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买二手房做婚房卧室窗户却被一块大牌子遮挡求助相关部门却得到“拆了会影响街道美观”的答复作风建设在行动——大力开展“六项治理”,加快打造“五个中心”。
4月26日9时30分,区纪委书记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举办第十场,硚口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邹春燕携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接受访谈并在线答问。
硚口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邹春燕。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访谈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围墙设大门废旧招牌挡住居民窗户部门称“拆了影响美观” 区城管局局长致歉:将依法拆除今年3月,网民胡女士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去年,她在简易社区外贸小区13门2楼购买了一套二手房。
装修房屋时,她发现次卧的外墙上有一块大牌子遮挡窗户,房间光线和通风都受影响,还导致窗下积水。
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窗下一个平台上遗留着乱七八糟的杂物,经常散发出恶臭,由于牌子的存在,难以清理。
外贸小区二楼有一块白色废旧招牌挡住窗口。
孙笑天 摄胡女士说,这是他们的第一套房子,算是婚房,次卧是准备给孩子住的。
胡女士反映问题,硚房集团回复:胡女士未购房前,此处招牌的位置及大小就是这个样子,前期相关部门曾做过美化处理,未变更尺寸大小及其位置。
若此时拆除招牌,立面会留下大的窟窿,严重影响街道美观。
“这个回复完全没有顾及住在房子里的居民的居住体验。
”对此回复,胡女士很气愤。
4月25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外贸小区外看到,胡女士家位于临街楼栋,一楼是商铺,二楼则有一块白色金属牌子遮挡了两个卧室的窗户,而其他单元则无此情况。
外贸小区二楼有一块白色废旧招牌挡住窗口。
孙笑天 摄小区老住户介绍,该处原本是一家餐厅的大招牌,后来该餐厅停业,商铺转租,招牌就没用了。
前几年,相关部门对小区外立面整治,拆走了招牌油布,挂招牌的铁架子和牌子则遗留下来。
在胡女士家中,记者看到招牌距离次卧窗户约半米左右,光线只能通过牌子上的圆形小孔照进房间,让整个次卧显得有些昏暗。
牌子下的平台上杂物垃圾堆积,散发着异味。
直播访谈现场,主持人提问:如何评价硚房集团的回复?这个牌子到底该不该拆?“我首先要向胡女士说声‘对不起’。
”直播现场,硚口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严栓表示,这个牌子竖在居民家窗前,肯定会遮光,挡风。
“直播结束后,我们立即去现场调查,依法依规把它拆除,同时协调将墙面还原,还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违建雨棚堵塞通道,反映8年仍未拆 一百多米路修了两年未完工 小区楼顶漏水6年无法根治 ...... 直播现场还分析了这几个庸懒散慢乱浮问题违建雨棚堵塞通道,反映8年仍未拆 硚口区城管局:尽快拿出整改方案网民王先生家住硚口区宝康路1号41栋。
据其介绍,楼前本来是个小院子,不知何时起,院子中间修起一栋平房。
慢慢的,平房四周又延伸出多个雨棚,占据了小院大部分空间,小汽车通过都很困难。
王先生担心,违建占据行车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都难以进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宝康路1号41栋楼前违建。
孙笑天 摄“大家从七八年前就投诉过,至今都没什么变化。
”王先生说,不少居民意识到此问题,曾多次向社区、城管等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如今,违建的雨棚内经常堆满了旧纸箱、旧衣物等。
去年下半年,王先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此问题,宝丰街回复表示:下一步,将会对其进行整改。
王先生表示“不满意”,宝丰街又回复“下一步将会整改”。
“下一步?下一步是什么时候,至今已有半年多,没有任何改变。
”硚口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严栓说,驻街中队对违建事实认定了,投诉这么久,仍没解决。
“我们将去现场勘查,尽快拿出整改方案。
”小区架空层上百辆电动车充电引担忧区纪委:立即现场调查 直播活动中,网友在直播间留言反映,自己家住硚口区越秀星汇云锦小区,小区的架空层成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布满充电插座,经常停放着三四百辆电动车,上百辆电动车同时充电,一旦发生充电起火事故,隐患很大。
该网友表示,这件事引发不少业主的担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解决。
直播间现场,硚口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章铁军表示,涉及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也接到过不少相应投诉。
“直播结束以后,我们会与街道、消防一起,联合社区、物业到相关点位进行排查,如确实存在消防安全问题,对居民生活造成恶劣影响,我们会督促物业以及业委会,及时进行整改。
”一百多米路修了两年未完工 硚口区纪委:存在“慢”和“浮” 近期,多名网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硚口区广电兰亭荣荟一期二期之间的建荣路,短短100多米,修了两年多,至今仍未完全建成。
据网民介绍,这条路是开发商建设小区时修建好的道路,因其属于非市政道路,秩序不佳,逢雨必淹,业主们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建议改造为市政道路。
2019年4月,此路开始封闭施工,并命名为建荣路。
当时公布的完工日期是2019年8月,到了8月,又推迟到当年12月。
完工时间一推再推。
去年6月,相关部门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回复称,道路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但是各类配套设施尚未完工,时至今日,该路段仍未施划交通标线,安装红绿灯,马路成了停车场。
硚口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章铁军。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硚口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章铁军表示,这是“慢”的问题,施工承诺的日期一直拖延,去年要建的配套设施一直到现在都没搞成。
工程施工单位在推进中,决策程序和计划方面没有紧迫感,因为配套设置缺位,肯定会影响群众出行。
没有从群众角度思考工作,没有实地调研拿出可行的计划,这是“浮”。
“访谈后,将进一步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加强督办。
如果有相关单位在工作上、作风上的问题,我们一定严肃追责。
”他说。
小区“海绵工程”改造漏水最严重的楼栋被漏了 长丰街:前期调研“懒”,后期处理“慢”去年以来,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天顺北社区的居民多次反映天顺北社区“海绵工程”改造计划存在遗漏的问题。
天顺北社区六、七、九组团“海绵工程”改造项目于2020年9月启动,由于六组团604、七组团702单元门前路面下方没有下水管网,前期相关部门在做项目清单时,没有将其纳入改造范围。
去年11月,居民向社区反映后,街道和社区调查发现,这两个单元门前路面有多处坑洼,逢雨必淹。
经沟通,施工方承诺第一期完工后,就对这两处进行改造。
第一期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并没有如期施工,社区多次联系施工方,施工方说要等第二期开始。
今年3月,施工单位更换,经街道、项目主管方和施工方多次协商,目前,七组团702单元已经开始改造施工,六组团604单元因地下无管网等原因,仍然没有被纳入改造计划。
长丰街党工委书记徐启平。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长丰街党工委书记徐启平说,上述问题暴露出街道、社区干部存在“懒”“慢”“浮”问题。
规划改造项目时,哪些地方需要改,“懒”得去了解,没有及时跟相关部门反映,造成既成事实后,引起群众不满才开始介入。
小区积水严重造成居民出行困难长期存在,却没有及时掌握,工作“浮”在表面,不深入。
解决问题过程中,文来文去,一拖再拖,不能有效及时催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做事“慢”半拍。
徐启平表示,针对六组团604单元仍未纳入改造计划的情况,街道还将持续跟进,力争5月底前改造完成。
小区楼顶漏水6年无法根治 硚口区房管局:将督促跟踪办理 直播现场,有网友留言反映,硚口区润和花园小区,整个小区外墙、楼顶存在漏水问题多年,居民多处反馈投诉至今无法解决。
该网友称,他是该小区14栋顶楼业主,从2015年至今,家中漏水严重无法居住,只能借住在外,5年不能回家。
此前,业委会和物业曾动用维修基金维修,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
向房管部门求助,也没看到房管部门给出解决方案。
该网友表示,雨季将至,希望相关部门尽到自己的职责,让其能早日回家。
硚口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吉广心。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硚口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吉广心说,楼顶漏水修复问题存在难度,但确实关乎民生。
“我们会督促物业企业做好跟踪办理,将漏水点位修好。
”整治庸懒散慢乱浮问题硚口区这样做 直播访谈开始,硚口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邹春燕介绍了硚口区开展“六项治理”工作的做法。
邹春燕介绍,今年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硚口区启动了“六项治理”工作,在全市规定的“三个阶段”基础上,增加“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思想大讨论”这一环节并贯穿始终,其目的是压实主体责任,将压力传导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
采取市区作风联查、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特邀监察员一线督查、企业座谈会倒查等方式,发现问题160余个,下达整改督办函30余份,问责处理125人。
目前,硚口区“六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在全市率先实行营业执照智能审批,个体工商注册登记实现“秒批秒办”;今年一季度总投资518.9亿元的14个重大项目在全市率先集中开工;截至4月上旬,完成拆除违法建设11万方,率先完成张毕湖、竹叶海等水体治理,启动老旧小区改造50个,12个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完成50%,汉江湾生态谷绿道建设完成30%。
出品:长江网 记者:杨荣峰 孙笑天 编辑:罗田甜 校对: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