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我国八大显著优势(八个优势八个举措内容)

我国八大显著优势(八个优势八个举措内容)

2023-02-19 来源:铝合金门窗责任编辑:门窗之家 浏览数:5 门窗网

核心提示:1月23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1年工作,山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动能转换提速增效、需求潜力加快释放、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落实有力等“八项成就”。报告指出,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我省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九个方面比较优势十分突出: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

“八项成就”“九个比较优势”!山东,你的优秀瞒不住了

1月23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2021年工作,山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动能转换提速增效、需求潜力加快释放、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落实有力等“八项成就”。
报告指出,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我省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九个方面比较优势十分突出: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23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参加菏泽代表团审议时也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作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排在首位的是“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做到走在前,必须首先认清我们的优势,着力巩固优势、拓展优势。
这些优势就是山东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
信心、底气、潜力何来?用成就夯实,用数据说话!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成色足、底色亮的数字,也证实了山东把这些比较优势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优势转化为具体工作部署,转化为发展质量效益,为全国大局作出山东贡献。
2021年,山东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稳中向好!山东凭实力换上“金钱豹”头像202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快“六稳”“六保”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
相较于2020年全年生产总值的7.3万亿元,一年时间,山东省GDP增了一万亿元。
年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元、增长15.3%。
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4%、21.9%,好于全国11个、1.7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84.5亿元、增长11%,税收占比75.2%。
实有市场主体增长1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
这些数字彰显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量的跃升、质的突破、稳的延续,让山东发展动力更加澎湃,让山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源头活水!创新路上踔厉奋发2021年,山东对省级科技创新财政政策进行了优化集成,并同步建立了科研资助、股权投资、定向补助、奖补引导等多元支持机制,精准赋能创新发展。
同时,有序实施了“科研新政19条”“松绑+激励20条”“包干制”试点三轮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初步构建起了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新机制,有效激发了科研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2021年,山东取得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等一批标志性成果,3个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VLP新冠疫苗中试进展顺利。
我省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智能雪蜡车交付国家队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电创新中心落户,全国唯一智能制造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获批。
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
建设6家省实验室。
在创新主体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居全国前列。
这些数据背后,折射的是企业对市场的信心。
这份信心,既源于市场不断释放的巨大潜能,也源于山东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破旧立新!新旧动能转换向“取得突破”迈进2021年初,山东省发改委牵头出台了“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具化实施优良产业生态、创新驱动、重点领域改革等八大行动,确定119项具体任务,加快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提速数字赋能在更广泛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全面展开济南起步区建设,谋划推进了大科学装置、海上风电、高速铁路网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引擎性工程项目上。
在传统产业方面,山东2021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达产。
在新动能发展方面,“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1.2%,10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7万亿元。
济南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顺利通线。
这一系列数字都说明山东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新旧动能转换从“初见成效”向“取得突破”迈进,无论是新生优势,还是传统优势,都逐渐增强,山东发展动力越来越强。
“三驾马车”拉动,国内外经济循环畅通投资和消费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
山东2021年注重投资精准高效,聚焦聚力抓项目、稳投资,稳步推进制造业投资增量提质,全面塑强动能转换底板,持续提升转型发展后劲。
2022年要实施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数字赋能增效行动、传统消费升级行动、新兴消费扩容行动、养老托育拓展行动、外贸固稳提质行动、公共安全提升行动。
这“十大行动”是扩需求稳增长的“重头戏”,要坚持项目化推进、集成化保障、市场化运作,确保落地见效。
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2021年,1292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万亿元。
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投资2680亿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3017亿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鲁南高铁山东段全线贯通。
4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4条建成通车。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0万个。
在市场消费方面,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5%。
国家给机遇!重大战略纵深驱动,叠加发力在黄河国家战略方面,两年来,山东针对性谋划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长远的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全力争取国家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口国家公园、儒家文化区等50多个重大事项列入国家规划纲要,为推进实施黄河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挑起“国之大者”大梁。
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390个年度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100亿元,划定沿黄9市陆域生态红线。
在乡村振兴方面,2021年,山东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取得新进展,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齐鲁大地铺展开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大美画卷。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全面完成。
新建高标准农田66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10.3万亩。
乡村振兴“三个模式”创新提升。
在海洋强省建设方面,近年来,山东将“海洋强省”列为主要目标之一,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山东贡献。
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5%左右,首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落户威海。
国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五类及以下水体。
这些数据表明了山东在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落地落实,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发力,彰显了山东担当、增创了特色优势。
激活力增动力!改革纵深突破,开放大门越开越敞亮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山东持续深化九大改革攻坚行动迈出的坚实步伐,谋划推出112项年度改革任务,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推动100余项高频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在全国率先将“一业一证”改革由20个行业拓展到50个行业,实现全省全行业全覆盖。
重点领域改革富有成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评估结果居全国首位,省属企业收入、利润等指标列各省区第一。
新增减税降费700亿元以上。
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户济南。
4个省级新区发展规划出台实施。
在外开放方面,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提升,“齐鲁号”中欧班列增长21.2%。
出台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四个中心”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98.2%。
国家电投核能总部落户烟台。
柬埔寨驻济总领馆开馆。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山东统筹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理,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
大气方面,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改善15.2%、10.1%,重污染天数减少5.5天。
水方面,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到四类以上。
土壤方面,完成省、市“三线一单”划定工作。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这些数字展现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环保的新气象新作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美好生活!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十四五”时期,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改善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环境,努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增强人民群众对就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
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
新改扩建幼儿园527所、中小学277所。
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投入使用。
在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4.5%。
率先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一卡通行”。
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大幅提高。
在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加快建设。
东京奥运会我省运动员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这些数字彰显了山东的民生“温度”,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仰仗人民,一切惠及人民、造福人民。
这些成绩展现了“硬核山东”的底气,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继续奋进,以主动作为践行“走在前”的使命担当。
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征程上,凝聚起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磅礴精神力量,一张蓝图绘到底,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让山东发展动力更加澎湃,让山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文/张童童)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乙类有哪些(乙类管理的传染病有哪些)
阅读下文 >> 烟台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仙境海岸鲜美烟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7670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