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西安父子合力制作微缩“钟鼓楼”:用技艺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西安父子合力制作微缩“钟鼓楼”:用技艺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2023-02-11 来源:防盗门责任编辑:断桥铝门窗 浏览数:6 门窗网

核心提示:中新网西安6月16日电 (梅镱泷 李一璠)“制作古建筑微缩模型是将原始古建筑的细节和工艺保留下来,尽量重现历史建筑原有风貌,为后人留下历史‘记忆’。”西安古建微缩技艺人张欣向记者表示。今年48岁的张欣,从小受父亲影响,便对古建微缩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张欣介绍,其父亲是一名传统木匠,早年从事木工技艺,并以此维生。20世纪80年代,张欣父亲开始钻研古建微缩技艺,并通过查阅相关建筑类古籍,制作了些许古建筑微缩模型。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张欣也钻研起了古建微缩技艺。图为张欣介绍制作的明代“钟鼓楼”。 梅镱泷 摄“

西安父子合力制作微缩“钟鼓楼”:用技艺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中新网西安6月16日电 (梅镱泷 李一璠)“制作古建筑微缩模型是将原始古建筑的细节和工艺保留下来,尽量重现历史建筑原有风貌,为后人留下历史‘记忆’。
”西安古建微缩技艺人张欣向记者表示。
今年48岁的张欣,从小受父亲影响,便对古建微缩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张欣介绍,其父亲是一名传统木匠,早年从事木工技艺,并以此维生。
20世纪80年代,张欣父亲开始钻研古建微缩技艺,并通过查阅相关建筑类古籍,制作了些许古建筑微缩模型。
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张欣也钻研起了古建微缩技艺。
图为张欣介绍制作的明代“钟鼓楼”。
梅镱泷 摄“由于小时候耳濡目染,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门技艺,一开始从漆木工操作等手工学起,然后学习古建筑知识以及绘制图纸。
”张欣说,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便开始尝试做一些小件古建微缩作品,一步步成长起来,然后和父亲一起合作做各种大型作品以及群组作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留存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它们也成为了张欣和其父亲创作的“对象”。
据了解,父子俩依据《清式营造则例》测绘了西安钟鼓楼图纸,并按1比60的比例制作了微缩版明代“钟鼓楼”。
记者看到,微缩版明代“钟鼓楼”以木质结构为主,上面门窗、圆柱、斗拱等细节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明代‘钟鼓楼’微缩模型,是我和父亲两人共同制作完成的,总共花了一年多时间。
‘钟鼓楼’两件作品共有一万多个配件,以榫卯工艺组合而成。
”张欣说,整个作品最难的地方就是屋面,它只有薄薄一毫米,而且是整块木料手工开具制作,所以技术难度较大。
图为张欣和其父亲一起制作的明代“钟鼓楼”。
梅镱泷 摄制作一件精美的古建筑微缩模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考究”,更考验的是其深厚的技艺“功底”。
张欣表示,“方寸间”的手上功夫必须过硬,恰当的力度结合专注的态度,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近年来,张欣和父亲先后创作了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建筑群”微缩模型,明代“钟鼓楼”微缩模型,清代“六角亭”及“四角亭”等微缩模型作品。
其中部分作品走进了当地博物馆展台,供世人参观。
一座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缩影”,更是融合了古人的智慧与美学,作为古建微缩技艺人,张欣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古建文化。
张欣说,接下来会继续钻研中国古建微缩技艺,制作更多精美作品,向世人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完)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政策扶持叠加机构力挺,“工业母机”成为最强风口,附概念股汇总
阅读下文 >> 西安怀旧复古小店(美式复古淘宝店推荐)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4807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