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

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

2023-02-11 来源:防火门责任编辑:防盗门 浏览数:7 门窗网

核心提示: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史,丰年盖楼”之说,黄鹤楼等中国各大名楼,历来也是文人雅士聚集、唱和、赋诗、泼墨之所,其中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先贤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楼一般也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处,背靠巍峨高耸,眼望天高云阔,一派君子之风的浩浩荡荡。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曾在诗中豪言“五湖四海皆一望”,虽是说登山之感,其中的境界胸怀,其实更合于登楼之慨,因高楼往往比高山更富于人文情怀。君子如楼。下面,就让我们在对中国十大名楼及其题诗楹联的品读与感悟里,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1、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为

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

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史,丰年盖楼”之说,黄鹤楼等中国各大名楼,历来也是文人雅士聚集、唱和、赋诗、泼墨之所,其中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先贤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楼一般也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处,背靠巍峨高耸,眼望天高云阔,一派君子之风的浩浩荡荡。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曾在诗中豪言“五湖四海皆一望”,虽是说登山之感,其中的境界胸怀,其实更合于登楼之慨,因高楼往往比高山更富于人文情怀。
君子如楼。
下面,就让我们在对中国十大名楼及其题诗楹联的品读与感悟里,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1、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志怪小说的发展背景下形成。
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
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还有一说是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唐·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2、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就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晚望唐·崔珏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唐·刘长卿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岳阳楼唐·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唐·江为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3、滕王阁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畔,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千古流传。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题滕王阁北宋·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题滕王阁南宋·文天祥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
回风何处抟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
秋日登滕王阁清·彭孙遹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4、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557-581年),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李益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登鹳雀楼唐·畅诸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林飞鸟上,高榭代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5、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蓬莱市西北的丹崖山上,最早创建于1070年的宋朝,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以秦始皇访仙救药的历史故事、“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享誉海内外。
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
蓬莱镇唐·骆宾王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海上书怀北宋·苏轼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望海北宋·苏轼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仲冬,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叁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风安在哉?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海市诗北宋·苏轼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欲构孤亭撑绝顶,烟霞深处可能攀。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阈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绔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6、大观楼大观楼公园,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
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
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
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清·孙髯翁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7、阅江楼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具有鲜明的古典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
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登阅江楼明·王阳明因当时无楼,故其“登”应为虚拟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沧情!朱元璋御制阅江楼楹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8、天心阁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中心东南角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
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象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
“天心阁”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
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遂盛名于世,而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
“天心阁”之称,一说据传说而来。
当时的星象学家认为这里地势高峻,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
一说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而得名。
天心阁眺望明·俞仪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
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
九日与紫庭登高次韵明·俞仪山绝顶平旷,建文昌阁,十洲风景,亦胜地也。
危台飞阁极天高,坐上星辰摘不劳。
未必十洲都福地,由来九日聚诗豪。
君耽逸兴酣余勺,我自归心折大刀。
回首乡关正无奈,几回登眺笑题糕。
天心阁题壁清·成本璞危楼倚湘水,孤城落照斜。
烟树挟云气,风涛走月华。
江声咽征雁,秋色绽寒花。
俯听笙歌沸,长沙十万家。
登天心阁清·孟彬片云生日脚,一阁峙天心。
欲遂游春兴,相将挈伴临。
新蓝侵古甓,远翠接遥岑。
山鸟知人意,时来报好音。
登天心阁清·毛国翰高阁平南斗,居人俯万家。
晴江春树外,古堞暮云斜。
天路惭飞鸟,泥涂怨落花。
浮沉感往事,极目更尘沙。
秋日登天心阁远眺清·李绍隽城南耸高阁,直与丹霄薄。
插顶上天门,扪着星斗落。
我今一登临,极目真寥廓。
物色卷横空,烟霞飞漠漠。
湘水作带环,麓屏为扃钥。
远浦送帆来,晴岚凝翠幔。
雁字写长天,渔叟沿江泊。
塔峰指顾间,万户倚楼脚。
举目白云低,风动响铃铎。
胜迹昭古今,纵笔摇山岳。
明代李东阳对联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清代大学者黄兆梅对联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9、钟鼓楼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鼓楼的合称,位于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西安鼓楼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故有“晨钟暮鼓”之称。
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
直中书省唐·白居易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南宋·陆游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
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南宋·陈著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
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10、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
范钦所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
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是普通藏书家所难以获得的。
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
辞官归家之后,随着藏书的增多,亟需兴建新的藏书楼。
范钦根据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语,将新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纳“天一地六”的格局,楼外筑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
同时,采用各种防蛀、驱虫措施以保护书籍。
东明草堂堂联清·徐时栋山中云在意入妙江上风生浪作堆家室住房门口柱联清·范永祺家酿满瓶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尊经阁内柱联清·雍正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原天一阁门联清·彭慰高承梅涧柳汀以后清节衣冠世泽礼四明司马比南雷东磵之奇图书泉石高楼仰百尺元龙原天一阁门前壁联清·宗源瀚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赐书一万卷抱残守缺犹傲公侯原天一阁内壁联晚清·吴引孙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传示儿孙原天一阁内壁联无落款长憙青葱多带草遥知呵护有卿云原天一阁内壁联清·全祖望十万卷籖题缃帙班班笑绿竹绛云之未博三百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原天一阁内壁联清·全祖望南望蜜岩为道石质储藏都归杰阁西瞻祁市应怅淡生沦落早逊高门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海南人才引进新政策(海南人才引进非全日制)
阅读下文 >> 惊艳到人的名字(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取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6194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