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的“保温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夏天,室外炎热,热气从室外传递到室内,人们通过开空调来降温;冬天室外寒冷,室内聚集的热气偷偷的溜走,人们又通过开暖气来提供额外的热量。
有什么应对措施可以减少夏天室外热量的侵入和冬天室内热量的流失呢?这一点可以依靠门窗和墙体的【保温性能】来实现。
说到门窗的保温性能,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验直观演示:利用低温的干冰来模拟寒冷的天气,将其放在门窗断面的一侧,观察另一侧的变化。
我们看到保温性能良好的门窗,即便室外侧都结冰了,室内侧仍然温暖如春。
当然,门窗的保温性能不能只是用“冰块”来衡量,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可靠的”数字来判断门窗的保温性能,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K值】,即门窗传热系数。
什么是K值?如何通过K值看门窗保温性能的好坏?K值在国标GB/T 8484里有明确的定义,表示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外门窗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关于K值有一个计算公式:K=1/(1/Aw+δ/λ+1/An)W/(m2·℃)。
其实K值说穿了就是“冬天热量跑出室外的速度,或者夏天热量侵入室内的速度”越快,则你家空调越费电,门窗的性能差,速度越慢,则反之。
我们国家目前有一本国标GB/T 8484专门来给门窗的K值做了一个分级:国家目前最高等级10级的K值是小于1.1,最低的1级的K值是大于等于5.0↓↓同时,还规定了怎么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去测量每个门窗的K值↓↓其实我们只要记得:想要知道门窗保温性能的好坏,只要看数值的高低即可:K值的数字越高,性能越差!随着节能要求越来越严,每个地区所需要实现的K值也经历了数次的变迁。
一张图给大家总结一下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门窗保温性能的要求。
*由于保温性能要求涉及很多要素,这里只说明代表性内容到底怎么才能实现门窗的优良保温性能呢?简单来说就是三点:热量的传递包括热辐射、热传导和气体对流传热。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
首先,说一下热辐射。
例如灯泡的辐射!再比如太阳辐射!再来说一下热传导,热量从热端传到冷端!比如金属的热传导!最后说一下对流传热。
比如煮饺子,水开啦!门窗要把室内外的热量隔绝开来的方式就是要把“传导”、“对流”、“辐射”这三个热量传递的通路给堵死。
因此,门窗的保温设计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来“见招拆招”的:1、在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里,金属是最容易进行热传导的,塑料和玻璃纤维是不容易进行热传导的。
要“拒绝传导”就是要把金属做成的门窗,用塑料材料给他隔开来,我们把它称为“断桥”。
2、门窗需要开启和关闭,自然总是存在各种缝隙,就会产生“对流”了。
采用优质的密封胶条,是对付“对流”的有效办法。
3、“辐射”无形无声悄然入室,而且太阳辐射的热量无处不在,难以防御,但辐射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会被反射。
我们就要利用这个特点,在玻璃上下功夫,把“辐射”都反射掉,从而“拒绝辐射”。
K值对于门窗的意义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