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最新版)

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最新版)

2023-02-25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断桥铝门窗 浏览数:7 门窗网

核心提示:上篇文章我从网上给大家找了一个关于实测实量的视频,让大家对实测实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更倾向于在学会实测实量技能的情况下对于测量数据的保存和记录。通过对记录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作业人员的施工质量情况。以便于在今后施工中能够更好地去管理。钢筋工程实测实量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一、钢筋直径规格1.指标说明:反映钢筋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2.测量工具:观察检查。3.测量方法:检查钢筋体身钢印,钢筋级别及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4.抽检数量:全数检查。5.合格标准:全数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锚固长度1.

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上篇文章我从网上给大家找了一个关于实测实量的视频,让大家对实测实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更倾向于在学会实测实量技能的情况下对于测量数据的保存和记录。
通过对记录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作业人员的施工质量情况。
以便于在今后施工中能够更好地去管理。
钢筋工程实测实量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一、钢筋直径规格1.指标说明:反映钢筋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测量工具:观察检查。
3.测量方法:检查钢筋体身钢印,钢筋级别及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4.抽检数量:全数检查。
5.合格标准:全数符合设计要求。
二、钢筋锚固长度1.指标说明:反映钢筋锚固长度是否与满足规范要求。
2.测量工具:钢卷尺。
3.测量方法:钢卷尺测量锚固段长度4.抽检数量:全数检查5.合格标准:除特殊注明外,锚固段长度应满足下表要求: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三、钢筋间距1.指标说明:反映受力钢筋间距、排距,箍筋及横向钢筋间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测量工具:钢卷尺3.测量方法:墙起步筋间距:钢卷尺量,水平起步筋50mm,竖向起步筋为1/2间距,箍筋起步筋50mm。
受力钢筋间距、排距:用钢卷尺在两端、中间各量一档,取最大值。
箍筋及横向钢筋间距:用钢卷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4.抽检数量:每单元每层为一个检验批,同一检验批抽检抽查10%,且不少于10件。
5.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间距:±10mm;受力钢筋排距:±5mm;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mm6.合格标准:全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四、钢筋保护层厚度1.指标说明:反映结构构件主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与规范的偏差。
2.测量工具:钢筋扫描仪3.测量方法:剪力墙、板:将钢筋扫描仪探头平行于剪力墙外侧钢筋或梁、板下排钢筋,沿垂直于钢筋的方向缓慢匀速移动探头,当仪器发出蜂鸣音时,证明扫描到钢筋,在钢筋表面反复移动探头,主机显示的最小值即为该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值,记录该值作为一个计算值。
对剪力墙、板类构件,每个构件应测量不少于6根钢筋,不足6根应全数测量;对梁类构件,应对下排钢筋全数测量。
每个墙、板、梁作为一个实测区,每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实测值作为1个计算合格率的计算点。
4.抽检数量:剪力墙、梁、板每层每类构件抽查不少于5件。
5.允许偏差:梁:+10mm,-7mm;墙、板:+8mm,-5mm;6.合格标准:(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计算点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计算点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当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时,应判为不合格。
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一、(剪力墙、柱)截面尺寸偏差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混凝土墙、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2.测量工具:钢卷尺3.测量方法:以钢卷尺在剪力墙(柱)自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处任意相邻两个侧面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并做好记录(如500*500)。
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一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抽检数量:每个墙、柱作为一个实测区,根据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个结构层4个角和中间混凝土墙、柱,每层选取10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8mm,-5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二、(剪力墙、柱)垂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混凝土墙、柱表面垂直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3.测量方法:混凝土墙: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4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混凝土柱: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抽检数量:每个墙、柱作为一个实测区,根据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个结构层4个角和中间混凝土墙、柱,每层选取10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层高≤5m时,≤8mm;层高﹥5m时,≤10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三、(剪力墙)表面平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混凝土墙表面平整程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测量方法: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及墙长度中间距地面20cm处必测。
这4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这5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抽检数量:根据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个结构层4个角和中间混凝土墙,任选混凝土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每层累计实测实量10面墙。
5.允许偏差:≤8mm 。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四、顶板水平度极差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2.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抽检数量:每个混凝土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类功能的房间每层不少于1间,每类功能的房间累计不少于10间。
5.允许偏差:+8mm,-5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五、楼板厚度偏差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2.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3.测量方法:在楼板四个角及跨中心分别取一点作为5个实测点。
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每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抽检数量: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类功能的房间每层不少于1间,每类功能的房间累计不少于10间。
5.允许偏差:+8mm,-5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抹灰工程实测实量工作操作指引一.墙面垂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3.测量方法: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在洞口两侧各测量1次垂直度。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抽样数量:每一面墙可作为1个实测区,每单元每层10个实测区,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5.允许偏差:≤4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二.墙面平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测量方法: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1次,洞口两边竖向各测1次;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抽样数量:每一面墙可作为1个实测区,每单元每层10个实测区,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5.允许偏差:≤4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三.方正度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 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
4. 抽样数量: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5mm。
6.合格标准:全数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一、平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测量方法: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示例:4.抽检数量: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每层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8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二、垂直度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2.测量工具:2米靠尺3.测量方法: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混凝土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4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示例:4.抽检数量: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5mm。
6.合格标准:实测计算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达80%及以上时,视为该批构件合格。
三、方正度1.指标说明: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对面两面墙之间3个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扫平议3.测量方法:选取2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示例:4.抽检数量:同一楼层内选取5个房间,房间内对面两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共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允许偏差::[0,10]mm。
6.合格标准:全数合格。
相关记录表格获取方式:点击我头像私信我回复:实测实量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留住老读者吸引新读者的句子(更加吸引读者)
阅读下文 >> 装修的实测面积是什么(装饰装修实测实量)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8842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