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国内几乎所有文旅企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22年堪称大疫三年中最为艰难的一年,疫情冲击导致国内旅游景气指数直线下坠,行业亏损形势持续恶化。
以资金压力为核心,在目前资本化率尚低的文旅产业,如何找钱输血坚持到黎明到来,成为摆在每一家文旅企业面前的首要考验。
据闻旅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上交所共披露了53只文旅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合计拟发行金额共计714.2亿元。
根据Wind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年仅有31家文旅类城投发债,累计发债440.76亿元,2020年的发债金额为333.11亿元。
由此可以感知,2022年持续焦灼的防疫形势给国内文旅产业造成的冲击加剧,激发出地方文旅集团更为紧迫的融资补血需求。
从省份来看,江苏以10只债券项目通过审核的战绩位居全国各省市榜首,浙江、江西则分别以6、5只位居2、3名,而包括东三省、华北的河北/天津、中部的湖北/河南、西北的内蒙古/新疆等在内,超过半数的省市“颗粒无收”,这也与国内文旅上市公司的省域分布保持某种相对一致性。
汇总债券项目金额,作为各地文旅集团的第一梯队,包括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公航旅)、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文旅投集团)、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旅发集团)、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旅集团)、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旅投)在内,5大省级文旅集团获审批通过的债券项目合计203.35亿元。
地级市文旅集团以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德镇陶文旅)、遵义交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遵义交旅投)、福州古厝集团有限公司、镇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洋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区县级文旅集团则包括湖州南浔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句容市茅山湖康体养生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德清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桐庐芦茨慢生活体验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
论2022年拟发行金额排位,甘肃公航旅以90亿元“傲视群雄”,山西文旅投集团与景德镇陶文旅则以60亿、50亿元分列第二、三位;若汇总疫情3年上交所审批通过的债券项目发行总额,甘肃公航旅、景德镇陶文旅、山西文旅投、遵义交旅投和青岛市即墨区城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190亿元、104.82亿元、82亿元和72亿元和44亿元分列前5名。
聚焦甘肃公航旅,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注册资本高达1000亿元,为甘肃省国资委全资控股,负责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事业的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和培育开发。
根据企查查信息,截至2022年6月末,甘肃公航旅总资产增至7031.19亿,总负债为4589.36亿,资产负债率为65.27%;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甘肃公航旅营业收入分别为1454.49亿、1636.52亿元和656.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4%、12.52%和-20.81%;净利润分别为7610.80万元、2.84亿和2.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29%、273.15%和27069.70%。
作为甘肃省最重要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与运营主体,通行费业务占到了甘肃公航旅毛利润的”半壁江山”,2022年1~3月,该项业务毛利润为15.40亿元,占总毛利润达63.68%;具体到旗下旅游服务业务,根据《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投入运营景点项目包括张掖丹霞、黄河三峡、山丹马场、贵清山、遮阳焉支山等共计12个,在建的旅游景点项目共7个,计划总投资157.59亿元,累计已投资77.76亿元,尚需投资79.83亿元。
2021年,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甘肃公航旅景区接待游客为210.20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123.5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0.47亿元。
山西文旅投集团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册资本50亿元,由山西省国资委旗下的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控股,业务布局涵盖景区运营、酒店管理、智慧旅游、康养产业、综合能源、海外园区、产融结合、资产管理”八个板块,根据企查查信息,截至2022年6月末,山西文旅投集团总资产增至629.67亿,总负债增至437.02亿,资产负债率为69.40%;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山西文旅投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45.64亿、153.72亿和65.09亿,同比分别增长-12.74%、5.55%和—22.64%;净利润分别为-4172.87万、-2981.52万和-1249.46万,同比分别增长-172.59%、28.55%和22.04%;尽管名为文旅投,但根据跟踪报告,山西文旅投集团的主要收入来自“贸易业务”,实际是以煤炭、钢材、有色金属为主的大宗商贸业务,收入占比84.57%。
旗下文化旅游业务主要包括景区运营、文化创意、酒店管理和智慧旅游。
景区运营业务包括山西省内的乔家大院景区(2021年8月收购)、娘子关景区、王莽岭景区等景区项目,以及《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委托管理)、《再回相府》、《太行山上》等旅游演艺项目;文化创意业务主要包括“山西文旅年卡”和文创商品的销售;酒店管理业务主要整合了多家省直机关经营酒店,托管了太原凯宾斯基饭店,均为城市商务酒店,故在本报告中不计入旅游收入。
至于山西文旅投上述几项文旅业务的运营成绩,数据显示,2021年集团纯旅游收入为4.86亿元,其中景区运营收入3.78亿元,文化创意收入0.47亿元,智慧旅游收入0.61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3.16%。
景德镇陶文旅成立于1991年8月,注册资本为22.99亿元,由景德镇国资委控股,公司以陶瓷制造、文化旅游、品质教育、商业地产、乡村振兴五大产业为发展方向。
根据企查查信息,截至2022年6月末,景德镇陶文旅总资产增至961.87亿元,总负债增至567.24亿,资产负债率增至58.97%;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景德镇陶文旅营业收入分别为38.90亿、55.34亿和34.70亿,同比分别增长42.33%、42.26%和6.97%;净利润分别为2.96亿、3.19亿和1.62亿,同比分别增长22.82%、7.77%和32.79%;与前述两家省级文旅集团主营业务“名不副实”类似,景德镇陶文旅的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商品销售和物流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此4项业务收入合计占比超90%,而酒店住宿及餐饮业务营收占比极低,该业务由二级子公司陶邑酒店的分公司景德镇陶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陶溪川酒店分公司(以下简称“陶溪川酒店”)负责,收入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