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三峡好风光·三峡制造|万州:亮出“三板斧”提高“含绿量”

三峡好风光·三峡制造|万州:亮出“三板斧”提高“含绿量”

2023-02-10 来源:断桥铝门窗责任编辑:门窗之家 浏览数:7 门窗网

核心提示:万州城区航拍为提高企业“含绿量”,万州经开区一化工企业下血本,投资15.4亿元实施煤气化节能改造,不仅让年产能提高了50%,每年还节省原料煤约6.6万吨。6.6万吨原料煤是什么概念?就这家企业而言,煤耗下降了13.6%,节省7920万元成本。在节能降碳上换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相当于植树3.6万棵。这是万州致力提升工业“含绿量”上的样本之一。当前,为提高工业发展的“含绿量”,万州亮出“三板斧”助推工业升级,做强“三峡制造”绿色工业。万州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乔乾麟表示,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

三峡好风光·三峡制造|万州:亮出“三板斧”提高“含绿量”

万州城区航拍为提高企业“含绿量”,万州经开区一化工企业下血本,投资15.4亿元实施煤气化节能改造,不仅让年产能提高了50%,每年还节省原料煤约6.6万吨。
6.6万吨原料煤是什么概念?就这家企业而言,煤耗下降了13.6%,节省7920万元成本。
在节能降碳上换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相当于植树3.6万棵。
这是万州致力提升工业“含绿量”上的样本之一。
当前,为提高工业发展的“含绿量”,万州亮出“三板斧”助推工业升级,做强“三峡制造”绿色工业。
万州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乔乾麟表示,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围绕智能循环型工业发展路径,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工业体系。
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绿色园区1个,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
三峡纺织调整产品结构,远销海外市场做减法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万州提出的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目标中,首当其冲的是“一区”,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上动刀,铁腕淘汰落后产能,下定决心做“减法”。
乔乾麟说,为让一江碧水向东流,万州坚守长江干支流岸线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1公里范围红线”,严把产业准入关,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长江沿线落后产能“清零”。
在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曾矗立着年产值约2亿元的国有企业三阳化工,距离长江边不足百米。
2018 年8 月,三阳化工开始搬迁,并着手对厂区土壤修复治理。
现在,阔别了曾经机器轰鸣的生产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草青树绿。
据统计,万州先后解除无效低效项目投资协议7个,促成三阳化工、沪江人造板、九棱化工等6家大型化工企业先后关停并转。
同时,为严控污染和耗能,一批水泥、电镀、造纸企业被关停。
目前,万州已无钢铁、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等污染产业。
两年前,一再生纸板企业有意落户万州经开区,总投资近3亿元、每年可创千万元税收。
然而,考虑到企业投产后每天要产生3吨污水,万州相关职能部门对其“一票否决”,放弃了这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投资。
据统计,万州重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9.9%,20余家企业燃煤锅炉完成煤改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
施耐德全力打造绿色智能化生化产线做加法提高新项目绿色门槛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财政收入的“主渠道”。
在淘汰落后企业铁腕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善于对新项目做“加法”。
对要新上的工业项目,万州在其“含绿量”上严格把关,就连全区工业的“一号工程”,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
九龙万博特铝新材料项目,已在9月底完成点火试车。
目前,项目正正挂图作战抢进度、打表推进装设备,预计11月底项目将正式投产。
项目总投资75亿元,发挥重庆博赛集团铝土矿资源和氧化铝生产技术优势,预计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建成有望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
截至目前,这是万州区继神华万州电厂外,招商落地的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是其推动工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项目建成达产之后,预计年营销收入约110亿元,上缴各种税费约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可拉动万州区及周边地区的电力、物流、包装、矿业、新材料、化工以及三产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目前,这个工业“一号工程”已被纳入全市首批碳排放试点项目。
与以往的项目上马相比,项目环评中新增加与碳排放相关的约束性条件。
“首次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对其碳排放进行核算,分析减排潜力,提出管控措施。
”乔乾麟说。
在项目环评通过后,万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加强施工现场检查,督促企业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确保碳减排履约协议落实到位。
“按照碳排放试点项目的要求,要求其严格选用先进的环保设施设备。
”乔乾麟表示,努力建成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工厂,打造绿色循环低碳型企业。
据分析,把碳排放指标纳入环评后,原先高碳排放的产业,发展就会受到控制,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对具体项目而言,有利于推动企业进一步优化原料和能源利用,提升工艺水平,采取控制碳排放的措施。
繁忙的长安跨越生产线强赋能打造绿色智造赋能中心在万州经开区的湘渝盐化公司,主要生产的合成氨是纯碱的重要材料。
为降本增效,企业投资15.4亿进行节能技术升级。
改造竣工投运后,企业合成氨年产能将由20万吨提高到30万吨。
届时,湘渝盐化合成氨煤耗将下降13.6%,每年可节约原料煤66000吨,将大幅降低废弃物排放量。
湘渝盐化的节能样本,靠的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赋能,是以提升企业的“含新量”提高发展的“含绿量”。
绿色样本不止这一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的金龙铜管,通过实施一批技改项目,将年能耗节省高达15%—20%,水资源节约达30%;施耐德(重庆)电工有限公司绿色制造坚持高起点,通过持续的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数年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乔乾麟说,万州明确发展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和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已促成长安跨越、施耐德、金龙精密铜管等30余家企业实施绿色智能化改造,已建成市级智能工厂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4个。
目前,为向企业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赋能,万州与两江新区正在共同打造绿色智造赋能中心,向世界500强施耐德电气公司借力,打造集“赋能、创新、交付”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绿色智造赋能中心落户万州经开区五桥园,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面积约7000平方米,首批将有50家企业纳入绿色能效管理和精益数字化转型。
目前,一期已建成1400平方米展厅,拟通过精益管理、能效监测、数字化系统建设等举措,为金龙铜管等10家企业提供节能环保改造和先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其中,金龙铜管实施三项节能环保改造及绿色回收项目,每年可节约电量约900万度,节约中水约3.2万吨。
“通过以绿色低碳智能化样板工厂为标杆,逐步让全区实现‘工厂能耗降低10%、生产效益增加10%’的赋能目标。
”乔乾麟说。
根据规划,未来2-3年内,万州绿色智造赋能中心将为300家企业赋能,3-5年内覆盖万达开、万开云及周边区县,力争打造成万州建设三峡库区创新高地的动力源。
加紧生产金龙铜管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摄影 通讯员 冉孟军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2.61亿股股份“莫名”遭冻结 嘉寓集团何以背“锅”?
阅读下文 >> 重庆迎来节后招聘高峰 一线操作工需求大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3404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