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有害蓝光伤眼不可逆,京东方柔性低蓝光技术突破

有害蓝光伤眼不可逆,京东方柔性低蓝光技术突破

2023-02-10 来源:断桥铝门窗责任编辑:门窗之家 浏览数:6 门窗网

核心提示:手机作为生活娱乐的交互终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中心,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根据App Annie发布的《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移动设备使用量为3.8万亿小时,创历史新高。随着使用手机的时长增加,用眼健康逐渐得到广泛关注。近日,关于“睡前玩手机”的讨论频上热搜,如何更健康地使用手机,也成了“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朋克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微博热搜#研究发现睡前玩手机伤眼又折寿#微博热议话题#关灯玩手机真的很伤眼#根据《华西医生》刘娅利眼科主任科普,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容易诱发

有害蓝光伤眼不可逆,京东方柔性OLED低蓝光技术突破

手机作为生活娱乐的交互终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中心,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根据App Annie发布的《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移动设备使用量为3.8万亿小时,创历史新高。
随着使用手机的时长增加,用眼健康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近日,关于“睡前玩手机”的讨论频上热搜,如何更健康地使用手机,也成了“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朋克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博热搜#研究发现睡前玩手机伤眼又折寿#微博热议话题#关灯玩手机真的很伤眼#根据《华西医生》刘娅利眼科主任科普,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容易诱发干眼,视力疲劳。
此外,对于青少年来说,经常使用电子产品还容易造成近视加深。
在黑暗条件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蓝光,对眼睛的感官刺激性会更强,损伤也就更大。
400nm~440nm以内的短波有害蓝光可以直接穿透眼睛的角膜和晶体,到达黄斑,从而造成黄斑的变性,给眼睛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短波蓝光对人眼产生伤害,这与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有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一定时间,就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此外,尽量避免在黑暗中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挑选智能手机时,可以选择有害蓝光低的手机屏幕。
图源《华西医生》京东方柔性OLED低蓝光技术达到行业领先,通过迁移OLED光谱的有害蓝光峰值位置减轻蓝的危害,限制蓝光的有害范围,使得415- 455nm 的光与 400-500nm 的光的比值小于 50%,有效减少有害蓝光,大幅降低屏幕产生的有害蓝光占比至6.3%的水平,占比低于业界参考水平,有效降低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为健康护眼提供更好柔性OLED屏物理防护。
京东方低蓝光创新技术,通过迁移OLED光谱的有害蓝光峰值位置减轻蓝的危害目前京东方柔性OLED屏幕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SGS等权威组织低蓝光认证,低蓝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头部终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的高质量屏幕体验,随时随地为用眼健康护航。
京东方柔性OLED屏幕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SGS等权威组织低蓝光认证京东方始终致力于将更好的屏幕护眼技术应用于终端设备,除了低蓝光技术,京东方业界首创高频PWM调光技术在护眼方面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在暗光环境下,手机光源接近于照明状态,手机频闪产生的危害可参考IEEE给出的照明模式标准,在低风险影响人体健康的PWM调光闪动频率至少应该在1250 Hz以上。
目前柔性OLED屏幕普遍达到240Hz水平,普遍的高频PWM调光靠频率的动态切换来调节屏幕亮度,在暗光环境下,屏幕闪动可能会被人眼的视觉细胞感知,刺激眼部肌肉运动,导致长时间使用手机产生眼部不适。
京东方超高频PWM调光技术,最高可达2160Hz高频PWM 调光,在暗光环境下可最大程度降低屏幕频闪对眼睛的潜在危害。
搭载京东方屏幕的荣耀Magic4系列手机,业界首创实现LTPO屏幕上1920Hz超高频PWM调光模式,在高质量显示的同时,兼顾低功耗和健康护眼。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一直将绿色健康作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重要标准。
从研发、技术储备到产品应用,京东方推动消费电子屏幕健康护眼升级,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柔性OLED护眼屏。
爱护眼睛人人有责,现代人工作生活期间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屏幕用眼健康应防微杜渐。
在升级京东方柔性OLED屏幕护眼物理防护的同时,也要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尽量避免在黑暗中看手机,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南昌尚锦府均价元装修费用在哪?蓝光地产被指使用劣质材料(南昌尚锦府怎么样)
阅读下文 >> 铝合金门窗安装方法的施工工艺(铝合金门窗的安装施工方法是怎么样的)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3351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