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光影工艺(光影追逐)

光影工艺(光影追逐)

2023-02-17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防火门 浏览数:3 门窗网

核心提示:光明日报记者刘勇光明日报通讯员张海浪辽宁本溪湖工业遗产群,董凤安又一次来到这里拍照。斑驳的墙面、残破的门窗、隐约的标语、生锈的火车头……四周静悄悄的,偶尔有一声鸟鸣。辽宁本溪是董凤安的家乡。作为一名摄影师和“钢二代”,他意识到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人类发展历史是摄影人的当务之急,于是便试图用影像保留工业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归属感。近20年来,董凤安专注于工业纪实摄影,为记录本溪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留下了上万张珍贵的摄影作品。曾经的工厂里,工人忙碌的身影。原炉前工王景辉(左)和徐茂军(右)在本钢新1号高炉

用光影追溯工业“记忆”

光明日报记者刘勇光明日报通讯员张海浪辽宁本溪湖工业遗产群,董凤安又一次来到这里拍照。
斑驳的墙面、残破的门窗、隐约的标语、生锈的火车头……四周静悄悄的,偶尔有一声鸟鸣。
辽宁本溪是董凤安的家乡。
作为一名摄影师和“钢二代”,他意识到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人类发展历史是摄影人的当务之急,于是便试图用影像保留工业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归属感。
近20年来,董凤安专注于工业纪实摄影,为记录本溪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留下了上万张珍贵的摄影作品。
曾经的工厂里,工人忙碌的身影。
原炉前工王景辉(左)和徐茂军(右)在本钢新1号高炉前合影。
一年365天,只要天气允许,董凤安就会带着相机出发,行走在本溪钢铁各个厂区,把镜头对准各种生产场景和工业遗存。
他悉心掌握工厂中的光影变化,试图抓住最精彩的瞬间。
在大场面照片中,工业场景下的雾气、蒸汽和灰尘清晰可见。
除此之外,很多早已废弃的机器、厂房,如油画静物般一一呈现,经过岁月沉淀的金属光泽,在时光里被定格。
随着当下钢铁企业节能化、智能化发展,钢花四溅、汗流浃背早已成为过去,而董凤安用他记录的光影搭建出一条悠长的时光隧道。
原1号高炉是本钢原址现存最早的高炉。
除了场景和物品,董凤安的工业摄影也注意表现一线工人的工作状态、内心世界以及工人之间的关系。
他坚持和工人们交朋友,爱拍工人们的非工作场景——班前小憩、围坐着吃饭……如今在本溪市修缮过的工业遗址中,悬挂着一批这样的照片。
近年,他还投入大量精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找到本钢的一些历史性人物,留下关于他们的珍贵影像资料。
过去工厂里钢花四溅的场景,现在已不常见。
如今灯火辉煌的本钢厂区。
工业纪实摄影可以为时代留痕,为社会塑像,董凤安相信,这些影像终会有它们闪闪发光的那一天。
(本组图片均由董凤安拍摄)《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9日11版)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西湖水滋养的护士姐姐很温柔!”上海居民在窗户上拼出醒目标语:感谢浙江医护
阅读下文 >> 约克郡上林上景小区分布图(约克郡上林洋房户型图)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7012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