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天籁之音:包头名艺人筱金喜郭秀云《劝宫》欣赏

天籁之音:包头名艺人筱金喜郭秀云《劝宫》欣赏

2023-02-26 来源:防盗门责任编辑:防火门 浏览数:4 门窗网

核心提示:上图郭秀云和邓友山演出的《游春》郭秀云(筱金喜)《卖油郎独占花魁》化妆照徐凌云先生65岁时和俞振飞先生合作完成赠送郭秀云郭秀云(1922——2000年)艺名筱金喜,1922年出生于内蒙古丰镇县南园子村。北路梆子女演员,工正旦。爷爷郭真元(艺名罗大疤),闻名北路的花脸名艺人,在雁北二州五县及内蒙一带很有声望。其父亲郭宝丹以笼箩匠为生。1932年,郭秀云拜金马子(艺名,原名不详)为师,历尽寒暑,刻苦练功。12岁登台露演《断桥》中白素贞一角,以甜美的歌喉轰动了丰镇。1933年,郭秀云为了开阔艺术视野,到集宁搭了

天籁之音:包头名艺人筱金喜郭秀云《劝宫》欣赏

上图郭秀云和邓友山演出的《游春》郭秀云(筱金喜)《卖油郎独占花魁》化妆照徐凌云先生65岁时和俞振飞先生合作完成赠送郭秀云郭秀云(1922——2000年)艺名筱金喜,1922年出生于内蒙古丰镇县南园子村。
北路梆子女演员,工正旦。
爷爷郭真元(艺名罗大疤),闻名北路的花脸名艺人,在雁北二州五县及内蒙一带很有声望。
其父亲郭宝丹以笼箩匠为生。
1932年,郭秀云拜金马子(艺名,原名不详)为师,历尽寒暑,刻苦练功。
12岁登台露演《断桥》中白素贞一角,以甜美的歌喉轰动了丰镇。
1933年,郭秀云为了开阔艺术视野,到集宁搭了陶春元戏班,此班在京绥线上是个颇有名气的“字号班”,名角有筱秀莲(花旦)、周玉凤(青衣)、筱翠仙(刀马)、花女子(生旦兼演)及晋剧前辈李子健。
与李先生同台演戏并得到指教,使她获益匪浅。
在学艺的过程中,她广泛吸收,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既有晋中地带的幽雅深沉,又集“云州道”的舒展洒脱,“蔚州道”的急促昂扬,“代州道”的委婉乖巧等特点,尤其是大段乱弹,不论低吟高唱都能字不害声,声不乱字,处处把握“声因情发”、“声情并茂”,从不靠声嘶力竭油腔滑调换取掌声。
为了怀念启蒙老师金马子的教诲之恩,用师傅的姓氏,取艺名“筱金喜”,而她的本名随着逐渐唱红,被人们淡忘了。
1939年,郭秀云在阳高县搭“腊翎子”戏班,与海马红、王云楼、郝胜奎、余金红、“猩猩血”等合作,此时,她已是“挂头牌”的青衣。
在阳高,她因一通宵唱了十二出折子戏,而成为广为传播的梨园趣事。
随着“九·一八”绥远和平解放,与解放军部队的接触、演出,郭秀云向往着成为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
1950年,27岁的郭秀云为了提高技艺,来到晋剧演员荟萃的张家口市,加入张垣晋剧团,与刘玉婵(花旦)、张庆云(花脸、狮子黑)、吉凤贞(青衣)、南定银(须生)、马武黑(花脸)、筱桂凤(小旦)、金景奎(小丑)等晋剧名家合作,排了一批久为上演的传统戏《女中孝》、《丁香割肉》,新编历史剧《拳打镇关西》、《绿判官》等。
1952年应邀到包头新生剧团演出,随后加入该团,定居包头,与王玉山(水上漂),邓友山(舍命红)等晋剧艺术家合作,以她半生的舞台实践经验积累和练就的一副“铁嗓子”,塑造了秦香莲、王宝钏、柳迎春、白娘子、王桂英、银屏公主、赵锦堂等众多青衣行当的艺术形象。
她的唱腔更是脍炙人口、独具魅力。
其后,排演了《白蛇传》、《牛郎织女》、《卖苗郎》、《梵王宫》、《秦香莲》、《杨八姐游春》、《小女婿》、《战鼓催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数十出传统戏和现代戏。
她曾三次参加内蒙戏曲会演,均获表演一等奖。
郭秀云曾任市晋剧一团副团长、二团团长等职务。
1977年,当选为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文联委员,1983年退休,2000年12月,因病在包头去世,享年78岁。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清镇市食品安全局电话号码(清镇市市场监督局公告)
阅读下文 >> 包头青山区2021年旧城改造(包头市老旧小区改造监督电话)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9177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