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登海 北京报道从房住不炒到“三道红线”,房地产企业借助高杠杆进行快速扩张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受此影响,作为房地产上游的门窗幕墙业务供应商,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寓股份”,300117.SZ)也出现销售收入增速下滑和回款放慢的情形。
这也使得监管层面注意到了嘉寓股份,嘉寓股份已经连续三年收到了年报问询函。
日前,嘉寓股份公布了对深交所2020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从应收账款、存货、资产处置、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等多个方面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也进一步掀开了嘉寓股份的发展困局。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嘉寓股份年报发现,近两年来嘉寓股份业绩开始下滑,公司还面临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严重挤占经营性资金,使得嘉寓股份高度依赖大股东“输血”。
那么,嘉寓股份是否有应对之策?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函嘉寓股份方面,并多次拨打电话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业绩下滑嘉寓股份始建于1987年,于2010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节能门窗第一股。
近年来,嘉寓股份在发展节能门窗幕墙业务的同时,进入太阳能光伏光热、智能装备领域,确定了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不过,从2019年开始,嘉寓股份业绩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嘉寓股份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7亿元,同比下降19.21%,实现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56.50%。
到了2020年,嘉寓股份业绩没有出现好转,公司门窗幕墙、新能源光伏、智能装备业务的经营业绩均有所下降,其中,建筑装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减少43.16%,建筑装饰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99%至15.64%;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下降14.72%,光伏业务毛利率为-0.27%,去年同期为12.21%,同比降低12.48个百分点;智能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0.94亿元,同比减少38.43%。
整体来看,2020年全年,嘉寓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同比下降39.53%,实现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216.62%,但是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238.59%至-1.73亿元。
与此同时,嘉寓股份的综合毛利率也不断下降,2017年度、2018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45%、15.86%,2020年,嘉寓股份综合毛利率为12.67%,与2019年同期的15.98%相比,下降3.31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嘉寓股份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受挫,公司开始调整战略,剥离非相关业务专注于光伏新能源领域、节能门窗幕墙行业发展。
2020年嘉寓股份与控股股东嘉寓新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寓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嘉寓股份全资子公司北京奥普科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普科星”)100%股权以2.8亿元转让给嘉寓集团。
本次转让采取以收益法评估结果,收益法估值为27919.91万元,增值率99.79%。
奥普科星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光热、汽车等新能源行业高端装备制造设计与研发制造企业,是嘉寓股份在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谋篇布局的重要棋子。
值得一提的是,奥普科星由嘉寓股份收购而来,嘉寓股份控股奥普科星不到三年。
2017年嘉寓股份出资1000万元收购奥普科星股东王维存持有的20%股权,同时向奥普科星增资5000万元,此次收购和增资完成后,嘉寓股份持有奥普科星51%的股权。
2018年,嘉寓股份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奥普科星49%的股权,收购股权的交易价格最终以奥普科星2017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的13倍为对价,确定为2.04亿元。
回款难缘何刚刚确定了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嘉寓股份就急匆匆将智能装备业务剥离出去?这或许与嘉寓股份建筑装饰业务遇到了发展困境不无关系。
虽然嘉寓股份涉足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但建筑装饰业务仍然是公司主要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