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标准层楼板厚度(标准层楼板厚度是多少)

标准层楼板厚度(标准层楼板厚度是多少)

2023-02-26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防盗门 浏览数:11 门窗网

核心提示:目 录一、 编制依据 31.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编制计划 31.2参照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3二、 工程概况 4三、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53.2机具准备 63.3材料准备 63.4现场布置 63.5试验检验工作的内容 7四、施工计划及质量目标 84.1施工进度计划 84.2材料计划 84.3劳动力计划 84.4质量目标 8五、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和构造 95.1模板设计质量要求 95.2模板配置和安装要求 95.3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 9六、模板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16.1顶板模

标准层楼板施工

目 录一、 编制依据 31.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编制计划 31.2参照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3二、 工程概况 4三、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53.2机具准备 63.3材料准备 63.4现场布置 63.5试验检验工作的内容 7四、施工计划及质量目标 84.1施工进度计划 84.2材料计划 84.3劳动力计划 84.4质量目标 8五、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和构造 95.1模板设计质量要求 95.2模板配置和安装要求 95.3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 9六、模板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16.1顶板模板安装 116.2梁模板安装施工 136.3楼梯及下挂板模板安装 146.4模板的拆除: 156.5模板的维护及保养 16七、质量要求 177.1质保体系 177.2技术准备及技术交底 177.3 材料质量控制 187.4模板安装观感质量 187.5 模板制作的标准 197.6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197.7允许偏差 207.8模板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21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九、应急预案 23十、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8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根据太原万科蓝山项目总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N-11#楼施工图纸编制。
1.2参照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序号名称编号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图纸会审记录5PKPM安全计算软件2015版6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7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9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1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版)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工程概况2.1 总体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太原万科蓝山项目2工程地址和平南路以西,北临大井峪南街,南侧为义井北街3建设单位太原万科蓝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5监理单位山西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7质量监督单位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8合同承包范围本工程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电梯工程、室外工程等施工图纸所示的全部工程9质量目标合格建筑功能住宅结构类型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换热站、地库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桩基+防水板、独立基础2.2太原万科蓝山项目工程N-11#楼工程概况N-11#序号项目内容1项目名称太原万科蓝山项目工程N-11#楼2建筑功能地下二层为自行车库,地下一层为设备层,1-15层住宅3建筑特点建筑防水等级:地下室:二级防水;屋面:一级防水;地库顶板:一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结构形式:主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分类:二类,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6877.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03.2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6274.26平方米5层数地上15层,地下2层;6层高地下2层:3.10m;地下1层 2.08m;1-15层:2.9m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 该模板体系为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用于N-11#楼标准层。
3.1.1.1标准层顶板模板支撑体系:龙骨选用方钢,主龙骨选用60×60×3方钢,间距1200mm;次龙骨选用40×40×3方钢,间距200mm;选用2400mm碗扣立杆,立杆步距1.8m,立杆横向间距1.2mm,立杆纵向间距0.9m。
具体设计参数见下表:结构部位层高主楞间距(㎜)次楞间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N-11#楼标准层2.90m12002009001200杆件组合设计结构部位层高(m)立杆(㎜)扫地杆距地(mm)第一道水平杆距扫地杆(mm)N-11#楼标准层2.902400mm碗扣立杆40018003.1.1.2 梁模板支撑体系:立杆为梁两侧立杆间距的一半,立杆步距:1.8m。
梁侧模板参数:标准层层:主楞:2根48*2.8钢管;间距600mm次楞:1根40×90木方;间距280mm3.1.1.3 门窗洞口上部连梁需在墙体拆模之前进行回顶,后浇带位置模板需单独搭设,在顶板拆除之后不得先拆后顶。
3.1.2要熟悉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掌握模板的施工工艺,按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3.1.3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技术交底书,并做好现场方案实施跟踪指导工作。
3.1.4认真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复查材料材质证明文件,监督材料进场存储、码放工作。
3.1.5做好模板施工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上述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3.1.6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的问题。
3.2机具准备机具投入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电焊机BX1-300台22平刨MB513台13电锯MJ105台24镝灯台23.3材料准备3.3.1 15㎜厚胶合面板;60*60*3方钢、40*40*3方钢、ф48*2.8*2400碗扣立杆,钢管进场必须严格控制,壁厚不得低于2.8mm,ф12可重复使用的止水对拉螺栓及普通对拉螺栓,对拉螺栓进场时不得有锈蚀,如锈蚀严重不得使用。
ф14PVC穿墙线管,可调支托KTC45,,40*90*250木方、胶带纸、海绵条等材料要提前准备好。
3.3.2 对材料进行质量外观检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做好检查记录,并按检验试验计划进行取样抽检。
3.4现场布置本工程模板材料堆放在N-11#楼北侧的土建材料堆放区。
见临时堆放平面图。
材料堆场3.5试验检验工作的内容3.5.1模板面板:采用1830*915*15mm木胶合板,抗弯强度设计值11N/mm2,弹性模量7000 N/mm2,含水率为6%-14%,胶合强度不小于0.7Mpa,顺纹的静曲强度不小于45%,横纹的静曲强度不小于30%。
模板安装前先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振捣重量和侧压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未经验收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5.2支撑体系立杆采用的支撑体系材料为标准层ф48*2.8的2400mm碗扣立杆,钢材为Q235钢(>16-40),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弹性模量E为206000N/mm2,曲阜强度fy为235 N/mm2,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为205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为120 N/mm2,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ce为325 N/mm2,钢管上严禁打孔,并在使用和存放中做好防锈措施。
3.5.3检查模板的支撑体系是否按照规范搭设,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及方案要求。
3.5.4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模板接缝的严密性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3.5.5模板拆除时砼的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早拆,防止产生混凝土结构缺棱、掉角等质量缺陷。
四、施工计划及质量目标4.1施工进度计划具体施工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
4.2材料计划施工材料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前1星期进场,施工材料按照现场实算为准。
4.3劳动力计划序号工  种人数1木工402架子工103信号工34测量放线65力工154.4质量目标质量等级:合格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抹灰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五、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和构造5.1模板设计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目标为质量合格工程。
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要求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及加工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
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模并进行二次校模。
5.2模板配置和安装要求配制模板时应考虑模板能够周转灵活、拆装方便,而且在地上主体结构使用时,无需多作改动,以减少成本投入。
胶合板的表面腹膜质量≥120g/m2。
模板的肋和背楞顺直整齐,模板总厚度控制准确。
要求拆模后砼表面达到普通清水砼的效果:砼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阴阳角棱角分明,线条顺直,施工缝处无漏浆,无流淌,过渡自然。
模板配置次数为两次,周转次数为两次。
5.3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5.3.1顶板模板支撑系统设计5.3.1.1顶板结构参数及详表本工程顶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标准层楼板厚度分别如下:标准层顶板厚度为100mm、120mm、130mm、150mm。
5.3.1.2顶板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本工程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复合胶合板,龙骨选用方钢,次楞选用40×40×3方钢,间距200mm,主楞选用60*60*3方钢,横向间距1200mm,纵向间距900mm。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1200*900(具体布杆位置见附图),扫地杆距地面400mm,离墙边最近立杆中心距离墙边100-300mm,横杆步距为1800mm。
竖向剪刀撑设置在最外圈连续设置,中间沿纵横向每三跨设置一道, 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从底到顶连续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底部与地面顶紧。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剪刀撑的固定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
具体设计参数见下表:结构部位层高主楞间距(㎜)次楞间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N-11#楼标准层2.90m12002009001200示意图如下:5.3.2梁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5.3.2.1梁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本工程梁底模和侧模面板均采用15mm厚胶合面板梁侧模次楞选用40×90木方(间距见附表),主楞采用2根48*2.8钢管,间距为两侧顶板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的一半,侧模加固采用M12普通穿墙对拉螺栓进行拉结,间距为两侧顶板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的一半;梁底模采用40×90木方做次楞骨(间距见附表),2根48*2.8钢管做主楞,间距为两侧顶板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的一半。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υ48×2.8钢管。
立杆间距为两侧顶板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的一半,步距1.8m。
示意图如下:六、模板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6.1顶板模板安装6.1.1顶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可调支托并根据顶板水平控制线调整标高→安装横纵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6.1.2顶板模板安装施工要点:a.支架搭设前应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对支柱底座进行调整,并垫上木方,要求坚实稳固。
支架的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支柱间距为纵向900mm,横向1200mm,临边立杆距离墙边100-300mm。
支撑体系要做到横平竖直。
b.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支柱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的高度,将木楞找平。
c.铺设多层板:先用阴角模与梁模连接,然后在各跨中铺设平模。
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拼缝间加塞海绵条。
d.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及楼板底标高,一旦有误差立即进行校正。
6.1.3顶板模板起拱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利用脚手架上部的可调支撑KTC45调整高度,可调撑伸出钢管不大于200mm,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小于150mm。
木板作辅助,以满足顶板挠度的要求,起拱应从周圈(板边不起拱)向板跨中逐渐增大,起拱后模板表面应是平滑曲线,不允许出现模板面因起拱而错台。
6.1.4预留洞模板预留洞模板用40×90木方做成定型盒子,合模前放入,盒子放入前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时取出。
安装工程预留管道洞口采用定型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放入。
6.1.5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最外圈连续设置,中间沿纵横向每三跨设置一道, 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从底到顶连续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0~600之间。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与地面顶紧;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的固定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
6.2梁模板安装施工6.2.1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线(轴线标高线)—搭设梁底支架—安装梁底模板并起拱—绑扎梁钢筋并设置垫块—安装梁侧模—安装锁口立管,加固横杆及对拉螺栓—安装斜撑—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及垂直度—与顶板模板连接—清理。
6.2.2梁模板施工要点:(1)模板支撑立杆底部必须在楼面上垫40mm厚木方;(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3)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 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且小于9m时,施工按跨度的0.3%起拱,当跨度为9m及以上时,按跨度的0.35%起拱,悬臂梁按悬臂长度的0.35%起拱。
(4)梁板、梁柱节点部位模板加工安装须过渡自然,符合设计几何尺寸要求,加固牢靠,模板拼缝不应大于1mm,严禁用塑料袋、不规则木块或混凝土块儿等封堵模板缝隙。
6.3楼梯模板安装6.3.1楼梯模板安装施工6.3.1.1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确定楼梯板底模高度和踏步平面、立面位置。
6.3.1.2搭设竖向脚手架和水平连系杆。
6.3.1.3搭设支底模的纵横向钢管,铺楼梯底模,模板采用14mm厚木胶合板。
6.3.1.4等绑扎好楼梯钢筋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
6.3.1.5在侧板处用套板画出踏步位置线。
6.3.1.6安装踏步立模,模板高度为楼梯踏步高度减去模板厚度,模板顶为踏步平面,将踏步立模和两边侧模固定。
6.3.1.7安装踏步水平面模板,模板宽度为踏步宽加上两倍的模板厚度,使模板与踏步水平线一致,并分别与侧板立模固定牢。
6.3.1.8在踏步模上每米固定三角木,三角木成一条直线,三角木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踏步高度和宽度,并将木枋固定在三角木上,每隔三个踏步用对拉螺栓φ14将楼梯底板和踏步模板拉紧固定,为周转使用,对拉螺栓套上PVC管。
6.4.2下挂板模板安装施工下挂板处采用木模板,次龙骨选用40×90木方,间距225一道,主龙骨采用双钢管,450一道,用12对拉螺栓拉结,侧面用钢管顶撑加固。
6.4.2.1.材料准备15mm厚木质胶合板、40×90木方、φ48*2.8钢管、扣件、φ14PVC穿墙线管、φ12对拉螺栓主要机具榔头、活动(套口)扳手、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脚手板、锤子、铁钉。
6.4.2.2施工工艺A、工艺流程 预加工带次龙骨的模板→拼装模板 →安装钢管主龙骨背楞→安装穿墙螺栓→调整固定→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
B.操作工艺1)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依次立其它面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固定背楞,再用斜撑固定。
2)为了保证下挂板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用“工”字顶模棍(长度等于墙厚)。
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鼓胀,必须按要求控制好对拉螺栓的间距。
6.4模板的拆除:6.4.1侧模拆除: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6.4.2顶模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具体各部位拆除模板时的砼强度详见下表:名称跨度(m)百分比备注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6.4.3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6.4.4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6.4.5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
其好处是:支模时就应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折模时,人员熟知模板配置情况,对拆模进度、安全施工、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非常有利。
6.5模板的维护及保养为达到经济合理、降低成本的目的,多层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
支、拆模及运输时,应轻搬轻放;发现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模板分类分规格码放。
多层板的侧面、切割面、孔壁,应用封边漆封闭。
在严格遵守规范及工艺标准的前提下,从模板的制作到安装,还应在操作中执行如下具体要求:6.5.1加工模板锯边钻眼:在要裁开木胶板时,应选有靠臂的台锯,转速要达4000转/分,选用直径256mm、120齿、3mm厚的圆形合金锯片,缓慢推板。
钻眼时,板下一定下垫木方。
需要圆型等异形板,使用高速手提电锯现场锯板,应注意保护模板边角。
6.5.2封边涂眼:新裁开的模板边码放成一个整面,用干布擦去灰和水,干后用耐水油漆(如立邦漆)将锯边和钻眼刷涂二次以上并干透。
看见板面有碰伤,应清洁后刷漆。
6.5.3压刨木方:小木龙骨必须将其双面过压刨机。
以保证木龙骨与胶合板紧密接触,厚度一致。
6.5.4胶条嵌缝:木胶板四边擦净:选用和模板同厚的“双面沾胶6.5.5密封条”沾牢板边,按序推紧,形成板面无缝。
6.5.6弹线留边:模板要弹线定位后方可开始铺装,中心凸起线的两端,一般各留5mm涨量。
6.5.7刷脱模剂:顶板模铺好,绑钢筋前,擦亮木胶合板模面,均匀涂刷脱模剂并干透。
用做柱模、梁模和大墙模时,应组装前就满刷脱模剂。
6.5.8顶板模法:应将多层板模双面编号使用:每块模板用于各层同一位置,尽量不挪动。
6.5.9二次查模:浇砼前必须吹净模板上杂物;吊线看平台中拱高度确为1 -3‰,细查板与板之间无漏缝,板边和角,应高矮一致呈水平。
如不平,应调整U托和用木片垫平边角。
6.5.10轻卸慢滑:卸模时,严禁撬边角和砸敲木胶板。
先卸松中间最易拆卸的第一块,其余就随之而下。
应让每块模板从二根圆形的木方上慢慢滑落;用手扶稳不沾地,平放码堆。
6.5.11清板修面:平台周转下的模板用布擦净板面板边;检查模板,将有划痕和破损的地方,涂刷耐水油漆,干透后码放整齐。
6.5.12过程督查:模板严禁钢筋拖拉,振捣和抛掷。
故将木胶板完好率落实到人。
由下道工序检查上一道工序,如有破损,应刷涂油漆。
七、质量要求7.1质保体系项目经理:翟丹丹质量总监:陈生安全总监:朱立江技术总工:祁瑞宁生产经理:邓少云山西顺合山西陆广安装班组木工班组混凝土班组钢筋班组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生产经理、质量负责中间控制,专业监理工程师基层监督的三级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编制质量计划,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7.2技术准备及技术交底施工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工长必须认真分析施工图,将施工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落实。
必须技术交底在先,施工在后。
作业人员必须经详细的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模板支搭操作。
7.3 材料质量控制7.3.1要求严格材料的进场验收。
木胶模板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标准。
面板要求平整,厚度一致,不允许有脱胶。
平整度控制在≯1.5/1000,板厚偏差小于0.2mm。
模板与木方材质需达到以下设计值:抗弯强度设计值11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10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1.3N/mm2,弹性模量7000 N/mm2。
木材要求达到国家II级木材标准。
7.3.2制作防水穿墙螺栓所有钢材,必须经试验达到GB701-2007《低碳热轧圆盘条》的技术标准。
7.3.3支撑及加固用钢管材质必须符合GB/T30922008的规定,要求钢管必须无裂缝,无严重锈蚀。
扣件与钢管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扣件的螺栓、螺母、垫圈等材料和螺纹必须符合相关的国标标准。
以保证钢管支撑牢固、加固系统的可靠。
钢材采用q235,材质需达到以下设计值:抗弯/压/拉强度设计值205N/mm2,屈服强度设计值23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120N/mm2,弹性模量206000 N/mm2,端面承压设计值325 N/mm2。
7.3.4模板支撑是否合理牢固、对拉螺栓是否紧固均必须设专人检查,不得有漏支、未拧紧现象发生,防止发生胀模。
应将此项工作作为特殊过程来实施。
7.3.5所有材料进场必须经过三级把关:第一级劳务公司材料员进行验收及检查相关材料检测报告,第二级总包物资部门进行验收及检查相关材料检测报告,第三级由质检部门进行验收及检查相关材料检测报告,并到资料室归档。
7.4模板安装观感质量7.4.1模板设计结构构造合理,选材适当。
7.4.2模板安装支架、拉杆、斜撑符合基本规定,牢固稳定。
冬雨季施工时要符合冬雨季施工方案要求。
7.4.3模板拼缝严密,面层平整,无错台,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施工缝、后浇带模板位置和做法符合要求,模板堵缝措施能保证不漏浆和不影响结构观感质量。
7.4.4施工缝处已硬化的砼表面层应进行剔凿处理,并符合有关规定。
模板内清理干净。
7.4.5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和临时支承符合要求,拆模对结构面层,棱角无损伤。
结构层上堆放物料及施工集中荷载不超重。
7.5 模板制作的标准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模板高度±2钢尺2模板宽度0、-2钢尺3对角线差±4直尺4板面平整度22米靠尺、塞尺5相邻板面高低差1.52米靠尺、塞尺6边肋直线度2拉线、直尺7模板翘曲L/1000置平台上,对角拉线8边框连接±1钢尺9穿墙螺栓孔眼位置±2钢尺10油漆无漏涂,无流淌目测7.6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严格进行质量控制,详见下表。
选择模板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组装调整模板准备工作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模板涂刷隔离剂编写书面技术交底与钢筋专业交接技术交底检查脚手架及脚手板向操作人员安全交底底标高中心线断面放线中间检查支模同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自  检浇砼时安排人看模执行验评标准质量评定100%验收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理(返工)拆模按强度曲线确定拆模时自检记录注意保护砼棱角清理施工现场施工记录技术资料管理质量评定记录7.7允许偏差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移梁5尺量2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尺寸梁±5尺量4顶板厚度检查-0,+8直尺、尺量5顶板表面平整度(目测:无高低起伏、无压痕)-0,+32m靠尺、楔形塞尺6阴阳角方正-0,+5吊线、楔形塞尺,激光扫平仪7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螺栓中心线位移3螺栓外露长度+10,-08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5拉线、尺量内孔洞尺寸+5,-09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67.8模板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序号项 目防 治 措 施1垂直度偏移支模时要反复用线坠吊靠,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有较大冲撞,应重新用线坠复核校正2门、窗洞偏移门窗洞口角部用角钢,洞口设木方作为水平,竖向支撑。
3阴角不方正、不垂直及时修理好模板,支撑时要控制其垂直偏差,并且固定牢靠,大模板之间接缝必须满加连接螺栓。
4板下挠板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支撑必须加垫木。
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1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好安全帽,2m以上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8.2所有施工临时用电须经专业电工接至工作面。
其他非专业施工人员禁止随意挪动配电箱及临时电源。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使用个人安全防护、劳保用品。
8.3专职安全员应及时检查施工现场,监督现场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制止违章作业。
消除现场的安全隐患。
8.4项目部生产经理和专业工长必须及时安排有关工种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专职安全员按照规定监督保证安全设施的有效使用。
8.5项目生产负责人员必须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合理调配好劳动力,防止操作人员疲劳作业。
8.6施工作业面必须配备相应高度作业用的梯子和高凳。
8.7堆放模板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设有防火设施。
8.8腐烂、芥疤过多的木板不能用作脚手板,脚手板两端的支撑必须稳定、牢固,防止“探头板”。
8.9安装、拆除临边柱、梁模板时,必须先查看安全防护是否稳定、牢固,并应避免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两人同时施工,还要经常注意下方人员动向,防止坠物伤人,同时,临边作业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
8.10第二道水平杆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8.11正在施工浇的楼板其下两层楼板的支撑不准拆除。
8.12水平拉、撑杆不能固定在不稳固的物体上。
8.13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或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
8.14最高处做好防雷设施,防止雷击。
8.15禁止酒后上岗。
8.16禁止穿带钉易滑的鞋或拖鞋作业。
8.17在支架上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拆模间歇时,应将拆下的部件和模板运走。
8.18拆模楼层外边梁和圈梁模板时,应防止模板向外倾倒,系安全带。
8.19拆除模板时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质量,安全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8.20拆下的模板,木方,要随即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朝天钉伤人。
8.21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模板拆除作业。
8.22拆除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8.23拆除模板时垂直运送模板配件的,上下应配合接应,禁止自高处向下抛掷,同时应注意防火。
8.24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塌落,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正在施工浇筑的楼板其下两层楼板的支撑不得拆除。
8.25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并有专人监护,设置警戒线。
操作时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拆下的模板、木方、钢管、扣件等工具严禁从高出抛下,防止落物伤人。
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8.26模板安装及拆除时,不得对外架钢管,安全网等随意拆除,如必须拆除时,须经项目部安全人员同意,并对拆除的部分及时恢复。
九、应急预案9.1应急救援目的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及财产得到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继续发展。
9.2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9.2.1组织机构序号职责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备注1组 长翟丹丹项目经理18635120209/2副组长邓昌华执行经理15536560923/3祁瑞宁技术总工15536323890/4邓少云生产经理17609502168/5朱立江安全负责人18603836693/6陈生质量负责人18636174653/7组 员王鑫土建施工员18636900613/8王宣技术员18686105265/9陈科安全员18636602266/10张志伟安全员18636621812/11成金牛机电工长13934567856/12公共资源报警救援火警119/13公安110/14医疗120/9.2.2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
(2)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
(3)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
9.2.3应急响应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
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太原市建委和安全监管局报告。
9.2.4应急附近医院附近医院地址: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 6073952太原市中心医院第四医院 6080506路线图9.3意外(突发)事故处理流程9.3.1、事故后,由班组长或工长、项目经理的指挥下,根据伤情开展抢救工作,同时拔打医疗急救电话(120)请求援,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
9.3.2、现场人员根据受伤原因立即开展应急抢救。
9.3.3、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在发生事故后1小时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公司领导小组在接到电话100KM范围内2小时到达事故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急救工作。
9.3.4、公司各部门,施工项目部所在的施工人员必须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或支持。
9.3.5、现场施工用车即为紧急情况下的抢救用车,必要时租用社会车辆,费用从项目部安全措施费用中列支。
9.4救援方法9.4.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9.4.1.1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9.4.1.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有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时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9.4.1.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
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9.4.1.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9.4.2模板倾覆应急救援方法9.4.2.1当发生大模板倾覆事故伤人时,立即指挥塔吊吊走倾覆模板,起吊时注意避免对被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9.4.2.2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
(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9.4.2.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9.4.2.4预备应急救援工具:药箱、担架等。
9.4.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9.4.3.1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9.4.3.2对伤口包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9.4.3.3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危及伤员生命安全。
9.4.3.4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伤,迅速送医院抢救。
9.4.3.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序号器材或设备数量主要用途1支架若干支撑加固2模板、木方若干支撑加固3担架1个抢救伤员4止血急救包1个抢救伤员5手电筒3个停电时照明救援6应急灯2个停电时照明救援7爬梯1个人员疏散8对讲机4台联系指挥救援9.5危险源预控措施序号危险作业可能导致的事故预控措施1支撑系统搭设不规范坍塌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并附计算书进场材料必须有检查报告和专人验收2模板吊装不规范起重伤害吊装司机和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
吊装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人员进入。
经常检查吊索具,保持安全有效。
严禁在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强风的天气作业。
3高处支拆模防护缺陷高处坠楼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
脚手架平面采取铺平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工人操作规范,不得猛拉猛撬。
4拆模操作或防护不当物体打击严格按规范操作,严禁猛撬硬砸,大面积撬落,不得留下松动或悬挂模板。
5模板及配件使用不当物体打击脚手架及结构临边严禁堆放物料。
脚手架要封闭密实。
工具要放入工具袋内。
6模板堆放不规范倾翻模板堆放场地平整、坚实。
模板堆放应分散堆放。
模板堆放高度要严格控制。
7模板搬运违章物体打击轻拿轻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0.1顶板模板(碗扣架支撑)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8m,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8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内龙骨采用方钢管40×40×3mm,间距200mm,梁顶托采用方钢管60×60×3mm。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50×0.900+0.200×0.900=3.569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2.500)×0.900=2.25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33.75cm3;截面惯性矩 I = 25.31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569+1.40×2.250)×0.200×0.200=0.030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30×1000×1000/33750=0.88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3.569+1.40×2.250)×0.200=0.89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92.0/(2×900.000×15.000)=0.09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569×2004/(100×6000×253125)=0.02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龙骨的计算龙骨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150×0.200=0.753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200×0.200=0.04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0.000)×0.200=0.500kN/m静荷载 q1 = 1.20×0.753+1.20×0.040=0.952kN/m活荷载 q2 = 1.40×0.500=0.700kN/m计算单元内的龙骨集中力为(0.700+0.952)×0.900=1.487kN2.龙骨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P/l = 1.486/0.900=1.652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1.65×0.90×0.90=0.134kN.m最大剪力 Q=0.6ql = 0.6×0.900×1.652=0.892kN最大支座力 N=1.1ql = 1.1×0.900×1.652=1.635kN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5.10cm3;截面惯性矩 I = 10.20cm4;(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134×106/5098.6=26.24N/mm2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2)龙骨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92/(2×40×40)=0.83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5.00N/mm2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龙骨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得到q=0.793kN/m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0.793×900.04/(100×206000.00×101972.0)=0.168mm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次龙骨的支座力 P= 1.635kN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64kN/m。
托梁计算简图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202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0.890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750mm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12.38cm3;截面惯性矩 I = 37.14cm4;(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202×106/1.05/12380.4=92.47N/mm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 0.750mm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400,满足要求!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19×2.750=0.328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200×0.900×1.200=0.216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100×0.150×0.900×1.200=4.066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4.610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0.000)×0.900×1.200=2.70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0NG + 1.40NQ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9.31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3.974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248cm3;[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h —— 最大步距,h=1.80m;l0 —— 计算长度,取1.800+2×0.200=2.200m;λ —— 由长细比,为2200/16=137;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63;经计算得到σ=9312/(0.363×397)=64.629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MW=1.4Wklal02/8-Prl0/4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Pr=5×1.4Wklal0/16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Wk=uz×us×w0 = 0.300×0.510×0.241=0.037kN/m2h —— 立杆的步距,1.80m;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20m;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37×0.900×2.200/16=0.032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37×0.900×2.200×2.200/8-0.032×2.200/4=0.011kN.m;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Nw=1.2×4.610+0.9×1.4×2.700+0.9×1.4×0.011/1.200=8.945kN经计算得到σ=8945/(0.363×397)+11000/4248=64.315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0.037×1.200×1.800=0.080kN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800/0.900×0.080=0.159kN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800×1.800+0.900×0.900)1/2/0.900×0.080=0.178kN支撑架的步数 n=1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178+(1.000-1)×0.178=0.178kN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1.000×0.159=0.159kN架体自重为0.328kN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8kN,满足要求!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六、楼板强度的计算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10.0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3级钢筋,配筋面积As=4500.0mm2,fy=36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10000mm×15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30mm。
按照楼板每7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7天、14天、21天...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2.计算楼板混凝土7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1×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8.68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8.68=86.83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86.83×10.002=445.41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7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8.4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7.5。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8.41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8.41)=0.15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39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1=αsbh02fcm = 0.139×10000.000×130.0002×8.4×10-6=197.5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7.54 < Mmax=445.41所以第7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3.计算楼板混凝土14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3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1×1.20×(0.20+25.10×0.15)+2×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13.87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13.87=138.65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138.65×10.002=711.28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14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79.2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23.8。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1.33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1.33)=0.11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04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2=αsbh02fcm = 0.104×10000.000×130.0002×11.3×10-6=199.1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9.13=396.67 < Mmax=711.28所以第14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3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4.计算楼板混凝土21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4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2×1.20×(0.20+25.10×0.15)+3×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19.05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19.05=190.48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190.48×10.002=977.14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21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91.37%,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27.4。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3.06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3.06)=0.10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095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3=αsbh02fcm = 0.095×10000.000×130.0002×13.1×10-6=209.6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9.13+209.63=606.29 < Mmax=977.14所以第21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4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5.计算楼板混凝土28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5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3×1.20×(0.20+25.10×0.15)+4×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24.23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24.23=242.30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242.30×10.002=1243.00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28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0.0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30.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4.30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4.30)=0.09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085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4=αsbh02fcm = 0.085×10000.000×130.0002×14.3×10-6=205.4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9.13+209.63+205.42=811.71 < Mmax=1243.00所以第28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5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6.计算楼板混凝土35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6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4×1.20×(0.20+25.10×0.15)+5×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29.41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29.41=294.13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294.13×10.002=1508.86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35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6.7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32.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5.26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5.26)=0.08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085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5=αsbh02fcm = 0.085×10000.000×130.0002×15.3×10-6=219.3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9.13+209.63+205.42+219.27=1030.98 < Mmax=1508.86所以第35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6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7.计算楼板混凝土42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7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5×1.20×(0.20+25.10×0.15)+6×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34.60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34.60=345.95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345.95×10.002=1774.73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42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12.17%,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33.7。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6.05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6.05)=0.08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077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6=αsbh02fcm = 0.077×10000.000×130.0002×16.1×10-6=208.9kN.m结论:由于∑Mi = 197.54+199.13+209.63+205.42+219.27+208.89=1239.87 < Mmax=1774.73所以第42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7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8.计算楼板混凝土49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10.00m,短边10.00×1.00=10.0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12×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8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1×1.20×(0.20+25.10×0.15)+6×1.20×(0.20+25.10×0.15)+7×1.20×(0.33×12×9/10.00/10.00)+1.40×(0.00+2.50)=39.78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0×39.78=397.78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ql2=0.0513×397.78×10.002=2040.59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49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16.79%,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35.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6.72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4500.00×360.00/(10000.00×130.00×16.72)=0.08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077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7=αsbh02fcm = 0.077×10000.000×130.0002×16.7×10-6=217.6kN.m结论:由于∑Mi =197.54+199.13+209.63+205.42+219.27+208.89+217.56=1457.43 < Mmax=2040.59所以第49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8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满足要求!10.2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支撑)计算书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m,梁截面 B×D=200mm×4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立杆的步距 h=1.8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1.2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00kN/m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15m,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0.50m。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40+0.20)+1.40×2.00=15.280kN/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0.40+0.7×1.40×2.00=15.730kN/m2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0.9×1.35×25.500×0.150×0.500×0.600=1.394kN。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倾倒混凝土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500×0.400×0.600=6.12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200×0.600×(2×0.400+0.200)/0.200=0.600kN/m(3)活荷载为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0.200×0.600=0.240kN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均布荷载 q = 0.9×(1.35×6.120+1.35×0.600)=8.165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集中荷载 P = 0.9×0.98×0.240=0.212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22.50cm3;截面惯性矩 I = 16.88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922kNN2=0.922kN最大弯矩 M = 0.051kN.m最大变形 V = 0.136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051×1000×1000/22500=2.26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922.0/(2×600.000×15.000)=0.154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3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龙骨的计算梁底龙骨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P/l = 0.922/0.600=1.537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1.54×0.60×0.60=0.055kN.m最大剪力 Q=0.6ql = 0.6×0.600×1.537=0.553kN最大支座力 N=1.1ql = 1.1×0.600×1.537=1.015kN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54.00cm3;截面惯性矩 I = 243.00cm4;(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055×106/54000.0=1.03N/mm2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2)龙骨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53/(2×40×90)=0.23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龙骨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得到q=1.120kN/m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1.120×600.04/(100×9000.00×2430000.0)=0.045mm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次龙骨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210kN.m最大变形 vmax=0.059mm最大支座力 Qmax=4.305kN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10×106/4248.0=49.44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00kN,双扣件取12.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4.31kN选用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4.305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0.9×1.35×0.109×2.650=0.351kNN = 4.305+0.351=4.656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3.974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248cm3;[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h —— 最大步距,h=1.80m;l0 —— 计算长度,取1.800+2×0.200=2.200m;λ —— 长细比,为2200/16.0=137 <150 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63;经计算得到σ=4656/(0.363×397)=32.316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模板规范计算公式5.2.5-15:MW=0.9×0.9×1.4Wklah2/10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Wk=uz×us×w0 = 0.300×0.510×0.115=0.018kN/m2h —— 立杆的步距,1.80m;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0.9×1.4×0.018×1.200×1.800×1.800/10=0.008kN.m;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参照模板规范公式5.2.5-14;Nw=4.305+0.9×1.2×0.289+0.9×0.9×1.4×0.008/0.600=4.671kN经计算得到σ=4671/(0.363×397)+8000/4248=34.244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 [f],满足要求!模板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截面宽度 B=200mm,梁截面高度 H=400mm,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2mm,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1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5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 = 0.20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当浇筑速度大于10m/h或坍落度大于180mm时,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按公式2计算;其他情况按两个公式计算,取较小值: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0×28.800=25.92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四、梁模板侧模计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25.92+1.40×5.40)×0.40=15.466N/m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21.60cm3;截面惯性矩 I = 19.44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0.368+1.40×2.160)×0.250×0.250=0.097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97×1000×1000/21600=4.475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0.368+1.40×2.160)×0.250=2.32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320.0/(2×400.000×18.000)=0.48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0.368×2504/(100×6000×194400)=0.23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计算计算公式:N < [N] = fA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5.92+1.40×5.40)×0.40×0.60/1=9.28kN穿梁螺栓直径为12mm;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9.9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76.000mm2;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12.920kN;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9.279kN;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600mm。
每个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六、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梁模板及支撑计算满足要求!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外墙线条造型怎么做(外墙装饰线条材料有哪些)
阅读下文 >> 外墙清水砖效果图大全(外墙清水红砖装饰墙)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9305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