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的分享,以种植图审图的形式来说明如何把控图纸中的空间关系,乔木的点位以及乔木点位与林缘曲线、与园路、与场地的关系等。
案例一-大区园路与活动场地结合设计的批注要点-大原则:对景转角要组团、活动场地要围合、草坪空间要完整、人行路径有林荫;植物开合收放的节奏变化尽可能的发生在靠近人活动的一侧,即“植物近人”原则,远离建筑,尽可能预留南向的采光。
园路两侧有林荫(或行道或“之字形”大乔压路);2. 园路的对景、转角位置有种植组团,目之所及绿意盎然;3. 活动场地中的林荫树阵,要结合场地的尺度大小,即空旷的环境下建议做大乔树阵;场地周边植物密集的环境下也可以做花乔树阵或者花乔+大乔组合的树阵。
项目案例中的场景下需保证植物品种的纯粹,选用同品种的大乔(见云线标记的位置);4. 空旷场地中孤植的乔木,功能性考虑,能大则大;观赏性考虑,能美则美,苗木规格依场地尺度来定;5. 避免植物组团直接包裹在建筑的南向,尤其是窗户/阳台附近。
01 园路两侧有林荫,园路的对景、转角位置有种植组团02 活动场地中的林荫树阵03 空旷场地中孤植的乔木案例二-大区园路批注要点-大原则:保证园路两侧的绿量和林荫效果。
在保证开合收放节奏的前提下,组团能往前压就往前压;2. 临近围墙(红线)边界的区域,由于距离园路较远,绿地空间较大,我们只能舍弃一部分对绿地的利用,铺草就好,重点营造临路的效果;3. 压路的组团,大树“之字形” 布置,形成林荫夹道的效果(如红圈示意大乔点位)。
案例三-大区活动场地批注要点-大原则:保证空间的独立性、围合感以及林下休憩的林荫体验,先从功能性考虑,再谈美。
场地的空间规划,要充分结合并利用绿地,尤其绿地面积较大的情况,可采用“金角银边鱼肚皮”的设计手法;2. 临近场地的边界,尤其是靠近停歇休憩的位置,要有大乔,以保证场地的林荫效果(如红圈示意大乔点位) 。
案例四-景墙,特色园路,单元出入户的批注要点-大原则:对景的组团层次饱满、有天际线;林缘曲线有清晰、自然、流畅的收放开合节奏;组团中骨架苗木的点位遵循三角定位法则,切忌在一条直线上。
景墙与植物:植物一定要包裹景墙,背景植物有层次、有起伏变化的天际线;景墙两端要有植物来压边压脚(对于层次的搭配,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复原立面效果,以此来复核设计效果(如图区域一);2. 特色园路:以乌桕为主题,可以将植物组团做背景,乌桕以“之字形”点植的形式跳在草坪中,形成夹道效果(如图区域二);3. 单元出入户两侧的狭长绿地:组团中的大乔和花乔,以钝角三角形定点,且大乔的点位尽量前压至路边,便于巷道林荫的搭接,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遮挡窗户(如图区域三)。
01 景墙与植物02 特色园路03 单元出入户两侧的狭长绿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