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未了|汲海:白虎集印象文/汲海白虎集位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东北部。
传说因明朝时有白虎病逝于此,因而得名。
每逢农历五、十成集,是当地著名的集市之一。
我小时候的记忆,白虎集紧靠着现在的几百亩大藕坑,有东西两条交叉街道,东西街道往西一直延伸到藕坑东边沿,往东对着白虎集戏园子。
供销社的门市就座在这条街的东面路北,有烟酒糖茶生活门市、五金门市、生产门市。
门市一律红漆木门、钢网窗户,配上营业员那高扬着的脸,显示着那个年代的国家形象。
附近的村民,周边十几里的群众,赶到这里购买他们所需的生活用品:油、盐、酱、醋、茶,毛巾、铁铲···东西街与南北街交汇处,有一茶水坊,一个拉风箱的小伙子光着膀子,被煤烟熏黑的脸上淌满了汗珠,两手抱着一个大风箱把不停地抽拉着。
灶台上一溜几个浑身浸满煤灰的黑铁壶吱吱冒着热气,一边的青石板摆着灌满开水的暖壶。
赶集的人们转悠了一上午,渴了,坐下喝上一碗茶水,从身上摸出一分钱递给卖水老汉,摘下头上的草帽忽闪忽闪地扇着。
紧挨着茶馆的北面支着一口羊肉汤锅,锅下的劈柴火苗正旺,锅里羊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大块羊肉在锅里翻滚,白花花的羊油漂浮在上面。
卖羊肉的师傅从锅里捞出一串羊油放在案上,和炒熟的红辣椒放在一起切揉碎,供喝羊汤的人们放在碗里喝汤。
打烧饼的炉子支在汤锅一侧,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很麻利地把粘了芝麻的饼子贴在炉膛内壁上,又用夹子把烤熟的金黄的烧饼取出来放到桌案上。
赶集的人们,上午头,坐在这摊上花三毛钱喝一碗羊肉汤,再吃上几个烧饼,那真实美极了。
南北街的路东,是几家个人经营的店铺。
铁匠铺整日叮叮当当发出震耳朵的响声,理发店的门口站满了等着理发的男男女女,裁缝铺门口的老板娘在明处为做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量着尺寸。
这些店铺的门窗褐成了黄白色,斑驳脱皮,与供销社红漆门形成对比,更显出它的寒酸与贫贱。
沿着东西大街走到最东头,偏对着白虎集戏园子,四面都是土墙,大门朝西。
戏台规模不大,座东朝西,台上四个圆柱,红漆漆身,支撑着上面的梁架,金字型屋顶,蓝瓦覆盖,倒也显得气派堂皇。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文化荒漠期,全国舞台只演样板戏。
每次演出可是大事,一到夜晚,园子里坐满了买票进来的群众,灯火辉煌,老远就听到中西乐器演奏声及演员的唱腔,这里是附近村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圣地。
白虎集大藕坑紧靠集市的西边,有五百多亩大,号称五倾四。
这地方本来是个村子,不知什么原因,地质下陷,房屋呈现裂纹,于是人们纷纷搬出此地到附近高处建房,村民反过来又从这儿取土垫地基,垒墙 ,就出现了大坑现象。
它的形成,既是自然下陷,又是人工取土,两个因素而为。
大坑四面搬出去的村落称东、西、南、北头,这里的人们引来黄河里的水,种植了藕苗,多少年过去了,白虎集大藕坑成了白虎集一块响亮的名片。
夏天,站在荷塘边上,空气清新,微风过处,塘里的荷叶轻轻摇动,向路人点头致意。
白色的、粉红的的荷花挺立在荷叶上面,亭亭玉立,清新脱俗,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一到入冬,周围的人们在大坑中间堆起的长提上架起柴油机,倒腾着向一边抽水,水干后逮鱼挖藕。
这真是一个丰收季节,鱼儿在坑底翻腾,人们忙着捕抓,一个个喜得咧着嘴。
曾经有一年,村民们捕到一条一百多斤的大鱼,装在地排车上前面露头,后面露尾,引来四邻八村人观看,都啧啧称奇。
为此,当时的菏泽县畜牧局还派专人来考察此事。
鱼儿可是美食,煮、炸、蒸、炒,有多样做法、吃法。
接下来是挖藕,穿上雨鞋,用铁锨一点点挖泥,人在泥水中折腾,很是辛苦。
冻的通红的手,从泥水里捞出雪白的藕节,满心欢喜。
藕, 是很有营养的绿色茎块食品,炒、炸、蒸、炖都可入食,也可凉拌。
据说藕可散淤,通脾,还有清肺止咳的功效,肺结核病人最宜食用。
白虎集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闻名全国的千佛寺就坐落在大藕坑的北面,相传千佛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代达到鼎盛,建成几百亩的千佛寺庙院,铸一千尊铜佛于大殿之上。
菏泽书画名家郑克实先生有文记载:菏泽西北四十里,古老村镇白虎集。
此地历史悠久,风光旖旎,虎踞龙盘,人杰地灵。
中央天生千亩荷塘吮吸黄河之水,周围地造万户村落,采撷沃土之实。
集北有千亩佛教圣地遗址,名曰千佛阁,始于东汉,孕于唐宋,盛于明清,毁于战乱,期间经历修葺几易其名。
明万历年间规模呈历史之最,占地数百亩,佛、儒、道三教集汇于此。
巍峨大殿列布中央,钟鼓二楼坐拥前后,东西廊坊绵延左右,终日烟火鼎盛,游客如云。
今我白虎居民,竭力复兴一方净土文化,重现昔日千佛盛景。
仰仗政府支持,千佛阁佛教文化理事会于乡里发起募捐,善士仁人踊跃呼应,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于荷塘北岸请千佛滴水观音一尊。
菩萨左手持杨柳玉枝,右手握圣水宝瓶,赐福祉普度众生,洒甘露润泽万方。
此举重开光复千佛阁佛教文明之门,上合天道,下顺民心,诚为白虎之盛事,翼求后昆,发扬光大,因以记之。
现今的千佛寺旁又建起了千佛寺书画院,由书画名家郑克实、贾满良、朱亚军等主持开办,菏泽学院书画教授张海同为其题名,给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佛文化又增添了一抹浓彩。
白虎集东头在民国时期出了一位武术高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武林宗师郑茂同先生。
他曾在河北举行的全国武术擂台赛中取得冠军名次,在当地传为佳话。
现在的白虎集地域上有东西南北头,行政编划是东头行政村、北头行政村、南头行政村。
在村支部书记郑建民、胡明山、肖钦喜的带领下,集貌发生了巨变。
集市大街东移,一条南北大道贯穿 整个大集,长约二公里。
东头行政村招商引资,在大集东侧建成一条商业大街,激活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居住在这儿的商户、村民在悠扬的舞曲声中翩翩起舞,一派欢乐景象。
每逢大集,人山人海。
几里、十几里、二十几里的人们来此赶集,交易着他们的商品,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人们都说:白虎集没有买不到的东西,也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
虽是夸张,但足见商品之繁盛。
白虎集东面的八百多亩葡萄园,是牡丹区高庄镇政府打造“一村一品”示范基地。
收获季节,站在葡萄园旁,放眼望去,硕果挂满枝头,鲜艳欲滴。
果农从枝上剪下一串串玛瑙似的葡萄,装入箱子里包装好,运到城里,卖上个好价钱。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也是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的亮点处。
曹州西北白虎大集,正以婀娜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汲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协会会员。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编辑:马学民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