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桥拆除了,一座消失的桥,每天都有人来到元 通老桥头看正兴建的新桥工地,尤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就默默在那里看,一看就是半天。
这座桥原名叫工农兵大桥,六八年修建的,工农兵学商,对立的地富反坏右,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多少会留下时代的烙印。
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我父亲准备给我取个名字,马清贫,因为那时候家里实在清贫,父亲说方志敏在牢房里写过一篇叫做清贫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那个年代还在讲阶级斗争,讲革命,讲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这座桥当时修建时候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大家在毛主席老人家画像的注视下热火朝天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一百七十米的大桥拆除了竟然没有发现钢筋,那时候都卷拱,桥墩和桥拱都用石头和混泥土石块砌起来的,用自身的举力(不知道这个词语是否准确)支撑桥面荷载,一九六八年到拆除五十六年,大桥就像一个人的一生,见证了他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冷暖故事。
大桥太普通,和那个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一样普通,但正是这普通的人和事物,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突然就拆除了,曾经河两岸每天走在上面的人们,多少有些失落,也许它应该保留,因为这个年代再也不会修建没有钢筋的卷拱大桥了。
它是中国桥梁史上最後一批卷拱石桥(只是路面是混泥土),所以它和赵州桥的施工工艺几乎是一样的,就像欧洲各国最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建筑地标依然是那些中世纪甚至更久远的城堡街道和房子,拆的时候大家都说好,就像这个国家几乎拆了每个城市的城墙,就像当时梁思成力保日本京都奈良不被美军轰炸没有人理解。
这座桥是那个年代几代人的记忆,它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虽然它很普通,默默站在桥头的老年人,桥的故事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都需要一座桥,到对方心里瞧一瞧。
关于爱情,我们了解的太少,穿过爱的街道,体会什么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