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初,《巢时代》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甘肃诗人于贵峰写喜鹊的一首诗,名字叫《喜鹊报喜诗》,全诗如下:喜鹊是报喜的。
今晨的寒气中有一只。
喜鹊在我的头顶上叫了至少有三次。
我回头看见它确实在一棵黑黢黢的槐树枝上。
我回头看它时它还在叫着。
“会有喜事。
”我自语。
我对自己说:在喜鹊的叫声中,我的一天开始了。
我看见的这只喜鹊是黑的,不是花的。
黑喜鹊,或是花喜鹊,都是报喜的喜鹊。
我乐于这样:在喜鹊的叫声中,我的一天有了方向。
喜鹊报喜尤其这最后两句,我特别喜欢。
正如流泉所解读的那样,顺着作者自然的细腻的对喜鹊的描述,喜鹊身上所寄寓的“美好”就在我们的心间一点一点明晰起来。
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美好,我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这里,喜鹊带给我们的是生活之安宁和快乐,是人生之希望。
是啊,喜鹊是报喜鸟,这让我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小时候,一听到喜鹊叫,就很开心。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了新春联。
虽然下了雪,可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鞭炮声中,孩子们穿了新衣服在院子里玩,突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喜鹊,落在屋顶或树梢上“喳喳、喳喳”地叫。
母亲听到就会立马奔出门,对我们说:“今天家里要来亲戚了。
”果然,舅舅或者姨姨姨妈就会带着孩子们来我家做客。
直到现在,一听到喜鹊叫,平淡的心情就会被一下子刷新,感到浑身愉悦。
后来,听老人们讲,民间传说中每年的七夕节,人间所有的喜鹊都会飞上天河,搭起一座“鹊桥”,让分离在银河两边的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
也就是《淮南子》所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传说吧。
到了那一天,那些适龄青年多会被媒人安排彼此见面,因而“鹊桥相会”也就成为男女情缘的比喻。
喜鹊的确是我们的一个好邻居。
在临水河畔的村庄,喜鹊一年四季与我们相伴,它的歌声从清晨到傍晚,都可听到,清新悦耳,富有节奏,从不拖沓。
喜鹊比起麻雀或其他鸟来,也更受人们的欢迎。
走在冬日的田野,当你看到或远或近的白杨树上结着的几个喜鹊窝,就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透过那星罗棋布的喜鹊窝,我们看到了喜鹊的勤劳、朴实和努力建设美丽家园的那份执着,更看到了喜鹊那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喜鹊,给了人们以太多的启迪和深深的思考。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习俗中,早已把把喜鹊看作是一种吉祥好鸟。
旧时,人们就把喜鹊与桂元、元宝并列,视为“喜报三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婚礼简单,谁家娶亲,都喜欢用 “喜鹊登枝头”的大红剪纸来打扮新房,贴在窗户上,箱子上,五斗橱上。
不过那时候以为喜鹊登枝,登的是白杨树枝,现在才知道,其实那是多指梅枝。
“喜鹊登梅”很早就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我们后来在画张、挂历上也见过。
另外,也有一个成语,叫“鹊桑高枝”,是说喜鹊不随便落在一般的树枝上,要落在桑树上,而且要落在最高处。
如果你想让喜鹊落到你的家,你就必须先培养出桑树,而且是生长茂盛的桑树。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寓意,也就是说,要想收获,得先付出。
其实,在北方,喜鹊筑巢多数还是在很朴素的杨树或柳树上,因为这里最多的就是白杨树和柳树,条件所限,喜鹊也是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