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指导,绿色社区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021年4月24日-25日在北京通州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以 “聚焦旧区改造、共谋产业发展”为主题,作为旧区改造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论坛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华夏银行、全国智标准委、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中国投资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北京建筑五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汇聚了行业领导、绿色社区产业智库专家、嘉宾会员及媒体界的500多位优秀代表参会。
本次论坛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名誉副会长、绿色社区专委会主任薛一冰、秘书长张建朋、副秘书长管振忠轮流主持,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原巡视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原局长王早生,公安部安防认证中心原主任、绿色社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平,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长陈贵民分别致辞。
会上,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库及推广目录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企业申报资料,经专家评估论证,颁发了首批通过评审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荐技术、产品、项目证书,后期将在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领域推荐应用。
结合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实际情况和与会代表关心的话题,由山东建筑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崇杰、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司原巡视员邓瑞德、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与房地产首席研究员田灵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王健、全国智标委秘书长张永刚、华夏银行总行绿色金融中心经理李国斌等12位嘉宾围绕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制定,老旧小区改造现状、商业模式、华夏银行城市更新债券、中升乙源模式、海尔解决方案、一键救援等内容作交流分享,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充分认识绿色社区制定标准的重要性。
会议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的绿色发展则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必经之路。
社区的绿色发展有助于保护资源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绿色文明意识。
随着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区综合评价、支撑技术规范、工程建设要求、产业要求等方面显现的问题日益突出,急需协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制定标准来加以引领和规范。
为此,加强协会标准化建设,制定绿色社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既是满足市场和创新的需要,也是推动和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聚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商业模式。
会议指出,“旧改”,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简称,是以房地产存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的国策。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时期扩大内需新动能,刺激经济增长,而且是未来几年稳投资、增消费,扩大扩内需的重要抓手,利国利民。
与会专家认为老旧小区改造的运作模式可分为: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
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优势:一是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二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三是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IO-EPC(Invest Operation-EPC)模式。
一体化改造管理模式,即实施规划设计、施工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做到整体性设计、专业性改造和规范性运营一体化推进。
CBC(Construction Benefit Compensation)模式。
城镇老旧小区没有存量资源可利用的条件下,应把老旧小区改造放在城市更新行动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统筹推进,建立适应与更新改造相适应的政策机制。
社区+共建共享经济创新模式,未来将成为绿色社区发展主流。
社区+智慧养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通过引进健康养老设备,打造标准化的社区居民健康、安全服务体系,实现有温度的居家养老服务链接。
社区+互联网+商业,把服务精准送到家。
社区商业服务——整合线下与线上资源,将吃、住、娱乐、教育、养老、金融、养生等功能全部融合在一起,切实打通商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社区+党建,探索社区经济的新路径。
党建引领社区经济。
引导小区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打造红色小区,把社区服务演变为在党的引领下由社会组织、商家积极参与的多元格局,实现社区治理与社区商业的有机结合,让社会组织、商业化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助推者,实现社区治理有温度的链接。
据介绍,下一步,绿色社区专业委员会还将依托住建系统优势,重点围绕标准制定、课题研究、政府咨询、示范技术(产品、项目)推广、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启动地方万里行计划)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