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菲特门窗属于什么档次 湖北宜昌:一景区花20多万元立碑刻赋,皆因激扬文字可传千秋](http://www.menchuang.net/aiimg/湖北宜昌:一景区花20多万元立.png)
猇亭古战场一角怪奇公社(刘洪进)湖北宜昌消息:赋,最早见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屈原的"骚赋",是其典型代表。
这是一种用诗化语言写物状景的文体,要求所写事物表述得爽朗而通畅,因此,写作难度较大。
如今,有一位叫姜祚正的老先生,为湖北宜昌市猇亭古战场写了一篇赋——《猇亭古战场赋》,文字诗化,字字珠玑,句势对仗,叙事简约,贯通古今,廖廖数语,便把发生在宜昌的决定朝代兴替的九次大战,写得明明白白,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2020年10月14日,一批网络大V来到《猇亭古战场赋》内容所在地,刚巧,赋作者姜祚正也来到了这里,当年他写的赋,已被景区雕刻在大理石上,成为一道风景。
楚塞楼姜祚正现年87岁,是著名的奇趣诗人,指书家,其趣诗和指书作品流传世界数个国家或地区。
《猇亭古战场赋》完成于2014年,全文共638个字。
创作完成后,姜祚正将赋用指书写成书法,交给了景区。
这篇可流传千秋的文字,让景区爱不释手,为将这篇赋留给更多人观看,景区共投资20多万元,将赋刻成碑文,立于景区大门正中。
这篇赋,不仅成为一道风景,更是一个无声的导游词。
猇亭古战场赋刻碑现将姜祚正创作的《猇亭古战场赋》分享给大家,让读者真切感受一个地方时代的变迁。
姜祚正(右二)在古战场 黄彪摄猇亭古战场赋(作者:姜祚正)群山隐迹,众水夺门。
关雄名奇,亭古楼新。
扼鄂渝咽喉,据南北要津。
金戈铁马,当年鏖战之地;明山秀水,今日观光之村。
景色丽,骚客吟:“从来楚国游”,“挥翰宿春天”,李白、杜甫之句;“荆门烟雾开”,“翠壁虎牙石”,陈子昂,司马光之音;“北客随南贾”,苏东坡目睹商旅广;“梦中船下虎牙滩”,欧阳修身临溪水滨。
姜祚正与茶艺师合影关隘险,战火频:白起焚城,楚国社稷倾颓;岑彭断桥,公孙帝业沉沦。
刘备七十万人马,亭前毁于一旦;陆逊七百里烈火,汉末奠定三分。
王浚江中拔铁锥,收金陵之王气;樊猛城里斩萧纪,扫益州之乌云。
勇谋兼备,北周城中退敌;水陆并进,隋师东下收陈。
肖铣败走虎牙,岂无弃甲残片?三桂久困夷陵,留有筑垒土墩。
漫天烽火,遍地惨闻。
战已开而无饮无食,地已冻而无衣无衾。
刀剑已卷犹令砍杀,夜幕已降尚不鸣金。
死者坡前暴尸,伤者草丛呻吟。
江面血腥,鱼鳖闻之改道;山前尸垒,鸟兽见之惊魂!独夫称王称霸,将军受奖受勋。
其所欲者得财得地,美其名曰为国为民,不义之战难数,正义之师难寻!姜祚正在碑刻前留影是以关雄则战多,战多则士苦;行便则赋多,赋多则民贫。
故耕者不患地之瘠而患赋之重;行者不虑山之阻而虑兵之侵;饥者不怨年之荒而怨政之暴,老者不祁己之寿而祁子之存。
因之黎庶期,苍生盼:天升太平日,战争远去;地拒黩武者,和平无垠。
游客在赋碑前参观今花间蝶舞,林中鸟吟。
清波拍锦鳞之背,彩亭披祥云之襟。
游客欢声笑语,老人说古道今。
文化墙中,诗词书画佳作耀眼;观景亭上,春夏秋冬景色宜人。
猇亭楼边,已非刀光剑影;虎牙滩上,却是云淡风轻。
滚木垒石,移进奇石展馆;长矛短剑,陈列古玩艺林。
昔日厮杀场上,红男绿女载歌载舞,不分肤色种族;当年战马嘶处,青瓦白墙建楼建馆,展出美玉奇珍。
大江依然东去,巨轮千里而波平浪静;青山依旧不老,鲜花四季而桂馥兰馨。
猇亭,古之战场,腥风血雨,今之景区,丽日祥云。
猇亭,古之来者,来者不善;今之来者,来者皆宾!(图片由刘洪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