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中出场的武将有哪些?相信大家一定对此问题很好奇,今天小编带来“刺客梅希”分享的《真三国无双》系列全武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
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
本属张邈,后归曹操。
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许褚,chǔ,见《辞海》,没错!小时候不认字,经常读猪!!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
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
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
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
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
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
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
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
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
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
后任荡寇将军。
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
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
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
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
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
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称甄夫人。
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
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话说甄姬前几代都很丑,后来变得越来越美其他系列资料:系列武将形象对比视频:系列美女原画介绍及形象对比: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真三国无双7专区庞德(?-219年),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
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
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
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
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
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
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东汉末年名将。
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
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
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
东汉末年名将。
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
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
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
后世将其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琴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
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古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
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
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
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
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
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
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
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前几代的张辽是使大刀的,后来改成了双斧,我还是喜欢大刀……王异,或作士异(胡三省所做《三国志》及《资治通鉴》注解称皇甫谧《列女传》原文为“士氏女”而非“王氏女”),东汉末年曹操所置羌道令、益州刺史赵昂之妻,赵英、赵月之母。
马超作乱凉州时,王异协助丈夫守城,多有功勋,自马超攻冀城至祁山坚守,赵昂曾出奇计九条,王异皆有参与。
在小说《三国演义》较通行的三个版本中毛本和嘉靖本均只言王氏,而黄正甫本《三国志传》中则言明其姓名王异。
话说她在无双的剧情里对马超的恨好像没那么单纯。
。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谥曰贞侯。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
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
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
荀彧(xúnyù)(163年-212年),字文若。
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
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
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
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
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孙坚长子,孙权长兄。
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
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孙氏,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后嫁给左将军刘备作夫人。
孙氏嫁给刘备三年,史料并无生育记载。
后来回吴,之后生平不可考。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
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
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
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
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还记得无双大蛇里最喜欢他的冲击波韩当(?—226年),字义公。
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
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五年(226年)去世。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
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
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
三国时期吴国武将。
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
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
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死于黄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庐江郡皖县(今安徽安庆潜山),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长女、孙策配偶、小乔之姊。
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有记载。
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传说为绝世美女。
伯符有福啊……小乔,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女性,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
桥公的次女,汉末名将周瑜的配偶。
传说与其姊大乔均为绝世美女。
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曾登场。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其实我最不懂的是为什么设计的是鲁肃拿钉耙,跟八戒有什么联系??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
当地人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
夺取船货直到二十多岁,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
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凌统(189年-217年,一说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
其实我一直觉得光荣设计凌统时是在像李小龙致敬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荆州牧、右都护。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
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
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又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被拜为上大将军。
陆逊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赤乌七年(244年)为丞相,后卷入立嗣之争于次年去世。
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朱然(182年—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
孙权统事后其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
后来跟随吕蒙讨伐关羽并且捉拿关羽父子。
吕蒙临终,孙权问继任者是谁最合适,吕蒙认为朱然是自己最好的继承者。
于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
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之后孙权先后派遣朱然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
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于249年病逝,享年68岁,孙权为此伤心至极,并为其素服举哀。
步练师(?-238年),又称步夫人,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与吴国丞相步骘同族,吴大帝孙权的宠妃。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论如何越活越年轻~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
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