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是建筑的“呼吸”系统,是建筑节能的“心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门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从过去仅注重门窗的安全性、密封性、装饰性、隔音性等功能,发展到今天,不仅要保证密封性和隔音效果满足使用要求,还要满足美观性。
门窗的发展是从传统结构到现在各种技术相结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现代系统门窗应该注意什么。
(图片来源:老木工鲁班官网,侵删)
一、在选择门窗时,要选择质量好的材质,特别是密封胶和玻璃胶。
密封胶质量差,不仅影响美观,还会造成脱落,对安全造成隐患。玻璃胶,可以增强玻璃的稳定性及密封性。因此,在选择玻璃胶时必须选择质量好的玻璃胶。
特别是对于门窗的玻璃胶,必须选择质量高、环保等级高的产品。此外,门窗密封胶的价格较高,因此也应该适当考虑预算。如果预算不高或者预算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密封胶和玻璃漆。
二、玻璃胶要均匀分布、无气泡,能粘贴牢固,在空气中能自行固化。
密封胶条应与窗框表面贴合,并应安装牢固,无脱落。密封胶条在使用前应当用水润湿、清洗。胶条安装后应当按要求涂上保护剂或油漆,如有脱落现象应该及时修复,以保证窗户的气密、水密和隔音性能。
胶条在安装时应将门窗框压紧再安装,保证门框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当安装门框时,应注意对接缝处、转角处等位置的密封胶处理。开启扇和窗或窗扇与边框接触的部位应涂抹耐候型密封胶。密封胶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需要使用,有无异味、黏度是否合适。
三、门窗密封效果、防水性能好不好、是否容易渗水、保温性能好不好等情况与玻璃的结构形式有关。
目前市场上玻璃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单片的浮法玻璃,另一种是多联片组合玻璃。浮法是在玻璃片上粘贴保护膜再切割成小块,将其中一个单独作为密封面;
多联片是在两层浮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胶膜再切割,这样使得两层之间有一定的密封胶和密封材料,从而保证密封性。
单片浮法的缺点有:1、容易受撞击破碎;2、容易造成玻璃飞溅和渗水等现象。
浮法玻璃一般为中空夹胶玻璃的二次结构,即玻璃中间夹了一条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的短夹层,从而增加了中空夹胶的厚度及隔热性能。
多联片玻璃具有:隔热效果好、隔音性优异、不易破损等特点。但缺点也很明显:结构复杂,易造成碎片飞溅和二次破碎等现象;其次,多联片玻璃中间夹了一层胶膜或胶条,容易导致胶膜或胶条被雨水冲刷掉,从而影响其密封性;最后就是夹胶玻璃受外界影响易变形。
四、窗框内装角码应加锁,防止窗户外翻造成的意外事故。
高层建筑,因窗框内安装角码(限位),窗扇关闭时,容易造成窗户外翻。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法规规范门窗角码的安装。
国外有相关规定在门窗和墙体接缝处要安装角码锁,防止角码意外脱落。在此特别提醒:目前国内的规范要求必须是安装后才能锁住,否则在以后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
目前我们采用的安全窗(系统窗)产品均为可开启式(开启扇为3扇/分钟、12扇/分钟),可以保证门窗关闭时不会发生意外情况。
安全窗是指可开启窗或有可封闭窗或有可开闭门的窗型组合。当采用了不可开启性的系统门窗时,可以考虑设置可开启窗扇,以保证门窗关闭时不会发生意外情况。
五、对玻璃与铝合金框结合面和密封条的结合面要处理干净,用细砂纸将金属表面打磨光滑。
并在结合面上涂抹密封胶;对门窗框的连接,用专用胶水粘接,且不能有明显的缝隙;对铝合金门窗用的密封胶和胶粘剂要仔细检查,应无明显杂质及裂纹、异味,如有不符合要求者立即更换。
密封胶与密封材料连接处应涂抹均匀;密封胶条与门窗框接缝处应粘贴严密、不漏胶,如有漏胶处要先将胶条取出再进行处理。对门窗框的五金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五金配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六、窗户开启时必须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正常开合,防止人员坠落事故。
开启范围: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分为外开、内倒,窗户开启时必须有一个安全的保护措施及开关操作范围。
外平开窗内倾:开启至水平状态(不能用手扶墙),关闭时必须先将门窗立角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再拉紧密封条。
内倾窗开启至垂直状态(不能用手扶墙),关闭时可以在水平位置上再固定一个安全的保护角。
外斜窗开启方式:垂直方向需要有两个开孔,可以将窗扇打开到60°~90°并固定;
内倒窗开启方式:向内倾倒或向外倾斜45°~90°并固定住窗扇。
以上就是系统门窗应该注意的细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好的产品就是这样来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七、在对窗子进行固定处理时,注意窗的垂直和水平方向是否安装合理;
固定件连接是否牢固,窗扇是否与墙体固定,防止窗扇脱落,破坏墙体。如发现窗扇与窗框有缝隙或脱落现象时要及时进行修复。
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铝合金门窗进行定期检查,看看玻璃胶条的密封效果如何;如发现密封条老化或损坏现象要及时更换;在进行五金件维修时应注意其密封性能及耐久性。如发现密封胶条已老化脱落的迹象要及时更换。
(文章来源:老木工鲁班官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