瞬间来到过90W,余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50~60W之间跳,显卡则是110~120W之间跳,整机总功耗控制在170W附近,刚好保证230W电源够用。
稳定状态下CPU的性能核全核频率2.0GHz,能效核1.7GHz;显卡则几乎一直都是1900MHz出头,波动很小。
结语:“次世代”更青睐高配置 期待DLSS 3战未来其实从此前解禁的移动端RTX 4080/4090表现看,这两块显卡具备接近上代桌面端3080Ti/3090的性能,足以负载4K分辨率3A大作的高画质运行,是名副其实的“次世代”显卡。
惜乎4070给砍得太狠,导致今天这台雷神ZERO 2023仅能驾驭4K分辨率中画质——i9-13900HX则是空有一身肌肉无处发挥,殊为遗憾。
当然雷神ZERO 2023是拥有搭载RTX 4080/4090的更高配型号的,价格嘛自然就进一步……看在今年(其实不止今年,2年前就开始了)游戏本均价明显提升的大环境,大家还是努力赚米叭。
基本上4060/4070版本凭借全新升级的媒体引擎和强大CPU,胜任生产力是足够的;而对画质有苛刻要求的同学,则可以优先考虑购买4080/4090版本。
RTX 4060/4070显卡提升虽然不大,但毕竟还是40系的Ada Lovelace架构,可以使用DLSS 3插帧这一神乎其神的技术,更妙的是它还可以杜绝CPU的瓶颈(emmmm好吧雷神ZERO 2023的CPU就没有瓶颈)。
现在悬念就是生态铺开速度有多快了,可以期待一波“战未来”抛去配置,雷神ZERO 2023仍然是可圈可点的,尽管模具上属于常规迭代,却优化了不少细节,已经从前两代的青涩出落成了今天亭亭玉立的“白富美”。
HSR双模屏的引入更是让它熠熠生辉,屏幕的重要性我已经强调得不厌其烦了,实际上多投资一块好屏幕,往往才符合“钱要花在刀刃上”的消费指导思想。
推荐:有高性能需求时择优购买打分为5星+半星制,较为主观仅供参考——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外形:★★★★☆。
“冰刃白”的颜值果然出众,ZERO系列的招牌灯效依旧延续却不突兀。
瑕疵在于“大屁股”以及C面的花纹设计。
做工:★★★★。
尽管不是全金属,但机身尤其最常交互的C面触感非常舒服,整台机器并不缺高级感。
只是ZERO毕竟不是猎荒者,单纯“不缺”似乎不够严格。
性能:★★★★☆。
可能有人觉得整机170W相比去年无甚进步,其实它也基本把i9-13900HX+RTX 4070的性能发挥完全了,前者即便再换成i9-13980HX也就是R23将将3W分而已,后者更是只需要115W功耗就可以跑得很好看了。
鸡蛋里挑骨头而言,13代酷睿是支持5600MHz内存的,这个细节还是应该注意下。
屏幕:★★★★★。
我愿给予这块双模创新屏满分!完美解决了4K的精细字体与2K的高刷新率往往不能兼容的问题,色域容积也尽量做到了最好。
不过由于笔记本屏幕终究还是偏小,4K模式下渲染比例个人更建议调至250%,而不是台式机显示器常用的200%。
拓展:★★★★☆。
双内存槽+双硬盘位+3A的接口配置就足以接近满分了,不过考虑到友商还有C口更多的机器,还是扣个半分防止骄傲叭~~散热:★★★☆。
最大槽点其实是噪音太大了……虽然ZERO本身散热设计已经足够努力,但架不住i9-13900HX这个台式机用360水都压不住的大火炉,而且即便很低的负载都能吵醒沉睡的它。
大多数时候建议大家就放“高效”模式下使用即可,“狂暴”模式玩游戏其实也高不了几帧,当然独居+耳机党可以无视这个建议。
价格:★★★☆。
实际上雷神的性价比一直都不低,但无奈近年特殊的环境,让大家的消费能力不是那么硬气;而ZERO如今标配32GB+1TB又显著拉伸了成本。
再就是对冲着玩游戏买的同学而言,花较多钱搞一个i9-13900HX是否划算,还是存疑的。
时段:★★★★。
接近首发的硬件很难过时,它主要竞争对手自然是还未发布的红方游戏本。
此外如果雷神肯给较低配版本增加16GB+512GB的选项,那它也会受到一定威胁。
综合推荐指数:★★★★。
本来它应该是一台正常迭代的机器,结果因为硬件厂商的“卷”,导致某些属性令人惊喜,某些属性又有些无奈。
加之起售价对雷神仍然不菲,意图入手的同学仍建议认真掂量需求,如果仅仅是玩瓶颈在显卡的3A大作,花许多米买一大堆框框的i9-13900HX到底值不值。
建议入手人群:预算1W以上的学生党、游戏发烧友与内容创作者,有一定动手能力为佳。
如前所述,更值得购买的其实是搭载RTX 4080/4090的高配置版本。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热处理器是什么(最热的处理器)
阅读下文 >> 杭州上城区最新通告:新增“三区”范围丨拱墅区发布各街道医疗服务咨询专线,请收好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9680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