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已经开始积极优化防控措施。
比如广州人去门诊不用核酸阴性证明;例如,北京部分小区新冠感染者符合条件可居家隔离;比如在广州、成都进商场只扫码,不看核酸……当然,我们进入了后冠状病毒时代。
当然不是“躺着”,而是更科学地处理了这个阶段的问题,使未来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为此,我们提出10条建议供参考,所有数据、新闻都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和专家意见。
第一,必须接种疫苗。
也有言论传出“妖魔化”疫苗的效果,但从媒体言论和专家意见来看,他们公开支持接种疫苗。
医学博士唐小平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医疗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获得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曾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表彰,现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他认为防疫的重点难点是提高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疫苗率,呼吁老年人去接种疫苗。
南山院士也支持接种疫苗,他本人也已经树立了榜样,媒体公开报道。
12月3日,在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张文宏开始接种疫苗后,对患者体内进行监测,发现病毒变异有所收敛,目前病毒变异仅限于奥密克戎家族,这表明接种疫苗或重复感染后,体内免疫应激对病毒变异有很大制约新加坡长王乙康11月29日表示,无论是首次感染还是再次感染,接种都可以降低感染者的重症风险。
新加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新加坡81%的人口有的基本保护,68%有最新保护。
如果有条件地选择疫苗,当然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疫苗。
我和家人都打了三针疫苗。
第二,心理上不怕病毒。
很多人现在还非常害怕奥密克戎,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看看世界杯比赛,看看国外的马拉松比赛。
当然,请先做我说的第一件事。
2022年12月,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科团队公布了奥密克戎毒性、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明显低于原始毒株,细胞内复制效率比原始株低10倍以上。
小鼠感染奥密克戎后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毒株至少低100倍。
蓝柯表示,在疫苗的保护下,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大不如前。
南山在此前对市民发表的视频中也表示:“现在的病毒(奥密克戎)与季节性流感、流感很接近,所以没有必要太担心。
由于病情较轻,主要集中在鼻咽和大气,因此肺炎的概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
所以,应该做什么,请注意防护。
请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没必要。
第三,储备必要的药物。
我们说奥密克戎不可怕,但是即使感冒了,也会有发热、咽喉痛、发痒、干咳、头痛、全身关节痛等。
即使不舒服,吃药也能缓解症状。
因此,适当地准备药物是没错的,但不要抢劫,也不要囤积。
唐小平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在本轮中,方舱感染者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及时出船。
用药也是对症治疗的支持,还包括解热和镇痛的药物、中药。
市民如果想在家储备药物,用缓解普通感冒症状的药物准备即可。
方邦江原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今年上海期间,他担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中医专家组组长。
他患感染后重症较少,预防的关键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营养、睡眠等生活方式的质量来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药、调理、提高抵抗力,但不建议随意服用治疗药物唐小平和方邦江意见略有不同,但显然他们不建议抢药囤积药物。
第四,外出在密闭空间持续戴口罩,勤洗手。
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现在是自己健康防护的第一责任人。
为什么需要戴口罩、勤洗手,不是没有必要害怕吗?没错,如果你在家穿的太少,妈妈会不会说“多穿点,别感冒”? 当然,感冒后,头很重,流鼻涕,打喷嚏,还是很难受。
更何况,现行政策规定,部分地方确诊为阳性,无症状感染者必须去方舱,少数城市可以居家隔离,这不是很辛苦吗?所以,在应该戴口罩的地方戴口罩。
第五,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保持办公室和房间通风。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睡眠,适量多吃水果、蔬菜。
如果你担心,你也可以在家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在瑜伽毯子上拉伸,举哑铃。
免疫力才是第一抵抗力。
我知道的情况是,一名选手的家人全部被诊断为阳性。
他什么都没有,不可思议的病毒放过了他。
我以前尽量关窗户,担心我感冒了,但现在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我都要开着窗户的一部分工作。
即使开车外出,只要不是高速,速度一般的话也会稍微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开窗有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病毒的繁殖。
第六,根据需要购买抗原试剂盒。
抗原检测是快速检测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方便方法。
所以,如果对自己有担心的话,可以买一点备用的。
毕竟,现在去核酸检测很麻烦。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话,可以买抗原试剂盒,万一发生事故,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打合适的电话求助。
当然,我已经反复说过了,请不要害怕。
这种病毒的致病力大幅下降。
检查主要是为了尽量把麻烦降到最低限度,以免给家人、邻居、同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不同社会圈、机构、单位对病毒的认识并不同步,只能一步到位。
第七,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万一身体有点不舒服,只是有发热症状,没有其他不适,就先去社区发热诊室就诊,如果觉得身体特别不舒服,有点严重,就去二、三级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为什么? 想想看。
广州十几万感染者中,重症者只有4人,101岁老人中招后康复。
这次,没有一个死亡病例。
你在害怕什么?美国药理学博士、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张洪涛说:“人较多的新加坡流感死亡率是0.1%,而新加坡松绑3月后的新冠死亡率还不到0.1%。
”大家一拥进大医院,就会把医疗资源挤占得一干二净,对大家都不好,看起来科学知识匮乏。
现在不是2020年。
卡塔尔正在举办世界杯。
外国人在各种景点打卡、参加各种博览会,你就是想抢呼吸机保护老人。
或者感冒了得去大医院。
这个差距真的太大了。
第八,很少去儿童密集的地方。
广州优化了防控措施,但全市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复课。
这也是正确的。
别急,慢慢来,观察一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博士学位的龚四堂主任医师说:“孩子3岁前免疫系统不成熟,是容易感染病毒的阶段。
第一,接种国家规定或推荐的各种疫苗。
第二,成人必须为儿童建立免疫屏障。
比如,家里要经常通风,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给予营养支持,让孩子多吃奶,多吃肉,增强免疫力。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而且要在专业意见的指导下保护孩子。
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果然那句话,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过度恐惧。
如果室外场地人少,孩子还是锻炼锻炼、跑步,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第九,如果不影响工作,尽量不要测量核酸。
首先冬天排队做核酸很冷,容易冻病,容易感冒。
其次,在医院制造核酸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因为这属于凝聚。
当然,如果公司或拜访的机构仍然需要24小时核酸,那也没办法。
一方面加强与领导沟通,另一方面关注附近医院的小程序和公众号,网上预约,到点就走,测完就走,不要停留一秒钟。
第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学会判断谁在带节奏,谁随风摇摆,谁说的是真话,学会敏锐地观察权威媒体的变化和重要新闻关键词的变化心有定见,口不妄言,反忽悠能力一定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