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丁汀购买的明明是高价的品牌产品,到手的却是廉价的、非原厂生产的产品。
近日,武汉市民李先生就有此遭遇。
10月31日,极目新闻记者介入协调后,李先生和商家达成和解。
2022年7月16日,李先生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某商场的一家门窗专卖店订购了一套产品,包括门窗及阳光房在内,合同金额11500元。
至10月中旬完工时,李先生发现新安装的门窗上,并没有品牌LOGO,他怀疑专卖店提供的产品并非是原厂生产的正品,于是致电该品牌客服热线询问。
客服人员回复称,可通过窗户玻璃上的3C编码等信息查询真伪。
李先生遂将玻璃的3C编码拍摄下照片,发送给客服。
客服核对后明确告诉他,他所购买的产品均不是该品牌原厂产品,建议他与门店沟通。
产品上的3C编码自己花了更高的价格,买到的却是低价的产品。
李先生感觉自己被骗了,当即联系专卖店询问情况。
10月28日,李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提供了自己与门店沟通的录音。
录音中,一位自称是该门店负责人的男性称,确实有一部分产品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给李先生的,“玻璃和窗户是本地材料。
这方面我们确实有失误。
”但他同时也强调,产品的质量和安装工艺都是李先生事先认可的,只是价格有差别,可退还差价。
但李先生却坚持认为,该门店涉嫌欺诈,要求对方按照“退一赔三”进行赔偿。
双方诉求差距过大,李先生只好向极目新闻投诉。
通过李先生提供的《产品购货合同书》显示,李先生订购了门窗、阳光房、玻璃、排水槽等,合计11500元,李先生已支付了8000元定金。
李先生与客服人员的对话记录10月31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该商场相关负责人。
据其介绍,该品牌一套门窗的市场价格至少要2万元,“他只花费了一半的价格,怎么可能买得到该品牌的门窗?”然而李先生则认为,门店在向他推荐时,口口声声承诺是该品牌产品,且《产品购货合同书》上也有该品牌的LOGO。
“品牌产品与门店提供的产品价格相差几倍,如果我没有主动询问客服,他们还会打着品牌的旗号以假乱真。
”当日下午,商场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经协调,该门窗专卖店表示会按照实际支付金额8000元给予李先生三倍赔偿,商场也将对该门店的行为给予处罚。
该负责人还提醒,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商场购买装修材料或家具时,最好选择商场内统一设置的收银台缴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