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西安市阎良区的张迎仙干了6年家政,这些年来,让她难忘的还是那句“我信你”。
这事发生在2014年的春天,张迎仙和好姐们才开始创业,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家政公司。
为了拉生意,他们就在附近发小广告。
有一天,一位大姐来公司说,她家需要上门保洁,说完就把家里钥匙、地址给了张迎仙。
“姐,家里是不是要留个人?”“不用,我信你!”听完这位大姐的话,张迎仙非常感动。
“做这一行的,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是外人,心里多少会有所防备。
”没想到这位大姐却说:“我信你”。
就是这句话,张迎仙心想,一定要干好,才能对得起人家的信任。
约上小姐妹,两个人根据大姐给的地址上门干活。
客户家是老式的防盗门,费了好大劲才把门打开。
一进门,张迎仙愣了,哪是大姐说的家里啥都没有,崭新的家电、家具一应俱全。
“这家人心真大。
”等打扫结束后,却发现门锁不上了,钥匙也断了。
“我赶紧给大姐打电话,就是没有人接,把我急得不行。
”张迎仙说,“人家房主不在,咱换锁怕不行吧?”同伴有点担心提醒她。
“人家这么信任我,锁却弄坏了,不管咋说都得换。
”张迎仙叫来换锁师傅,师傅一听不是房主,说换个锁300元,可得想好。
张迎仙坚持换锁。
“两人60元的保洁费没收,还搭进去300元,这活干得不舒心。
”同伴抱怨着。
听说张迎仙帮忙换了新锁,房主吃惊地说,旧锁本来就有点问题,还没顾上换,没想到家政员张迎仙会这样做,坚持把换锁的钱和保洁费都给了她。
张迎仙说,这就是信任他人,也就是相信自己最好的例证。
播撒“信任种子”传播正能量这样一件小事,却让张迎仙觉得,就是一句“我信你”,是她听过的最美的语言。
这份信任,就是连绵不绝的正能量。
张迎仙开始热衷做公益,“我想把向善、向上的正能量传播出去。
”为了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2015年,张迎仙专门学习了养老护理知识,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会定期去给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剪头发。
2018年,她又开始关注一些像残疾的特殊孩子,给这些孩子送免费的学习用具、画册、图书等物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在心里种下信任的一粒种子。
3月19日,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信任种子”2019正能量主题年公益活动,面向全省征集与信任有关的美好故事,同时设立助学基金,邀请这些信任故事的主人公担任“信使”,结对帮扶、资助贫困生。
快来分享你的“信任”故事,和我们一起为未来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吧。
报名方式:点击公益记者公众号下方菜单“公益圈”——“信任故事”,根据提示报名。
或拨打三秦都市报热线029-965369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