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城是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西南50公里的一个开发区,谈到双城狗肉,很多人垂涎欲滴。
近些年,除了狗肉之外,一家做窗户的企业也成为了这个区域的另一个地标,熟悉的人知道这个企业的名字叫森鹰。
在森鹰总部大门外会看到一个高耸的擎天柱路牌,上面写着—世界最大被动式工厂。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啥叫被动式?为什么做窗户的搞这么大工厂?被动式窗户是啥意思?当然,这个牌子明显是给外行人看的。
外行人知道这个企业的规模很牛,是最大的就可以。
因为内行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工厂的面积,代表不了品牌、渠道、营销等方面的实力。
毕竟谈到门窗企业,坐落在河北高碑店的奥润顺达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上应该都是行业的NO.1,那个外国老头的形象在很多脑海里极为深刻。
但坦诚的讲,森鹰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品牌,浸淫行业多年也有着自己的傲骨和成就。
铝包木窗细分市场的NO.1,最大的被动式工厂,对品质的精益求精,这已然具备了成为一个顶级品牌的基础。
更为难得的是,创始人边书平先生是东北区域为数不多的有着大工匠精神和情怀的企业家。
多年来森鹰在铝包木窗领域也在他的领导下完成了细分市场的创新、破局、领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但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客观说,森鹰离门窗领域的顶级品牌尚有一段距离。
甚至未来隐患重重,危机四伏。
首先,名不副实。
先说下森鹰自身。
从外界感受来看,企业对品牌的关注远远落后于对品质、渠道的重视。
森鹰的产品品质确实已经达到国际一线水平,这一点在知乎上有着非常不错的群众口碑。
但是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森鹰的海报,你会觉得这可能是一个5线村镇工厂的企业文化展示物料。
看完这个内容,我知道了,原来在森鹰工作,我的奋斗、我的付出就是“活该”! 可能木窗真的很静音,但这个大学肄业生的PPT水准也能出镜,让人无语。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会有很多让你感到惊诧的平面创意,设计技惊四座,文案惊为天人,联袂上演让你痛哭无泪、啼笑皆非的片段。
除了海报之外,如果有幸去一些家居卖场,看到森鹰的门店,恐怕也难与产品价格建立起关联。
你会觉得,这个感觉的门店我不敢花这么贵的钱来购买产品。
毕竟,森鹰的品质不错,但价格也是出了名的贵。
虽然说,贵的一定好,但是在一个强调场景体验,强调消费者感受营造的时代,这样的门店氛围实在是让人无法提起兴趣。
记得此前,森鹰曾提过一个slogan叫“大宅之选”。
但仅凭这门店的风格和气质,我深深觉得森鹰的领导们对“大宅”这个词可能有什么误解。
关于大宅—这个店面事实上应该是一道考验人想象空间的测试题。
关于大宅—这个店面事实上应该是一道考验人想象空间的测试题。
试问,这样的店面如何能让我信服把我的大宅子交给你,你是不是对我的大宅有意见!当然,即便重新改造个门头,装修个店面,也不会解决核心问题。
因为店面只是表象,外在而已。
内核才是关键。
其次,工匠思维的天花板。
边书平先生的大工匠精神成就了森鹰的品质,但一定程度上也对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天花板。
在所有企业里,老板效应不可避免,东北尤甚。
边书平先生对品质、对产品、对品控、对原料的精益求精让人钦佩,但边先生可能忘记了,没有人对你的型号感兴趣、没有人对你的产品技术感兴趣。
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的使用感受,是给生活品质带来的直接改变。
而不是加载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技术显得这个东西很有气质。
就像一个人,大家对名字的记忆的牢固度一定是基于这个人身上独特的气质和某些让人难以忘却的点。
这些内容让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共鸣感和亲切感。
同理,森鹰也是如此。
偏安一隅,坐享着铝包木窗细分市场的NO.1地位,不免会让人有些发飘。
但是市场不会给你托大的机会。
随着全屋定制的潮流趋势兴起以及很多门窗企业的多元化营销打法,创新化品牌体验通路的构建,对消费人群年轻化的及时应对之策的落地,如果森鹰不及时调整节奏和状态,不尽兴彻底的革命,森鹰当前表现出的传统思维、僵化观念、迟缓动作一定将在这一波产业升级浪潮中让企业与领军者渐行渐远。
第三、好高骛远,错失发展契机; IPO就是个美丽但不切实际的梦,但这一点却可能成为边书平先生人生里最难忘的痛。
2014年,森鹰成功登陆新三板。
在那一年,新三板在民营企业眼中就是IPO前的那道龙门,来到门前,只要准备好,惊险的一跃就能带来天翻地覆的转变。
但森鹰的步子似乎有点迈大了,扯到了自己。
2017年,在新三板积累了3年的时间后,森鹰做起了IPO的梦。
但梦境和现实确实有很大的出离。
在2017年森鹰的财报中所披露出,森鹰在经销商构成等几个重要版块出现了极大的硬伤。
这个可能很多人会说,请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森鹰在使用收入确认方式、大量个人经销商客户、坏账计提偏低、毛利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恶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最终阻断了企业的上市之路。
其中,仅仅是大量的客户都是以个人名义成为经销商,而不是设立公司来做经销商,这件事情本来就缺少商业逻辑,即便这是行业规律,但也会导致监管层怀疑公司收入真实性和内控是否有效。
当然,上述的问题可能未必是最关键的。
此前的一桩国家领导干部的受贿案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根据目前网上查询到的信息,2014年原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受贿案中,牵出了IPO未过审的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鹰窗业),经法院审理查明,李耀新收受森鹰窗业董事长边书100万元贿赂的事实成立。
(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