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的高川乡,寒风凌冽,远处的山顶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
走进高川乡新桥村三组的胡官全家中,82岁的老人表情凝重,他至今也不相信:那个联系帮扶自己的干部何庭超已溘然辞世。
他口中多次念叨:“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老人口中的何庭超,是绵阳市安州区防震减灾局局长,也是对口联系帮扶“插花式”非贫困村——高川乡新桥村的帮扶责任人。
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88人,2018年的脱贫任务是23户,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12月10日,何廷超和副局长高炯、高川乡新桥村第一书记(防震减灾局干部)雷春一行3人,一上班就赶往50公里以外的高川乡新桥村。
车行到安州区秀水镇龙桥路段,何庭超感到胸口疼痛,便让驾车的雷春停车,他自己则在路边静静的站了一会儿。
强忍着胸痛的他,已经觉得没有精力在赶到山上赴“脱贫”之约,便要求同行的两位同事先离开,自己赶班车返回安州就医。
两位同事见他疼痛厉害,不放心何庭超一人返回城区,便掉头行驶往安州方向驶去。
“一路上,我看他忍得很痛苦,豆粒大的冷汗从额头浸出来,但他还是忍着不哼出一声来。
”雷春表情凝重的、声音低沉的说到。
10点40分左右,雷春等人将何庭超送到安州区中医院,因提前通知了同事及家属去医院等候,何庭超一到医院,就被采取了紧急输氧等措施,并一进步询问病情,进行检查;当何庭超到病房后,医生正在进行心电图监测时,他留下了一句“这时候,我好像不痛了”,便于5-6秒后失去意识,双眼翻白,脸色由红变紫。
医生当即为其进行了抢救,当天13时10分,何庭超因心源性猝死殉职。
嘘寒问暖,联系户家的好“儿子”11日,胡官全还清晰地记得何庭超来家里的情形。
“他一来,就坐在这条板凳上跟我拉家常,问我小儿子最近有没有跟我联系?”胡官全声音哽咽了。
原本,他同自己的小儿子和孙子在一起生活,近几年,小儿子和孙子外出打工,从未主动和老人联系,老人就成了事实上的“孤寡老人”。
自2017年,何庭超联系帮扶胡官全后,家里渐渐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来了,就同我商量我爸爸养老的事情”,胡官全的大儿子胡清明娓娓道来。
“他给我做思想工作,他说既然你弟弟不在家,那就应该由你来照顾你父亲;还是把你爸爸接过来跟你一起住吧”。
于是,胡清明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把老人接到了自己身边。
何庭超在说服胡清明返乡照顾老人之后,又先后4次自掏腰包共计1600余元帮助其购买种苗等生产资料,并帮助胡清明买了60多只鸡苗和几百余斤玉米。
胡清明讲到:“他拉着手对我说,你爸爸就交给你好好照顾了,现在没外出务工,总得有点副业来保障一家人零用吧”。
谈话间,胡清明把记者一行带到鸡圈,声音哽咽的说:“你看嘛,给我买的鸡苗,都开始生蛋了”,他边说边从地上拾起一枚鸡蛋。
胡官全老人落寞的坐在板凳上,指着家里的一条过道说:“何局长,比我的小儿子对我还亲切,我还记他每次来,站在过道拉着我手聊家常的情形”。
老人神情黯然的说:“他再也不会来了”。
念兹唯兹,联系帮扶村的“致富带头人”11日,走进高川乡新桥村村委会,门框上还挂着喜庆的红布条。
新安装的体育器械在一旁孤零零的立着。
这个已正式可办公使用的新村委会,却没能等来最牵挂“它”的人。
高川乡新桥村,在5.12地震后,村委会因受损而重建。
2012年“7.9”洪灾,山洪将村委会一洗而空、夷为平地。
新桥村村委会的村组干部们,只能四处借落脚之地办公;村民一个电话,提个包包、拿上公章就出门了,从此新桥村的村干部也有个了称号:“包包干部”。
当防震减灾局联系新桥村后,帮助新桥村修一个像样的村委会成了何庭超的最大心愿。
四处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政府资金和项目帮扶,确定了新的村委会选址。
终于,在他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一座崭新的新桥村委会建好了。
何庭超原本计划10日到新桥村委会看看,没想到这一次他将永远“失信”了。
冷冷的风吹过高川乡的河滩地,40—50公分高的花椒苗正迎风摇曳。
“这片40余亩河滩地,是何局长带领从村委会取土、改良后,种下花椒的”。
新桥村支部书记龙顺光说到。
新桥村,是一个没有集体经济的“空壳村”,何庭超来了以后,一方面四处奔走帮忙呼吁建村委会,累计帮助该村争取项目资金近60万元;另一方面通过联系了安州区大鑫丰青花椒种植合作社,多次上山取土调研,在该村发展青花椒种植。
河滩地,原本贫瘠,不适宜花椒生长;在村委会建设过程中,挖掘的泥土又无处堆放。
何庭超想到一个好办法:用村委会挖掘的废土改良河滩地,然后种上青花椒,这青花椒便成了村里的唯一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