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中国台湾学者:西藏随处可见汉藏双语共存 体现了对藏语文的尊重

中国台湾学者:西藏随处可见汉藏双语共存 体现了对藏语文的尊重

2023-02-11 来源:防盗门责任编辑:断桥铝门窗 浏览数:1 门窗网

核心提示:在西藏自治区的医院、机场、政务窗口等各种场所,甚至是路边的小店,到处都能看到汉藏双语招牌、路标、海报等的应用,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的各级学校也设置有专门的藏语课程。中国台湾独立学者罗中展认为:“这体现了对藏语文的尊重,可以让更多人增强对藏语文现状的认识,消解误会和隔阂。我们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需要这样的尊重。”图为罗中展通过视频参与研讨会在7月15日于北京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届会议‘云上边会’:藏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国际研讨会上,罗中展通过视频连线,就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话题发表了看法。罗中展认为

中国台湾学者:西藏随处可见汉藏双语共存 体现了对藏语文的尊重

在西藏自治区的医院、机场、政务窗口等各种场所,甚至是路边的小店,到处都能看到汉藏双语招牌、路标、海报等的应用,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的各级学校也设置有专门的藏语课程。
中国台湾独立学者罗中展认为:“这体现了对藏语文的尊重,可以让更多人增强对藏语文现状的认识,消解误会和隔阂。
我们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需要这样的尊重。
”图为罗中展通过视频参与研讨会在7月15日于北京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届会议‘云上边会’:藏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国际研讨会上,罗中展通过视频连线,就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话题发表了看法。
罗中展认为,藏语文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藏双语的共存、相互尊重,体现出在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保留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一种发展思路。
如今在西藏自治区,很多地方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旅游、文创等产业,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了文化资产。
同时,也让更多人能够到西藏自治区亲历亲闻,从而改变距离产生的想象与偏见。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罗中展认为,站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审慎选择,平衡好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有些文化资源并不适合或不容易转化为产业,需要让不同特性的传统文化有更加多元的发展。
“文化是一群人长期共同生活后形成的共识。
”罗中展认为,对于藏族传统文化,应该做出更多的思考、尝试,以更大的力量使之做得越来越好。
(中国西藏网 记者/欧帆 王茜 姚浩然)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传承千年:藏式药泥面具的危机与新生故事
阅读下文 >> 援藏医生王丽: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5281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