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2年4月24日发布关于实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和《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该通知中指出:1)4月1日后取得规划许可证的项目,需执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2)5月1日起实施《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2;3)8月1日之后,应严格执行《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注:1)公建:规划许可证在4月1日(含)之后的项目,执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2)居建:2022年5月1日(含)取得规范许可证的项目,推荐使用《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2年8月1日(含)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项目,严格执行《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目前软件已经支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 559-2022:图1 软件支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 559-2022《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 559-2022(以下称《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用于替代《低能耗居建标准》2013,与之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图2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主要技术变化一适用范围和节能率标准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范畴:主要包括住宅和宿舍类建筑(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商住楼的住宅部分等),不适用托儿所、幼儿园。
图3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适用范围节能率:标准未明确给出节能率,依据5.2.2的条文说明,本标准全年采暖空调综合能耗低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约19%,达到约72%的节能率。
二热工分区《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将气候分区分为一区和二区,对应《低能耗居建标准》2013中的A区和B区,为避免和夏热冬冷A区和B区混淆,2022版中修改为一区和二区。
表1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热工分区三主要参数3.1建筑朝向建筑朝向:南朝向指南偏东30° (含)至南偏西30°(含);北朝向指北偏东30°(含)至北偏西30°(含);东朝向指东偏南60°至东偏北60°;西朝向指西偏南60 °至西偏北60 °---与2013版划分一致。
图4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中朝向划分方式图5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建筑朝向划分☆对设计的影响:建筑指北针超过30°后,常规建筑南北向外墙外窗将划归到东西向,限值会更严格。
3.2体系系数与《低能耗居建标准》2013相比,仅二区层数≥4层的建筑体形系数由0.40提高至0.35。
表2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热工分区3.3窗墙面积比《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对窗墙比做了强制要求,各朝向窗墙比限值要求基本高于《通用规范》。
窗墙比判定方式是按每套户型朝向窗墙比进行判定(与13标准一致),但其限值要求不再按建筑层数划分。
图6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窗墙比限值图7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窗墙比判定方式图8 软件输出户型窗墙比及窗户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判定3.4按照房间类型明确通风开口比例表3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通风开口面积比例3.5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6.1.1 不同体形系数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设计应符合如下规定:a) 外墙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考虑结构热桥的影响,取各朝向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与平均热惰性指标Dmi;(面积加权计算方法。
附录B给出简化算法:根据主体墙按照保温形式进行修正。
《通用规范》中给出二维节点算法)b) 当建筑有凸窗时,对凸窗不透明的上顶板、下底板和侧板,应进行保温处理,且板的传热系数应满足外墙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建筑通用规范对凸窗不透明侧板无要求,地标有限值要求,限值同外墙)c) 套内分户墙、分隔供暖空调与不供暖空调空间隔墙的传热系数,应取其主体部位与梁柱、剪力墙等热桥部位的面积计权的平均传热系数Kmi (i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分户墙或隔墙);(按面积加权计算分户墙、分隔供暖空调与不供暖空调空间的隔墙,将热桥考虑进去)d) 当屋面和外墙外表面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0.70时,应将本表中屋面(保温屋面设置在不住人阁楼楼板上的坡屋面除外)和外墙传热系数的限值乘以0.90之后采用。
屋面和外墙外表面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按GB 50176附录B中选取;(对屋面和外墙的外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系数吸收作了约束,外饰面颜色不能太深,颜色太深的话,要提高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e) 屋面和外墙的冷桥部位表面结露验算值应符合GB 55016的规定,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结露验算不过,就要考虑采取保温措施)f) 跃层平台(露台)及坡屋面内部空间利用部分的屋面和老虎窗顶部、侧壁的传热系数,要求同屋面。
表4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指标注:1)外墙的传热系数指的是不同朝向建筑的外墙,先判定建筑是何种朝向,例如某一区的南北朝向建筑,其各朝向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均为1.0W/(㎡·K);2)屋顶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屋面和外墙也考虑进去;3)分户墙包括宿舍分室隔墙、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之间的隔墙(将其考虑到分户区中);4)不供暖空调房间:楼梯间、电梯间及管道井、储藏室、厨房和卫生间、车库、独立走廊等。
3.6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6.1.2 不同朝向、不同平均窗墙(地)面积比外窗(包括通往开敞空间门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夏季)应符合表5规定的限值,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外窗为凸窗且有透明侧窗时,其传热系数应将外窗的传热系数规定的限值乘0.80的修正系数后采用,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面积应按洞口面积计算;(与13标准一致。
通用规范对于凸窗限值不需要乘以修正系数,统一按照外窗限值)b) 坡屋面上的天窗的窗地面积比应不大于0.04,一区其传热系数K应不大于1.2W/(㎡·K),太阳得热系数SHGC夏季应不大于0.20,冬季应不小于0.50;二区其传热系数K应不大于1.0W/(㎡·K);c) 不设供暖空调的公共楼梯间、电梯间及电梯机房、外走廊及一层公共门厅的透明外门窗的K≤3.2W/(㎡·K);d) 太阳得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35的外窗,应采用外遮阳、中置百叶遮阳设施;(仅靠窗户本身的遮阳系数已经达不到要求了。
内遮阳不算,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没办法实现,另外室外的热量已经进入到室内,效果也不如外遮阳和中置百叶遮阳好)e) 当屋面保温层设置在坡屋面底部的阁楼楼板上时,坡屋面土的顶窗和天窗无热工性能要求;f) 套内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q1不应大于1.5m³,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q2不应大于4.5m³ 。
(气密性6级。
按照国标《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1433-2015中渗透量来给出气密性等级,因为随着标准的革新,气密性等级的划分可能会发生变化)表5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指标注:1)湖北居建最低的外窗传热系数是2.4 W/(㎡·K);2)当窗墙比大于0.35时,冬夏季SHGC需要同时满足,可通过加活动外遮阳或者选择中置百叶窗;3)外窗传热系数按体形系数划分,体型系数越小,对外窗传热系数越宽松,体型系数优化非常重要;4)对东西向的SHGC太阳得热系数要求比其他朝向更高,东西向SHGC均在0.35以下,基本上都要做外遮阳措施。
根据以上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可以得知一区外窗的传热系数范围(实际考虑外窗传热系数时,必须严格按照气候分区、体型系数和平均窗墙比判定):表6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中一区外窗传热系数范围根据一区的体形系数的范围,当建筑层数≥4层时,S≤0.45,其外窗的传热系数判定范围则是2.4~1.6 W/(㎡·K);建筑层数≤3层时,S≤0.55,其外窗的传热系数判定范围则是2.4~1.4 W/(㎡·K)。
湖北地方标准《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42/T 1770-2021 附录C中给出最新的门窗材料,包括隔热铝合金平开窗、塑料外窗和铝塑共挤外窗,可选门窗的传热系数范围:2.4~1.6 W/(㎡·K)。
该标准中门窗参数也已录入至软件中。
3.7关于碳排放和可再生能源问题1)碳排放《低能耗居住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要求“1.0.9 节能设计文件应有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指标”,另外节能设计审查信息表中也需要填写“建筑能耗综合值”和“碳排放强度”。
图9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图10 居建节能设计审查信息表中关于碳排放指标的要求2)可再生能源《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中要求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系统主要有太阳能供暖、太阳能供冷、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几种形式,太阳能供冷和太阳能供暖是指太阳能系统用于空调采暖系统,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情况比较多。
如果利用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给出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并填写指节能审查表中。
图11 《低能耗居建标准》2022中关于太阳能利用的强制要求图12 居建节能设计审查信息表中关于太阳能利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