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以来,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鲜花运输受阻,永生花热度持续走高,成为花店业者、活动策划师、软装设计师的新选择。
缅甸、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消费需求同比增长了47%。
外媒数据显示,永生花的搜索量提升90%至110%,货源采购、制作工艺、设计灵感排名靠前。
从贸易数据来看,因疫情影响鲜花贸易逐渐从鲜切花转向人工花卉,其中,永生花销售量增幅达400%。
永生花被使用在新娘头饰及胸花上国产永生花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产业链条延伸扩张带动包装、物流、仓储等配套产业。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永生花市场规模约在140亿元,近5年市场年增长率在7%至11%。
即便如此,国产永生花难以摆脱大环境的束缚,产业升级、竞争加剧,行业洗牌之势日显,终端消费更为理性,市场发展乏力,永生花业者面临诸多困难。
国产永生花现状国产永生花早年以信息不对等来获取中间差额利润,但随着市场价格逐渐透明,终端市场逐渐摸清了套路之后,前端生产者一旦缺乏创新机制,无力推陈出新,盈利点也随之消失。
同时,永生花生产门槛低,缺乏行业标准,入局者甚多,竞争越发明显。
“互联网+”的到来,虽改善了行业面貌,但仍未跳出礼品与节日的局限,难以实现高复购率,尤其是90后、00后消费能力的崛起,不满足于传统设计的他们对定制化、个性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外花店业者将永生花融入花束制作国内永生花品牌,以往多集中在云南宜良地区,后因土地政策转变,企业多迁至石林、玉溪片区,嵩明、姚安、晋宁也有分布。
其中,年产量超过百万级的企业在10家左右,其他多为小型企业或家庭式小作坊。
生产厂房平均面积在3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算大厂标准。
此外,部分永生花企业拥有自营种植基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左右,因种植技术、设施成本等因素面积逐渐缩小,“种植也是技术活,先交学费再挣钱,即便是老牌企业也有翻车的时候”。
自疫情以来,永生花出口成本翻番。
国际运费从18元/公斤暴涨至80元/公斤;出口规模也因航线调整、货舱减少,由每批5000支急速下降,甚至限量出口。
另外,进口方面因劳动力不足,卸货速度大不如前,“海外亚马逊前置仓排队10至20天才入仓,南美港口、纽约港口情况更甚”。
加上海外出口至国内的货物减少,导致机船空仓返回,出口运费翻番。
来自中国货品滞留洛杉矶港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