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客户端 每逢节日,锣鼓声声,五彩的狮子让江南古镇更加喜庆。
浙江宁海前童古镇舞狮队,由前童镇的中小学生组成。
近年来,古镇舞狮队多次在全国和全省的龙狮锦标赛上取得佳绩。
古镇舞狮活动的复兴,离不开一个热血青年———童攀峰。
他在26岁时受电影《狮王争霸》影响,到全国各地学习舞狮。
2016年,他在政府支持下回乡推广舞狮进校园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传承文化。
古镇少年的心里燃起了“雄狮”之火,也让古镇充满了勃勃生机。
训舞狮少年上山训练。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郑梦雨摄黄昏山坡顶,一头头“雄狮”脱下装束,高高低低的少年露出身来。
又一次,浙江宁海前童古镇里的“舞狮少年班”结束了当天的训练,汗水伴着暮色向山脚四散开去。
傍晚,“舞狮少年班”结束了当天的训练。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郑梦雨摄在36岁的童攀峰带领下,古镇里常有几头“狮子”穿梭于狭长街巷、四方祠堂、矮山坡顶。
被遗忘的舞狮传统,在少年的步伐间重获新生。
“从狮头的嘴巴往外看,世界是扁的。
”队长张镇浩说,“戴上狮头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狮子”。
对舞狮者而言,“狮头”仿佛一个造梦装置,戴上就是一头雄狮,摘下就回到生活本身。
“以德习武,以武艺狮”的信条,也随着舞步融进了他们的血液。
蛰伏遇见舞狮前,童攀峰是当地一家电脑维修店的店主。
儿时起,他的梦想是做一名体育老师。
高考失利后,他当过接线员,开了维修店,“在小镇上过着平庸的日子”。
直到27岁那年元宵夜,电影《狮王争霸》里黄飞鸿的形象诠释了“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通过荧幕走进无数人家,刻进一代人的记忆。
“那时大家都在外面放鞭炮,我口袋里没钱,不想出门,在家一遍遍看电影。
”男儿当自强,童攀峰回忆,电影剧情“像一道闪电劈中了我,兴奋地一晚上没睡着觉,感觉浑身是劲儿”。
次日清晨,他拉着跑友每人投了500元钱买下两套舞狮装备,自学了一两个月后,大伙儿陆续散去,只剩自己还在坚持,他说“不想被别人看笑话”。
江南前童古镇的舞狮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又于20世纪中叶逐渐没落。
童攀峰曾听老一辈讲起,自己的爷爷多年前曾经是镇里舞狮班的成员。
这份对舞狮“有迹可循”的热爱,无形间耦合了他内心的指引,凿实了坚持下去的念头。
学艺之路好似一条难行的山路。
不挣钱,还要花费积蓄,四处求人,不被理解,“像小丑一样”。
但童攀峰说,“我之前已经平凡了二十多年,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自学两个月后,他开始在龙狮渊源深厚的两广地区拜师,系统学习舞狮动作、鼓乐和龙狮文化。
几年后,他考取龙狮项目国家一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2017年起在镇上的学校开设舞狮课程。
“别做病猫了,去做一只雄狮吧。
”他想。
狮吼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里,舞狮师父“咸鱼强”皮肤黝黑、身形精瘦,沉默又执拗地带领徒弟阿娟追逐梦想。
不论从哪个层面看,古镇上的童攀峰都与“咸鱼强”十分相像。
每周四下午,前童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都会迎来一群等待训练的“小狮子”。
跑步、扎马步、做俯卧撑、学习步法程式,舞狮考验的不仅是动作技巧,更是体能和意志。
得益于学校和政府支持,童攀峰的舞狮课堂逐步有了声色,6年来,舞狮班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人,聚合着镇里越来越多的少年。
孩子们这样评价教练:私下温和亲切,但训练时很严肃。
偶尔也有闹情绪的“小狮子”。
天气炎热,少年们动作懒散、体力不支,有时赌气不配合。
童攀峰关心过后,对他们大声地说,“我要听到雄狮少年的吼声”。
想学好舞狮,先要学会吃苦——这是童攀峰对每位队员的叮嘱。
无论天气好坏,少年们带着装备练习跳桌子、跳凳子,学习锣、鼓、镲等乐器。
“比较辛苦,但是喜欢。
”12岁的葛熙文说。
作为狮子班为数不多的女队员,她觉得自己和男孩们没什么差别,虽然力气弱一点,但打鼓节奏感更好。
呼喊梦想这个古老命题突然变得如此真实。
2021年的浙江省第八届龙狮锦标赛令童攀峰倍感欣慰——训练时老是受伤、流泪的“小狮子”们,在赛场上零失误,完整地做完一套动作后,队员中诞生了“少年狮王”。
“咸鱼”要翻身,醒狮要起舞。
“他们都说我是现实版的‘咸鱼强’,我自己也觉得像,的确不甘平凡。
”童攀峰笑着说。
起舞“毛羽狻猊碧间金,绣球落处舞嶙峋。
”伴随着鼓点,“小狮子”们轻盈有力地跳跃,时而眨眨眼睛,时而挺拔站立,精神抖擞。
竹子做的狮头有十几斤重,一套5到6分钟的表演,包含十多个难度动作。
狮子的八种神态——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精准呈现要靠狮头和狮尾的默契配合,“人狮合一”无疑是每一位舞狮者的最高追求。
左右摇头表示开心,半闭眼是垂头丧气,突然眨眼意味着害怕、受惊……在舞狮套装之下,少年们也跟着做表情。
一个托举站立的动作,相当于两个孩子在空中叠罗汉,难度可想而知。
10岁的小瘦子王佳兴学习舞狮不到一年,身形轻巧扮演狮头,是队里公认进步最快的;小胖子童宇衡扮演狮尾,来训练后“吃得更好了”。
对他们来说,学习舞狮能磨练意志,能出去比赛见世面,能赚零花钱,还能交朋友。
几年下来,坚持训练的都是肯努力的孩子,每一个都流过泪、受过伤,也有学了两年都没能被选中参赛却依然坚持训练的。
童攀峰说,“龙狮精神是自强、奋勇、崇礼、忠义,对塑造孩子性格也有影响,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电影《雄狮少年》中,“咸鱼强”带着阿娟跳梅花桩,童攀峰说这是“一山总有一山高,要保持谦逊,但不怕跌倒”。
训练结束,“雄狮少年”下山。
暮色四合,孩子们穿戴的套装还没来得及脱下,远远望去,分不清是少年还是雄狮。
梅花桩上有虚设的高台,小镇雄狮决心要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