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充满了人对自然美的认识,理解和感情。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写意山水的风格。
隐逸文化一直是苏州文人山水园造园思想主题的主导,通过模拟自然山水,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一)、基本布局中式庭院的基本布局是山—水—建筑。
一般庭院以水池为中心,建筑,山石,花木环池布局,若面积较大,可将庭院划分为若干区域,或者基本格局的重复,但区域划分要主次分明,富有变化、对比,各区要有自己的风景主题和特色,忌雷同。
布局首先选定厅堂的位置,作为全园的活动中心和主要空间,朝向以南为佳,然后再设置水池,山石,花木等对景。
无论厅堂还是平台都不宜离水面过远或过高,让水池可以自然有机结合。
厅堂一侧或南或北布置水池,搭设假山或池中立山,所谓“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
假山要注重轮廓的起伏,丘壑的虚实,立体感要强。
山的体量要与空间相衬,与水池大小相配合。
庭院的水池形式多样,水面要有聚有分,主次分明,在池岸,花木和建筑的掩映下,构成萦回环抱的幽曲景色,按照地形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
(二)、疏密得宜厅堂,山,池确定后,庭院的布局基本有了骨架,然后可以在厅堂周围和山池之间点缀亭榭楼阁,或布置其他小庭院,用蹊径和回廊联系起来。
廊在庭院中必不可少,它往往“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
故建筑布局要疏密得宜,两者互为对比衬托,使空间有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等变化,但又相互穿插 ,渗透和流动。
空间和景物不断变化,使人感觉内容十分丰富。
布局时注意山,池,建筑各部比重不可过于平均,这样易造成相互之间缺乏对比,主体不突出。
(三)、曲折有致中式造园追求自然式山水风景,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
曲折的布局可以增加园景的深度,避免一览无遗。
建筑,山池,花木,道路,围墙等不作规则式的几何图形,而是曲折有加,前后参差,高低错落。
在中式庭院里,廊最富曲的特色,廊“宜曲宜长则胜”,不宜笔直,高低起伏,角度任意。
在廊中漫步,步移景异。
园路也不取直达捷径,而是迂回曲折。
登山之径更是盘旋回环,上下起伏。
跨越水池,溪涧亦多用曲桥,自一二折至三四折不等,简洁明快。
一般游览线路做环形设置,环池或环山,将池边、山边的各观赏点串联起来,曲折延长游览时间和路程。
闲步小院能感受庭院深深,空间不断变化,景物各有特色。
(四)、造景有方造园就是造景,将自然山水概括,提炼,浓缩后复现于园林中,呈现出优美的画面,营造出“眼前有景”的境界。
在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面,形成各种对景、点景、借景、框景等。
随着游览路线曲折地展开,步移景异。
在前景方向和入门、转折等空间转换处以门窗框处看到的景物最能引人注意。
在中式庭院中,由围墙,房屋,山石等围合成一个院落,空间有限,景面较小,可以在白墙处设花坛,树木,峰石等,即“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这画面如同中国的山水画的条幅、横批。
对景是相对的,作为观赏点的建筑也是被观赏的对象,互为对景,相互衬托,形成交叉对景。
(五)、尺度恰当建筑的体量,形态必须与环境协调,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布景效果。
这也是中式造园设计中的难题,体量的确定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全凭设计者的经验与对尺度的掌握。
中式庭院一般小巧玲珑,应避免将建筑体量做得过大而造成空间局促,更不能做成宫殿或庙宇的尺度,唯合宜为要。
若把握不准,应宁小勿大。
在山上建亭阁,其体量也不应过大,宜小巧玲珑,若体量过大,假山似乎成了亭阁的基座,失却挺拔,高峻的气势。
(六)、小中见大中式庭院的占地较小,又多为城市宅园,比较封闭,因此要突破这种局限,让人从小中见大,感觉庭院要比实际的大,这也是江南园林的特色与成就之一。
主要手法:1、欲扬先抑。
入门后到达主景区的空间应较小,较暗,较封闭,来强调、突出主要空间的宏大,明朗、开阔。
2、善于借景。
将园外佳景收入园内,视觉上打破园界的限制。
3、园景深邃、层次丰富。
园中的景面近、中、远景层次分明,重重叠叠,十分丰富。
一般通过门窗洞使重重小院空间穿插,叠合,在很小的面积里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效果。
4、曲折幽深。
中式庭院中可以大量运用曲径,曲桥,曲廊等,延长游览路线,变化观景角度,达到步移景异,路径悠长,景色无穷的意境。
本文章的图片均为公司拍摄的实景案例,出自黎里春在小筑,泰州荣园盆景园等项目,均为公司设计和施工一体化项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州裕成园林,为您精心营造一个园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