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蜀地印迹|黄川模:黄庭坚江安偶住亭的前世今生

蜀地印迹|黄川模:黄庭坚江安偶住亭的前世今生

2023-02-11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防火门 浏览数:4 门窗网

核心提示:文/图 黄川模2019年3月13日,四川宜宾市江安县长江之滨的中坝(牛角坝),投资数亿的长江竹岛生态公园项目正火热推进中。本土奇石爱好者李某,在坝尾浅水处意外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石碑。经清洗辨认,碑首有“偶住亭辞并序”字样。江安县偶住亭,作为北宋文化名人黄庭坚的遗迹,此前只见于多种文献而无实物佐证。此碑撰刻于何时?载有何种密码?黄庭坚画像北宋留别,情深墨香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书法宋四家之一,江西诗派鼻祖。曾

蜀地印迹|黄川模:黄庭坚江安偶住亭的前世今生

文/图 黄川模2019年3月13日,四川宜宾市江安县长江之滨的中坝(牛角坝),投资数亿的长江竹岛生态公园项目正火热推进中。
本土奇石爱好者李某,在坝尾浅水处意外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石碑。
经清洗辨认,碑首有“偶住亭辞并序”字样。
江安县偶住亭,作为北宋文化名人黄庭坚的遗迹,此前只见于多种文献而无实物佐证。
此碑撰刻于何时?载有何种密码?黄庭坚画像北宋留别,情深墨香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
苏门四学士之一、书法宋四家之一,江西诗派鼻祖。
曾任国史编修、起居舍人等,参加修纂《神宗实录》,被诬“修史不实”谪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移戎州(今宜宾)安置。
元符元年(1098)六月,黄庭坚溯流抵戎,元符三年(1100)十二月离戎。
在戎近3年,多次游历泸戎眉之间,广交地方名士,创作诗词赋近百首。
《宋史》本传载,黄“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有可观”。
明代周洪谟《重修涪翁祠记》称:“一州以涪翁重,诗书礼义之泽渐渍至今。
”明初《书史会要》云:“(黄)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
”其书法精品多为谪戎期间创作,其众多文化遗迹至今惠及川南。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曰:“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
建中初,黄庭坚自僰道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书《琴操》。
后改为渡泸亭,有范百禄《平蛮碑》,见石正行《亭记》。
”元符三年(1100)十二月十三日(乙巳),黄庭坚离开戎州,乘船到江安(时属泸州)。
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十二(癸酉),黄庭坚离开江安顺江而下。
黄庭坚江安之行,一是东归路过,二是为同行的小子黄相完婚,新娘是时任江安县令石谅(信道)之女。
县令自然热情款待亲家一行,并留下他们热热闹闹地过一个难得的团圆的春节。
在江安整整一个月里,黄庭坚平常的游玩和诗文活动,主要在中坝的偶住亭。
偶住亭,原为城边江中岛上的茅亭,经开窗修葺,明亮开阔,焕然一新。
黄庭坚在江风水声中挥毫泼墨,欣然自得,并命之曰偶住亭。
自己东归,儿子新婚,新春伊始,三喜临门的黄庭坚在亭内主要做了5件载之史册的艺坛雅事。
其一,抄写《琴操》曲词赠亲家。
古琴与书法,历来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
正月某日,感于亲家盛情,黄庭坚将自己平日酷爱的“琴操”曲词,书写一份(书体不详),留赠亲家。
此曲词即著名的《醉翁操》,是一首词曲珠联璧合的古琴曲,苏轼作词,崔闲作曲。
其词为:“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弦。
”其二,撰书《泸州中坝葛氏竹林留题》赠亲家。
建中靖国元年,黄庭坚所书《介卿帖》云:“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附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
”正月初五,新增一员的黄庭坚一家即将启程东归,亲家在中坝葛氏竹林置酒饯行。
黄庭坚怀着满意和感激,依依惜别,撰书《留题》:“江南黄庭坚自僰道蒙恩放还,元符三年十二月,道出江安,江安宰石谅信道以亲亲见,留作岁。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丙寅,置酒中坝葛氏之竹林而别。
”其三,书写《书和晁无咎诗后与斌老》题跋赠好友。
黄庭坚谪戎期间,与戎州画家黄斌老及其弟黄子舟结下深厚友谊。
正月初五,黄庭坚还为遣使追来的黄斌老撰写《书和晁无咎诗后与斌老》题跋。
10多天后,黄斌老去世。
黄庭坚在正月二十六另一封信中发出“惟痛惜黄斌老不寿耳”的浩叹,此题跋成了他们交谊的绝响。
题跋内容为:“元符三年十二月,余将发戎州。
于百忙中,为斌老书此卷。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斌老遣小使持此来,追余于江安县,曰:‘卷尾余缯,愿记岁时!’其丙寅,江濒风静,天日明朗,故为书数行。
斌老为余以两幅写《东园病竹》,笔意放纵,实天下之奇作!文湖州若在,当绝倒矣!黄庭坚老人书。
”其四,撰书《此君轩诗》赠祖元。
此君轩,是荣州(今四川荣县)祖元禅师的斋名。
祖元喜抚琴,酷好竹,植万竿竹于此君轩,并在轩中收藏各种古器乐。
祖元堂弟王庠(字周彦)雅好诗书,到戎州从黄庭坚学之,黄庭坚也与祖元交好。
祖元听说黄庭坚即将离开巴蜀,偕周彦赓即赶往江安送行。
正月初十,黄庭坚以行楷撰书《此君轩诗》相赠,内容如下: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之江安绵水驿。
因复用旧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从弟周彦公庭坚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见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痩。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
余旧得东坡所作《醉翁操》善本,尝对元道之。
元欣然曰:“往岁从成都通判陈君颀得其谱。
”遂促琴弹之,词与声相得也。
蜀人由是有《醉翁操》。
然词中之微旨,弦外之余韵,俗指尘耳岂易得之?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辛未,江安水次偶住亭书其五,抄写另一首《此君轩诗》再赠祖元。
黄庭坚在戎期间共作同韵同调《此君轩诗》3首,相应墨本至少4件。
正月初十那天,祖元在已拥有其中两首诗墨本的基础上,请求黄庭坚将其原作于元符二年在戎州的另一首《此君轩诗》抄写相赠,以便完璧收藏。
黄庭坚以其潇洒的草书,重新命笔。
此诗原题为《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起予之作。
病眼皆花,句不及律,书不成字》,内容如下:此道沉霾多历年,喜君占斗斫龙泉。
我学渊明贫至骨,君岂有意师无弦。
潇洒岂非侯爵命,道人胸中有水镜。
霜钟堂下月明前,枝枝雪压如悬磬。
敝帚不扫舍人门,如愿不谒青鸿君。
来听道人写风竹,手弄霜钟看白云。
平生窃闻公子旧,今年谁举贾生秀。
未知束帛何当来,但有一邛相倚痩。
欲截老龙吟夜月,无人处共江山说。
中郎解赏柯亭椽,玉局归时君为传。
余既追韵作此诗寄周彦,周彦抄本送元师,元师更欲得予手墨,因为作草。
草书,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尔,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法同意。
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尔。
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尔。
江安城北滩上作草亭,尉李相如为余开两窗,极明暖,故作戏弄笔墨,可意。
元符二年冬,(元)来访予于僰道,约来三月予必东归,归当复来别我。
既而如其言,过来相见,但乞此君轩诗而已。
咄嗟而成,文不加点。
俯瞰江安县长江竹岛(网图)南宋碑文,历历可考2019年发现的“偶住亭辞并序”碑,正楷字体,阴刻竖排右读。
碑长126厘米、宽57厘米、厚10厘米,正文字径约2厘米、字距约1厘米,满列18字,含标题计35列601字(不含标题列末字“记”和第30列末字“之”。
此二字非原刻,为后世增衍)。
碑文书法及刻工良好,清晰可辨,仅8字较模糊。
其中,标题下表示作者籍贯姓名的5字受损非常严重,辨认十分困难。
笔者考证,此碑撰刻于南宋嘉定甲戌,即嘉定七年(1214),由四川丹棱人李埴撰文。
此碑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骚体辞,抒发作者对113年前黄庭坚的深切缅怀。
前序简述黄庭坚经行逸事及此次修亭、绘像、撰辞的缘由。
目前,该碑未见于任何官私文献,其填补空白,弥足珍贵,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同时,也直接印证了黄庭坚江安偶住亭的文献史实,丰厚了江安文史底蕴。
李埴(1161—1238),字季允、季永,号悦斋,眉州丹棱人,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第七子。
绍熙元年(1190)考中进士,曾任京中、蜀中多处要职,撰有《西山堂记》《鄂州重修北榭记》等。
《蜀中广记•名胜记•泸州》载:“李埴《西山堂记》云,郡得名为泸者,盖始因梁大同中,尝徙治马湖口置泸州,盖马湖即泸水下流,因远取泸水以名州也。
”“李埴《西山堂记》云,以常璩《华阳国志》及辛怡显《云南录》考之,诸葛渡泸乃在越嶲之地,非泸之宝山也。
木龙崖在宝山之趾,有古榕木盘结夭矫如龙,黄鲁直为题榜。
”可见,他熟知南宋川南历史地理,同时仰慕先贤。
叙州流杯池留有“眉山李埴来访涪翁溪谷……嘉定辛巳”石刻,李埴在此前的嘉定甲戌年利用公余主持重建江安偶住亭并撰文,也是情理中事。
偶住亭辞并序原文如下:偶住亭辞并序丹棱 李埴 撰偶住亭,涪翁旧经行也,见翁诗跋云尔。
绍圣初,翁谪黔。
元符改元,自黔徙戎。
三年冬,得释东还,舟次汉安。
明年正月之五,县令石君置酒中坝葛氏竹林,又数日,始别去。
故亭已失,后人即其地更作,复“偶住”之名。
岁久,栋楹腐挠,石瓦残缺,无有过而问者。
嘉定甲戌夏,余实治新之,且绘翁像。
工讫来登,爰感前事而为之赋。
其辞曰:沛吾涉于大川兮,蹇縻系乎江阳。
比南夷之阜壤兮,踬予衷而弗彰。
莽回合以离迾兮,蔽群山之苍苍。
忳郁邑而久居兮,愿驼骋之无方。
维孤举以幽寻兮,聊逍遥以相羊。
济中流而辍棹兮,揽长洲之众芳。
嗟中洲之信美兮,辟晻暧而浮阳。
淯水沄沄以右附兮,蔚陵丘之相望。
岷江澒洞其尤缭兮,渺惊湍之汤汤。
乐兹土而裴回兮,叹儒先之未尝。
故将问其遗老兮,盖独有南昌之黄也。
仄闻先生兮,由僰道以南征。
奚眷眷而维舟兮,羌独悦此之空明。
观樾荫之薆薆兮,想竹林之榛榛。
访故亭之遗趾兮,欣偶住之嘉名。
顾荒茀而就废兮,谋新规而兴营。
濯曾波于四牖兮,敞流月于飞楹。
淡忘情于鱼鸟兮,纷属思于芷蘅。
象颀然之冠服兮,慨高风之平生。
按云岫以为几兮,㪺大江以为觥。
秋菊犹虑其未洁兮,琼爢诚恐其弗精。
缅怀先生于百祀兮,梦晼晚而心峥嵘。
惟先生之正谅兮,当元祐之盛时。
其下上于澄霄兮,乃大放于厥辞。
憺憸人之谣诼兮,有江岭之推移。
虽夷犹于此乡兮,亦鞅掌而可悲。
自先生之忽去兮,于于复来者其谁?如龙亡而虎逝兮,后生果安适归。
繄吾若是之勤葺兮,俾无尤而致思。
匪曰极其游观兮,亦惟君子知之。
系曰:新亭何在,江中央兮。
飞云浮浮,雨浪浪兮。
朝济吾舟,暮褰裳兮。
江蓠掩冉,凫鹥翔兮。
离支丹殷,有清觞兮。
莫逢先生,我彷徨兮。
凭凌沉漻,风其念兮。
先生之思,水泱泱兮!2019年重建的江安县长江竹岛偶住亭。
黄川模 摄1919年重建,记忆犹新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云:“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
建中初,鲁直自僰道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书《琴操》。
后改为渡泸亭,有范百禄《平蛮碑》在焉。
”南宋嘉定时,李埴重建江安偶住亭。
元明清三代,没有文献显示再次重建此亭。
嘉庆《江安县志》载:“水阁,在县中坝。
明崇祯时兵部尚书、邑人杨鼎和建,今圮。
”1919年,江安县知事朱景暄(丽东)筹资重建偶住亭,邑人陈天锡撰《重建偶住亭记》。
陈天锡(1863-1940),字子麟,号鹤仙,江安县城人,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举人,次年参与公车上书,曾任江安县龙门书院堂长,1904年任陕西石泉县知县,升同知衔,1911年告病回县,1921年任《江安县志》总纂。
2019年春出土南宋石碑时,江安县文旅局组织走访。
据几位耄耋老人回忆,1919年时重建的偶住亭及其石碑均于“大跃进”时拆毁,下落不明。
陈天锡撰写的《重建偶住亭记》内容如下:重建偶住亭记陈天锡偶住亭,县前志在北照山下,后志在中坝,皆《胜览》所谓“江安之对”,而后志得之,盖北照远隔大江,地非胜便;中坝襟带二水,舟帆如织,南北对岸山屏列如画。
官斯土者,偶作茅亭,藉资游息,一苇可杭,无风浪之险。
观黄庭坚跋语,李相如为开两窗云云,则是先有此亭,黄庭坚因其偶住而命名之,可知也。
古迹湮灭多矣。
《胜览》既言之不详,而县志又漫无据依,凭齐东之语,以为揣测,可叹也。
客秋,云南朱侯丽东来长斯邑,因城工赢款,又撤文昌祠广校地,得础栋椽棁若干,佥以弃置可惜,乃议斯举,而余弟玉辉实董其役焉。
亭成,巍焕高耸,镇压中洲。
值江涨时,如蜃楼海市浮于水面,盖非复茅亭之旧矣。
然修复古迹,自一胜举也。
或终疑亭非故址者。
予曰:是不必然。
黄庭坚固常住中坝弥月矣,即谓黄庭坚所偶住可也,且论形便本合在此。
嗟乎!嗟乎!人生百年,功名富势何者非偶?惟大贤名德,其芬馨芳泽,流风所播,千载下犹令人起无穷之思焉。
则夫斯亭之建,岂仅为江山雄峙之区、风月流连之地耶?古人云“见贤思齐”,其感发兴起,当必有自。
吾于是知朱侯之用意深远矣。
民国八年月日。
盛世传承,流芳千载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十二,黄庭坚一家从江安县中坝偶住亭出发,乘舟东归。
江水滔滔,犹如黄庭坚汹涌的思绪和仕途。
4年后,一代宗师黄庭坚,客死于广西宜州贬所。
黄庭坚何罪?“文章何罪触雷霆”(陆游句)。
江安何幸?“几生修得住江安”(吴祖光句)。
2019年国庆,江安长江竹岛项目竣工免费开放。
全岛以竹生态、竹博览和涪翁文化为特色,黄庭坚雕像、书法碑刻、偶住亭及其南宋碑文皆崭新亮相。
先哲归来,见贤思齐,春风化雨,善莫大焉。
新时代的长江竹岛,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世人的目光。
【特别鸣谢】江安曹家树、宜宾陈伟平、泸州赵永康、成都曹鹏程诸先生对本文多有帮助,特此鸣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GRÜNEN 哈尔滨阁韵旗舰店荣获“五星级商户”
阅读下文 >> FALAIER ||系统门窗的验收要点,你知道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5621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