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有一定的艺术性,就要符合艺术的规律。
韵律美就是一种美的形式,具有极其明显的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
借助于这一点既可以加强整体的统一性,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
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其道理正在于此。
墙面窗洞是一种体现韵律的载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也有很多鸽子笼似的的立面的败笔。
墙面处理不能孤立地进行,它必然要受到内部房间划分、层高变化以及梁、柱、板等结构体系的制约。
在墙面处理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完全均匀地排列窗洞。
有相当多的建筑由于开间、层高都有一定的模数,由此而形成的结构网格是整齐一律的。
为了正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窗洞也只好整齐均匀地排列。
这种墙面常流于单调,但如果处理得当,把窗和墙面上的其它要素(墙垛、竖向的梭线、槛墙、窗台线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交织成各种形式的图案,同样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还可以把窗洞成双成对地排列。
例如某些办公楼建筑,可使窗洞偏于开间的一侧,这样,每两个开间的窗洞集中成一组,反映在立面上窗洞就呈现为两两成对地重复出现。
这种形式的开窗处理也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律感。
某些建筑物的墙面处理,并不强调单个窗洞的变化,而把重点放在整个墙面的线条组织和方向感上,这也是获得韵律感的一种手段。
墙面处理和开窗形式的变化极其多样,突破常用的手法而极力追求新奇的凹凸、光影、虚实等的对比和变化,敢于创新,就能创作出优秀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