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悠久,古建星罗棋布。
古建上往往悬挂、雕刻匾额,漂亮的书法,雅致的词语,使庙宇、宫殿、楼阁等建筑庄重堂皇而富有文化底蕴。
解卫国 摄运城鼓楼位于老东街和解放南路交叉口的运城鼓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由河东巡盐御史房寰主持兴建。
鼓楼与向西距离不足五百米的钟楼,是运城元明清时期标志性建筑。
鼓楼与钟楼遥相呼应,晨钟暮鼓,为古老河东盐商巨贾,平民百姓守望了几百年。
遗憾的是,两楼于1947年解放运城时毁于战火。
钟楼踪迹全无,鼓楼仅存基座砖砌门洞一眼,基座上荒草丛生,给人以凋凉沧桑之感。
城市日新月异发展,鼓楼旧貌换新颜。
2015年,政府花巨资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复了鼓楼,并进行了立体亮化。
每到晚上,楼层间的花灯齐明,把飞檐斗拱的楼阁勾勒得美轮美奂。
配套的鼓楼小广场,游人如织,歌舞升平。
特别是鼓楼基座和楼体四周各有题词和匾额一块,彰显了鼓楼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与古老盐池的血脉情结。
基座东西南北四个门洞上方题词分别是:东:“放晓”,意为拂晓一轮朝阳从盐池升起。
西:“留晖”,意为夕阳西下时盐池余晖晚照。
这四个字是形容盐池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的自然风光。
南:“聚宝”,意为盐池是一个聚宝盆。
北:“迎渠”,意为怀念,欢迎隋代河东督水监姚暹为了保护盐池而修建的姚暹渠。
这四个字,说明盐池是个天然聚宝盆以及对盐池排(注)水起重要作用的姚暹渠的怀念。
楼体四周各有一块蓝底金色颜体字牌匾,分别是东:“东逾周宋”,意为往东可到达东周陪都的洛阳,宋都开封。
西:“西入秦陇”,意为往西可到达陕西甘肃一带。
南:“南达樊邓”,樊指襄樊,邓指河南邓州,意为往南可到达湖北、河南一带。
北:“北极燕代”,燕指河北、北京一带,代指山西忻州、大同一带。
意为往北可到达河北、山西北部地区。
简言之,四块牌匾指的是可通四面八方。
什么东西可通四面八方呢?当然是盐运。
元明朝代,运城盐业非常发达,可销往河东四方,是当代财政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