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杜鹏作品「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
(《人间词话》)形状千奇百怪,图案千变万化的石头,诠释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那些出人意料的自然之物蕴涵了太多的不可捉摸和想象空间,造物之神奇莫过于此。
那种朴素的,粗粝的质感,令人着迷的原因就在于那是一种不加修饰之美,这种美会给人一种安定感,就像一个不需要说过多客套话的老友,自然,安逸,像极了率直,洒脱和不拘礼节的晋人风度。
「白发如新,倾盖如故」,缘分想必都是注定的,人的性情与物的质感深相契合,「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以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正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反映出人的审美趣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那种自然清新之感扑面而来,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明代沈春泽在《长物志》序有言:「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
」心物感应,心意相通,自然可以滋养身心。
也许人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切实的感受到石头这样的自然物传达出的美好而忘却人生中的困扰,哪怕这种感觉是暂时的,短暂的。
石之美还在于,它带给人的意象延伸,石头那各自不同的「境」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一样的「意」,而每个人不同角度的「意」又给了石不一样的「境」,这是一种怎样的交流?或恬淡闲适,或华美壮丽,或雄伟壮阔,或萧疏静穆,都充满诗情画意。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雄浑 冲淡 纤秾 沉着 高古 典雅 洗炼 劲健 绮丽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缜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实境 悲慨 形容 超诣 飘逸 旷达 流动」。
传统美学思想包含了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对各类艺术风格的阐释还有对自身修养的认知,这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对自然美学的追求,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
昔日,名贤高士澄怀以味象,格物而致知,从中品味天真稚拙的大美,体会守拙随缘的人生哲学,让关注审美的心灵从世俗羁绊中解脱出来。
图 文:杜 鹏 编辑:山东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