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84年起开始实行建筑企业资质管理,33年来建筑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相应的资质管理制度也进行了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自2014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逐步对企业资质做“减法”。
近期,关于企业资质大规模被取消、合并的话题在业内引起热议。
先来看看那些资质被取消或者被合并?已经取消/拟取消的资质1、设计一体化资质已取消 2014年11月6日起,各省级及以下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停止受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等4个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首次申请、增项申请和升级申请。
2014年12月6日起,住房城乡建设部部停止受理上述资质申请。
企业已持有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证书继续有效。
2、园林绿化资质已取消 2017年4月13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的相关申请,园林资质正式取消。
3、物业管理二级以下资质已取消目前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二级及以下资质全部取消。
新办的物业管理公司只能从三级暂定开始申请资质,如果公司一年内顺利接到了项目,升级为三级资质,业绩满足资质升级条件后可以逐级升级,最高可升为一级资质。
拥有物业服务企业二级资质的公司现在可以立马升级为一级资质,然后就可以正常承接项目了。
4、招标代理资质已取消招标代理机构的最后一个法定资格被取消,这是毋容置疑的。
全面取消招标代理资格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标代理服务应当遵循市场规律,需要开放竞争。
5、承包资质取消和承包金额限制取消2014年11月6日取消土石方工程、混凝土预制构件、电梯安装工程、金属门窗工程、预应力工程、爆破与拆除工程、无损检测、体育场地设施工程等8项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资质逐步简化特技、一级资质标准,也逐步放开了承包金额限制。
6、劳务资质取消实行试点(时间未定)浙江、安徽、陕西3省取消劳务资质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全国取消的文件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基本全国的申办点都已经停止申办劳务资质了。
7、工程咨询资质拟取消 发改委前段时间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拟取消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资质认定后期会调整为社会组织对工程咨询单位开展行业自律性质的资信评价。
已合并的建筑资质1 、建筑防水工程和防腐保温工程合并为"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2、建筑智能化工程和电子工程合并为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3、港口装卸设备安装工程、通航设备安装工程和水上交通管制工程合并为港航设备安装及水上交管工程专业承包资质;4、高耸构筑物工程并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5、电信工程并入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6、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水工大坝工程、水工隧洞工程并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7、堤防工程并入河湖整治工程和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资质;8、火电设备安装工程并入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9、炉窑工程和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并入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10、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并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11、管道工程并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并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取消、合并资质为建筑业带来哪些影响?近年来,国家逐步对建筑业企业资质取消、合并引起了业内的激烈反应。
部分企业认为,原来的资质取消后应该尽快申请新的资质,比如部分园林绿化企业进而转向申请市政工程资质。
也有企业觉得少一些“鸡肋”资质能减少每年企业资质维护的成本。
资质取消后,各级住建部门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调整项目招标要求,对经营范围、人员要求、业绩要求进行了强化。
从某种程度上强调了投标企业在人员、业绩上的储备。
这一调整无疑对原先资质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于原先资质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来说,今后工作重点也将落在资金流管控、行业信用评分、企业内控管理等方面。
可见行业对于淡化企业资质的反应不一,对于企业资质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结语企业资质管理体系逐步简化弱化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是目前而言全部取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经过30年的运行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维系市场稳定的体系,国家不太可能立马推翻体系构建一个全新的体系,但退出历史的舞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是改革方向。
未来“轻资质”和“双轨”将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