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京郊五保老人敬老院,26名老人组成新的“家”

京郊五保老人敬老院,26名老人组成新的“家”

2023-02-11 来源:铝合金门窗责任编辑:断桥铝门窗 浏览数:5 门窗网

核心提示:福利中心小院在镇上安静的一角,院里长满紫的姜丝腊和黄的菊花。密云区十里堡镇十里堡村,村民刘长荣95岁,斜靠在床头、面向从窗户进来的阳光和微风,这个侧卧姿势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她是26名受托养的老人中,唯一一名女性,也是年龄最大的。面向全镇五保老人的十里堡镇社会福利中心,已经收纳了七个村庄的26名老人,他们大多一生未婚。10月4日,重阳节,老人们在小院花园里扎满气球,大声唱歌、大步跳舞。对比沉浸在节日气氛里的老人们,整个国庆节假日都在岗的院长李秀环和同事们,精神一点都不敢松弛。十里堡镇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和工

京郊五保老人敬老院,26名老人组成新的“家”

福利中心小院在镇上安静的一角,院里长满紫的姜丝腊和黄的菊花。
密云区十里堡镇十里堡村,村民刘长荣95岁,斜靠在床头、面向从窗户进来的阳光和微风,这个侧卧姿势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她是26名受托养的老人中,唯一一名女性,也是年龄最大的。
面向全镇五保老人的十里堡镇社会福利中心,已经收纳了七个村庄的26名老人,他们大多一生未婚。
10月4日,重阳节,老人们在小院花园里扎满气球,大声唱歌、大步跳舞。
对比沉浸在节日气氛里的老人们,整个国庆节假日都在岗的院长李秀环和同事们,精神一点都不敢松弛。
十里堡镇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和工作人员合影。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敬老院,单身老人们的家67岁的王桂生有听力障碍,喜欢坐在长廊转角处的房间里,拿着画笔伏在桌前画人物像。
电影里的主人公、身边的朋友,还有来看望他的陌生人,他都一一画在纸上。
画面里的人物多是半身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一摞一摞叠起来,竟有一百多张。
王桂生画的人物画。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他最常画的人物,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主人公王芳,戴军帽的、不戴军帽的、穿深绿军装的、穿淡绿军装的,画了十几张。
李秀环脸上很自豪,“我们敬老院全是村里的五保老人,想不到,他们还有许多爱好,有许多才艺。
”和王桂生年龄相仿的孙克红,每天午饭后一笔一画地练字。
敬老院管理人员仇跃国打开抽屉,拿出两厘米厚的笔记本,每一页纸正反面上都用钢笔写满了正楷字,“他喜欢马列著作,抄了厚厚三个笔记本了。
”孙克红在写字。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敬老院里的26名受托养老人中,有25名是男性。
他们大多一生未婚,也没子女。
对于他们来说,此处是唯一的家。
李秀环来敬老院工作了三年时间,她向记者描述她刚来敬老院的时候,对院里有才艺的老人深感意外,“很多人觉得,在农村的五保老人,应该完全需要经济援助。
他们大多一辈子没成家,没子女,也没稳定的工作。
但实际上,我发现,他们是有特长的,是有文化需求的。
”福利中心院长李秀环。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75岁的赵庭国来自十里堡镇清水潭村,他不像同村的赵庭林腿脚那么灵便。
赵庭林爱玩棋,他还对围棋的十三路棋盘做了规则调整。
“老人们怎么高兴,就怎么玩,他们棋盘,都是自己画的。
”李秀环说话的时候,赵庭林就冲着她笑。
爱下棋的赵庭林。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你看,老人们其实也爱唱歌、爱跳舞、爱下棋、爱画画。
一个普通人活在世上,除了吃喝以外,还有精神追求。
五保户老人也需要文化滋养,甚至他们也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艺术。
”李秀环告诉记者,敬老院经常会举办“唱歌比赛”“棋王争霸赛”“书画展示赛”之类的文艺活动,老人们会自发在花园里扎满五颜六色的气球。
不收费的敬老院,有完善的服务每天早晨六点半,护理员要对全体老人查房。
护理员李和芹记得,有次,她去给刘长荣清洁身体时,老人表情中流露出歉意,“我跟她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您别觉得不好意思什么的,您别那么想。
”李秀环介绍,作为公益性敬老院,十里堡镇社会福利中心是由十里堡政府投资兴办的,目前只接收本镇五保老人,老人入住敬老院后所有费用都是由政府负担,“当然,因为不是盈利的,所以工作人员薪酬不高,一些老人会心疼工作人员的辛苦。
”敬老院里的老人与护理员。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敬老院现有床位80张,是一所以托老、养老、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为受托养老人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陪同就医等服务。
护理员会根据季节、天气变化、老人身体素质、生活习惯等情况综合评估后,及时为老人增减衣服。
房间里有暖气、电风扇、电视,暖气要等到四月中旬才关。
李秀环介绍,敬老院内建有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设施,配有食堂、棋牌室、阅览室、康复室、书画室、电脑室、放映厅等服务设施,房间内配有电视、电扇、衣柜、座椅、紧急呼叫系统。
院里配备供老人洗浴用的24小时沐浴设施,每天24小时供应热水,服务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敬老院管理人员仇跃国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敬老院多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护理员每天除做好常规工作外,还要进行消毒、为老人测体温、疏解老人因疫情带来的烦躁情绪。
“这几年累计加起来,工作人员共留宿在敬老院的时间有200多天。
但我们怕老人有精神压力,就组织老人唱歌、下棋、看电影、跳健身操。
这几百天时间,大伙还都挺开心,一起度过了封控的日子。
”小天地里,为老人打开心结“我刚来这里的时候,那会儿54岁。
白天在敬老院里忙活一天回家,还能熬夜写点东西看看书。
现在,感觉精力不如以前了。
有几次,带老人去医院挂号、就诊、陪护后,睡一会儿觉,还是觉得累。
”2019年8月,在十里堡镇妇女联合会工作近20年的李秀环,接受组织任务去福利中心做院长,全面主持敬老院工作。
她一开始有些担心,“我这人不聪明,担心不能完成好组织的任务,也害怕照料不好五保老人。
”有护理员告诉记者,“有些老人喜怒无常,做事又很执拗。
我们是把老人当成亲人照料的,但有的老人可能非但不领情,还会恶语相加。
”从事妇女工作多年的李秀环觉得,对于有些偏执的老人,只能采取多聊天、多接触、多关心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人心也都是肉长的。
多和他谈心,他迟早会理解的,也总有一天,会明白你对他的好。
”“做老人的沟通工作,就得把道理掰开揉碎给他们讲。
我们院里有个老人,经常和其他老人还有护理员吵架。
后来我就经常和他聊天,鼓励他多交朋友,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他现在性子比以前好多了,心结也打开了,没那么爱发脾气了。
但有时候也会脾气发作,工作人员都很默契地等他发作完,再给他讲道理。
人这一辈子的脾气,没那么好改的,我们也能宽容他们的急躁。
”除了日常照料工作外,李秀环更多时候是去主动发现老人们的特长。
她发现姜明祥和郭长青爱唱歌,就鼓励他们参加院里举办的唱歌比赛;她看王桂生性格内向,喜欢在屋里画画,就找机会夸他画的好看,“得到夸奖后,老人会像孩子一样咧开嘴地乐。
”老人在敬老院里唱歌。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2020年1月22日,敬老院里去世了一位老人。
我早晨查房时,发现老人有些不舒服,及时拨打120送医院,从早晨8点陪同老人进行各项检查到夜里10点多做完手术,我和同事们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
经过几天的治疗,还是没有留住老人,但我们也尽力了。
”一位护理员在日志里写道。
李秀环说,对很多老人说,福利中心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个居住地,因此,工作人员会用心照顾好他们每一天,陪伴他们过好每个节日。
今年的国庆节假期,十里堡镇福利中心工作人员采取“两班倒”工作制。
但在10月4日重阳节这一天,全体工作人员都来了。
满院的菊花在冷风中盛开,小院里的团聚饭喜气洋洋。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王子诚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讨论鞭炮“禁放令”松绑,别忘了雾霾肆虐的日子
阅读下文 >> 铝合金型材门窗的知识(铝合金门窗百科)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5032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