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墙质量通病预防:玻璃压块、托件数量及安装位置不符(NG原创出品)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一、常见问题现象:1.压块数量、位置不符,造成附框松动,影响密封。
2.玻璃下方托件长度不足100mm,且托件压弯变形;橡胶垫片局部凸出,影响打胶。
二、原因分析及规范要求:1.压块数量、安装位置未按设计要求。
2.托件规格不符要求或错误安装。
规范要求: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第9.2.7条规定“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下端应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托条外端应低于玻璃外表面2mm。
”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中第5.6.6规定“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的下端宜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托条应能承受该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载作用,且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高度不应超出玻璃外表面。
托条上应设置衬垫。
”三、解决措施:1.未装玻璃板块之前,先将玻璃压块固定在横梁,保证压块与横梁连接处压板有安装间隙,待玻璃板安装后,左右、上下调整,调整完毕再将螺栓拧紧。
2.玻璃板块的副框通过压块固定在铝合金框上,压块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点间距不小于300mm,距边部不小于150mm,用螺栓倒扣连接紧固。
3.玻璃承托板预先固定在横梁上,根据荷载受力要求,将其切割为不小于100mm长度,固定于横梁分格距离两端1/4处,每块承托板采用2枚自攻螺钉固定。
托板与玻璃之间用橡胶垫片,避免硬性连接。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