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颜色选择 调顺跨海大桥主塔封顶,湛江“红门”将于年底合龙](http://www.menchuang.net/aiimg/调顺跨海大桥主塔封顶,湛江“红.png)
调顺跨海大桥效果图,被誉为湛江“红门”。
7月18日16时58分,经过近4小时的连续混凝土浇筑,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湛江调顺跨海大桥西主塔成功封顶。
至此,该桥两个主塔全部顺利封顶。
该大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设计,以“风调雨顺,湛江红门”为主题,主塔颜色“中国红”的视觉设计一经公布便让其拥有了“湛江红门”的美称。
该桥集交通要道、海湾景观等于一身,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合龙,于明年建成通车,将成为湛江湾又一座地标式跨海大桥。
历时21个月顺利封顶新材料新工艺助力项目攻坚克难调顺跨海大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北部,跨越湛江湾连接湛江市调顺岛及海东新区,全长约9.36公里,是湛江市首个PPP项目,为广东省重点工程。
大桥主桥全长591米,主跨29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采用门形,分为下塔柱、下横梁、上塔柱和上横梁四个部分。
整幅桥面宽37.5米,设计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大桥主塔高136.9米,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
西主墩于2018年11月开始第一根钢护筒施工,从海底110米到海上136.9米,从一无所有到正式封顶,共历时21个月。
施工中,中铁大桥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攻克了地质条件复杂,潮汐频繁、潮差流速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塔梁同步施工等一系列难题。
据了解,大桥主塔共分24节浇筑施工,为了让主塔快速安全地“长高”,项目部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合理布置大型塔吊,采用BIM技术进行仿真施工模拟,通过测量精准定位、监控线型检测技术等新材料新工艺,确保了塔柱施工安全和质量。
通过细化塔柱施工责任矩阵,强化工序衔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原本7天1节的速度提高至5天1节,确保了塔柱施工进度。
此外,中铁大桥局调顺跨海大桥项目总工高博表示,由于大桥为跨海大桥,为确保工程质量,主塔采用与港珠澳大桥一样的环氧钢筋、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外表面均涂装防腐材料。
为了减少环氧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项目部专设一间钢筋加工厂,把加工环氧钢筋的专家和机械从中山“搬到”施工现场,专人负责,现场安装,确保大桥防腐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7月18日下午,调顺跨海大桥西主塔完成封顶施工。
西进城区东接机场湛江“红门”打通对外连接快车道调顺跨海大桥作为湛江“一湾两岸”的重要连接载体,集交通要道、海湾景观等于一身,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湾上一座堪称“实力与颜值担当”的地标式桥梁。
作为湛江湾上的第二座跨海大桥,调顺跨海大桥项目是湛江市路网规划中湾区内环的北线重要组成部分,海东新区路网规划“三纵四横”中的“第二横”,也是湛江市重要的东西向主通道,对推动湛江迅速融入、对接、服务大湾区,助力广东省东部海洋新城建设,加快广东粤西片区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成后,该大桥将构筑起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从根本上拉开城市骨架,改变市区交通格局,对促进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对市民而言,调顺跨海大桥的开通,将缓解海湾大桥交通压力,方便遂溪、赤坎等地的市民前往坡头吴川等地。
同时,这也是湛江湾西岸市民直通新的湛江国际机场的“新通道”——通过调顺跨海大桥直达海东大道,转入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与机场实现“无缝对接”。
【记者】李赫 刘稳 (发自湛江)【通讯员】周文韬 杨凝【图片】杨凝 王鑫楠【作者】 李赫;刘稳桥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