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2023-02-11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铝合金门窗 浏览数:7 门窗网

核心提示:郑晓华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宋代文坛群星璀璨。前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曾巩,后有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和诸多同时代巨星相比,姜夔(号白石道人)并不出众。然而,他以自身的才、学、识,开创宋词“清空”一派,影响文坛数百年;且其才艺跨文学、音乐、书法三界,并均有所建树,实属难得。成就背后是艰辛。姜夔从布衣词人到艺坛大家的曲折从艺之路和为人风骨,值得后人品味。人生沉浮宋徽宗绍兴年间,姜夔出生于江西鄱阳一个破落的世宦之家。按陈思《白石

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郑晓华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宋代文坛群星璀璨。
前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曾巩,后有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
和诸多同时代巨星相比,姜夔(号白石道人)并不出众。
然而,他以自身的才、学、识,开创宋词“清空”一派,影响文坛数百年;且其才艺跨文学、音乐、书法三界,并均有所建树,实属难得。
成就背后是艰辛。
姜夔从布衣词人到艺坛大家的曲折从艺之路和为人风骨,值得后人品味。
人生沉浮宋徽宗绍兴年间,姜夔出生于江西鄱阳一个破落的世宦之家。
按陈思《白石道人年谱》,他出生于1158年(一说1154年或1155年)。
其先祖最发达者可上溯到唐德宗时的十二世祖,官至谏议大夫、同平章门下事,等同宰相。
但进入宋代后家道中落,姜夔父亲进士出身,曾“以新喻县丞知汉阳”,也就是以新喻县副职担任汉阳县长。
然而上任3年就死在任上。
一家人失去靠山,家道更蹇困了。
姜夔画像选自清代《古圣贤像传略》少年失怙的姜夔寄居嫁在汉川(在武汉西)山阳的姐姐家,一心一意准备科举考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是古代读书人的梦想。
姜夔自幼随父游宦,受到良好教育。
他熟谙诗文、精通音律,有文学天秉,但对“举业”却特别迟钝。
宋朝制度,士人三年一考,在本籍考试。
姜夔从17岁第一次回原籍考试,此后3年一回,到26岁,他连考了4次,却每次都名落孙山。
青春时代遭受重大人生挫折,使少年的心一片迷茫。
作为一个社会边缘人,无论看喧嚣尘世,还是缥缈云烟,都不免蒙上一层悲剧色彩。
当姜夔把破落子弟流淌在内心的眼泪凝结为文字珍珠的时候,宋代词坛别具风格的“清空词派”就悄然萌生了。
命运给他关上了一道门,也悄悄给他打开了另一道门。
淳熙三年(1176),长年蜗居山阳的姜夔,决定外出看看世界。
他沿长江而下,在冬至这一天,到了扬州。
当时距金兵南下劫掠已过去几十年,但昔日的繁华之都,仍元气未复;残垣断壁,一派萧索。
追昔抚今,姜夔文思泉涌,写下了后来蜚声文坛的宋词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是姜夔“清空”风格的发轫之作,用词炼意,兼取苏(轼)词刚健,柳(永)词婉约,以他对《诗经》《楚辞》及历代经典的谙熟,巧妙用典;整首词时空穿插,灵思跳跃,引人追忆流年,作无限遐想。
作为年方弱冠的小青年,有如此格局,可谓出手不凡。
星光熹微初显,姜夔引起了文坛的注意。
其中有一位伯乐,是性格气质和姜夔颇为相像的诗坛前辈萧德藻,他后来把姜夔引入文坛。
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
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任乌程(湖州)令。
他是南宋诗坛大家,和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
姜夔游历长沙时,碰上了这位前辈。
萧德藻一见姜夔,便感觉十分投契,立即收纳门下。
此后几年,萧德藻在南宋文坛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就是举荐姜夔。
萧德藻不但出游时带着姜夔,介绍他结交名流,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给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安顿。
得力于萧德藻的扶持,此后几年,姜夔在南宋文坛声名鹊起。
他有机会结识了文坛“大佬级”人物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也得以和理学大师朱熹交往。
当然,才华和实力,是社交的基础,重要的还是姜夔自己有实力,关键时刻顶得起来。
这是姜夔人生早期逆转的关键。
这里,最让后人传诵的是他和范成大的交往。
范成大出生于三代国公的簪缨世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南宋名臣、文坛巨擘,朝廷倚重的元老。
当时范成大已辞官隐退,在老家苏州石湖辟地数亩,筑范村,植梅数百,含饴弄孙。
淳熙十四年(1187)夏秋间,姜夔拿着杨万里的“介绍信”,到石湖拜谒前辈。
第一次见面,范成大对这个身份卑微的青年保持了一份矜持。
但后来几年,这个晚辈不辞辛苦,多次往返于淮西、湖州和苏州;一次次专门登门献诗请教,老者的心被晚辈的诚意感化了,两人便成了忘年诗友。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冒雪去苏州探访,作雪中访石湖诗,范成大以诗酬答,写了一首《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并留姜夔在家住了一个月。
这次造访,范成大请姜夔赏梅、填词、作曲,然后教家童艺伎演唱。
姜夔词作中的《暗香》《疏影》两首名作,即完成于石湖山庄。
范成大还拿出自己作曲的《玉梅令》,叫姜夔填词。
转眼便到除夕,姜夔返程,范成大意犹未尽,把自己一个歌姬送给了他。
除夕大雪纷飞,桨声欸乃。
姜夔乘船返湖州,一路歌姬相伴,心情大好,写了十几首诗,其中一首《过垂虹》,使他名声大噪,后来也羡煞天下士子。
这四句诗是: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一个大人物的青睐与厚待,把姜夔落榜举子的灰暗人生一下推到了辉煌的顶峰。
才、学、识总结姜夔前半生事业成功的原因,除了时代、机缘、机遇,剩下的就是三个字:才、学、识。
这三者,构成他作为一个草根文人能名满天下并最终成为文坛巨匠的实力基础。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广义的“才”,就艺术领域而言,指的是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它的基础是学和识。
没有学(广泛的知识摄入),难有识(卓越的见识看法),也就无法支撑起所谓的才——全面的综合创造能力。
这里,学、识、才是递进的,互相涵育、关联、支撑。
狭义的“才”,指的是艺术思维的高度敏感性及其付诸实践、创造艺术作品的能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罗丹艺术论》)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首先在于他有一双和常人不同的眼睛,他能够在常人视而不见的地方看到大千世界的真如,看到暗藏的生命、力量和美。
如郑板桥画竹,“眼中之竹”有了,通过高超的技艺,把促发“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胸中之竹”画出来,然后创造“手中之竹”,完成艺术创造。
这里有才、有识、有学、有技,能把石头、泥土、草木鱼虫,甚至蜘蛛、老鼠、牛粪转换为视觉审美意象、变成艺术作品,这就是艺术家。
说到“才”——姜夔的诗人和艺术家独特气质的形成,除了天地合精、自然性分的不可知因素,破落家庭的出身,是赋予他善感细腻执着的艺术家性格的重要因素。
先祖的辉煌和现实的黯淡的巨大反差,使他内心时时感到刺痛,而他又不甘沉沦。
这是他能够以独特眼光看世界,在豪放派、婉约派双峰并峙的宋代词坛另辟蹊径,开创“清空词派”的深层心理动力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公司企业彩铃内容录制参考模板
阅读下文 >>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注意事项专题(二)——门式起重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5651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