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仙”当上“七品芝麻官”,梨园王子玉良惊艳四座责任编辑:红星 摄影/编辑:沈洁【盐城123网独家报道】“自从去到金山后,那法海绊我在山头。
想不到上山不肯让我走,勒逼许仙把心修。
”外婆最爱看淮剧,浓浓的乡音,悦耳动听,劳作的时候总会哼唱。
现在年轻一代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盐城市和阜宁县。
2008年6月,淮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是《断桥》里善良深情的许仙,他是《赶脚》里正直仗义的钱三文,他也是《七品芝麻官》里公正爱民的唐成,他是淮剧演员王玉良。
15岁走进戏剧学校,从事生角、丑角表演,至今已有29年,他曾凭借《赵五娘》、《珍珠塔》的经典片段获得江苏省首届淮剧大奖赛金奖。
每天清晨,王玉良都会在院子里练唱功,如果长时间不吊嗓子,气息失锻炼会不顺。
作为一名优秀的淮剧演员,仅仅只有好的唱腔依然不够,空翻、飞脚、鹞子翻身,这些绝活对于王玉良来说也是信手拈来。
舞台上的精彩表演离不开他们背后的努力付出和汗水,正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清晨7点,王玉良带好自己的演出装备,准备出发去外地演出。
为了弘扬淮剧,王玉良经常随着淮剧团外出表演。
上午10点半左右,演员人数较多,王玉良把座位让给老年表演者,自己蹲在舞台边吃着盒饭。
王玉良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有时一天有3个场子,那真的是忙的连饭都吃不上。
吃完饭,王玉良拿出粉底、油彩给自己化妆,多年的演出经验也练就了王玉良的化妆本事。
这次演出扮演的是《七品芝麻官》里公正爱民的知县唐成,了解戏剧的人看到这个妆容就应该知道这是个丑角,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各行又有分支。
传说当年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在宫中,他为逗杨贵妃开心,亲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损国威,于是就在鼻子上挂一块白玉,因此后来丑角脸上便抹上白粉。
王玉良穿好里面的内搭,对着镜子熟练地戴假发。
步入深秋,天气转凉,套上厚厚的戏服,王玉良感觉还不错。
夏季高温炎热,往往戏服一上身,演员个个满身是汗,特别难受,还容易中暑。
王玉良跟团长确认演出出场顺序、演出细节。
官衣穿起来比较繁琐,淮剧团的同事前来帮忙。
王玉良对着镜子检查仪表妆容,调整和纠正笑容和眼神,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就是唐成。
为了给观众带来最好的演出,展示淮剧的魅力,和同事在做演出前的较音。
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检查一下表演用的麦克风,为演出做最后的准备。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王玉良以诙谐的方式演绎了爱民如子、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父母官唐成。
演出场地附近没有洗手间,王玉良表演结束后带着浓妆在后场等了3个多小时随团坐大巴返回淮剧团。
王玉良和其他演员一样,累得在大巴车上用手搭着睡着了,大巴车上没了早上的欢声笑语,十分安静。
回到淮剧团,王玉良和其他演出的同事立刻来到洗手间,洗去脸上厚厚的妆容。
在外场被太阳烤晒了一下午,脸上的妆完全干在脸上,十分难受。
为了方便训练和演出,王玉良和妻子把家搬到了淮剧团。
王玉良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都献给了淮剧事业,值得一提的是,大女儿继承父业,就读于盐城鲁迅艺术学院淮剧专业,王玉良对淮剧的热爱和深情感染了自己的女儿,他也十分期待父女同台的那一天,将弘扬淮剧的责任交给年轻一辈。
近年来,盐城市淮剧团在团长张正余的带领下,在改革和创新中实现了新跨越,该团排演的《鸡毛蒜皮》、《十品村官》、《半车老师》现代淮剧三部曲,三次进京演出,好评如潮,享誉全国。
正因为有了像张正余、王玉良等这样的淮剧人执著坚守和传承,从而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戏曲的发扬光大,使淮剧这朵艺术奇葩,常开常艳!征集《盐城人的一天》故事主角我们生活在盐城,呼吸着同一方空气,脚踩同一片土地,却拥有不同的人生。
也许我们都曾在盐城街头见过对方忙碌的身影,却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喜悦和辛酸。
盐城人的一天,记录你我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
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和不同生活状态都会有不同的故事,我们将从每个行业每类职业中选取一位人物进行跟拍记录。
请把你自己的故事和你身边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也许你就是下一个主题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