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澄迈罗浮村脱贫户刘裕甫自学门窗加工实现脱贫

澄迈罗浮村脱贫户刘裕甫自学门窗加工实现脱贫

2023-02-25 来源:铝合金门窗责任编辑:门窗加盟 浏览数:6 门窗网

核心提示:■ 海南日报记者 余小艳通讯员 王家专“中午没休息,早点装完,房东也能早点住上新房。”12月15日下午,在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当地村民刘裕甫头戴安全帽、手持电焊枪,正在给一栋新房安装门窗。妻子何平花在一旁搭手递工具,两人配合默契。自从掌握门窗加工技术,夫妻俩一天比一天忙碌。每天起早贪黑勘察工地、安装门窗、备货加工……订单一个个“找上门”,日子自然也越过越好。“贫病交加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浑身充满干劲。”何平花说。时间回到2014年,刘裕甫一家因缺乏土地、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

澄迈罗浮村脱贫户刘裕甫 自学门窗加工实现脱贫

■ 海南日报记者 余小艳通讯员 王家专“中午没休息,早点装完,房东也能早点住上新房。
”12月15日下午,在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当地村民刘裕甫头戴安全帽、手持电焊枪,正在给一栋新房安装门窗
妻子何平花在一旁搭手递工具,两人配合默契。
自从掌握门窗加工技术,夫妻俩一天比一天忙碌。
每天起早贪黑勘察工地、安装门窗、备货加工……订单一个个“找上门”,日子自然也越过越好。
“贫病交加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浑身充满干劲。
”何平花说。
时间回到2014年,刘裕甫一家因缺乏土地、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地政府为其指派了帮扶责任人,一方面帮助落实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一方面也出谋划策,鼓励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刘裕甫学门手艺,自主脱贫。
12月15日,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脱贫户刘裕甫和妻子为客户安装窗户。
一次偶然机会,刘裕甫听说澄迈永发镇一位门窗加工师傅手艺精湛,于是主动上门求艺。
为了尽早学成,他每天早出晚归,往返几十公里,在师傅店里做学徒。
“跟着师傅跑工地,一开始只能捡工具,边看边学,慢慢就能上手操作。
”刘裕甫说,学艺一年后,他向亲朋好友借钱买了栋新房,一家人住在二楼,一楼则开了间门窗加工店,走上自主创业路。
“以前住的瓦房漏风漏雨,女儿5个月大时,看着雨水滴到熟睡的女儿脸上,心疼!”何平花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夫妻俩最大的心愿。
自主创业后,原本视力三级残疾的何平花也不闲着,平时除了照顾孩子,丈夫忙碌时她也去当“小工”搭把手。
“一个月还发给我2000元工钱哩!这样的日子,以前不敢想!”12月15日,在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刘裕甫正忙着安装防护网。
本版图片由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帮扶责任人刘杨存听说了夫妻俩的困难,立即联系银行主动上门服务,为夫妻俩申请了5万元小额无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白手起家的创业路并非坦途,大小困难一个接一个:从事门窗加工,刘裕甫夫妇俩手脚受伤是常事,但更大的难题还是资金。
刘裕甫说,临近年关,不少村民都在翻修房屋,趁着这股热潮想多备些钢材,无奈资金实在周转不开。
“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他们夫妻踏实能干、做事细致,大家都愿意请他们干活。
”罗浮村村民李桂连说,这些年刘裕甫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门窗加工师傅。
“困难时有党和政府的政策帮助,有村镇干部、帮扶责任人关心,我们两夫妻有手有脚,要想生活一直好,还是要靠自己。
”刘裕甫说,今年家庭总收入达17万余元,早已实现脱贫,自己还买了辆新轿车,更荣获今年的“省级脱贫光荣户”称号。
如今,刘裕甫的两个孩子已考上了重点高中,有点闲功夫的夫妻俩还想种十几亩瓜菜,进一步增收致富。
(本报金江12月17日电)原标题:澄迈罗浮村脱贫户刘裕甫 自学门窗加工实现脱贫 学一门手艺 多条路致富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logo图片(海南农信标志)
阅读下文 >> 家装,过来人建议:这处不要省钱,否则“苦果”只能自己吃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8737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