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也是我国判断事物价值的衡量标准。
因此,人民币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无可撼动的。
有一句段子说:“我不是人民币,不能保证人人都喜欢我。
”虽然是在开玩笑调侃,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人民币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
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我国的人民币,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面值一百元的“百元大钞”。
虽然现如今电子支付,越来越发达,很多人身上,也不再带现金出门,但是纸币依然在很多时候,是具有十足效力的。
最为经典的场面,应该就是过年的时候,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的时候。
作为中国人民的传统项目,年前去银行提出几千现金,给孩子们包大红包,是一家人过年必备的快乐。
还有的时候,我们经过一些收费站、高速站点的时候,也会有“只收现金”的规定出现,因此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们,也会事先备好足额的纸币。
不过,熟悉纸币的朋友们都会知道,人民币的纸质,和一般的纸张不同。
因为流通性较大的缘故,在防皱、防磨损、防潮等方面,纸币必须“做足功课”。
那么人民币的材质,究竟包含哪些呢?生产一张纸币,究竟需要经历多少复杂的流程?它的成本又是多少呢?生产一张人民币,需经历哪些流程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跟身边天天买买买的“土豪”朋友们开玩笑,调侃道:天天这么花钱,你们家是印钱的吧?但是事实上,印钱这个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首先,由于人民币特殊的流通性和交易功能,导致制造它的纸质,注定不能与一般的纸张相同。
人民币必须十分耐用、耐磨,还要同时具备防潮、防伪等功能。
因此,制造人民币使用的,也完全不是普通的纸。
不仅在选材方面十分讲究,制造的工艺也十分复杂严苛。
因此,对应的成本,自然要比普通的纸贵出很多。
人民币制造的过程中,第1步当然就是选材。
伴随着我国的目前流通的货币,更新到第五代,人民币的材料,也在一步一步地经历着更新和升级。
人民币的主要材质,由棉花和纸浆混合而成。
其中95%是棉花,而另外的5%,则是纸浆以及其他化学原料共同混合填充。
而比较高科技的一点,便是在纸张制造的过程中,人民币的水印,其实就已经被“打”在了上面。
因此,大家看到人民币上的水印,其实并不是印上去的,而是通过纤维密度排序深浅,来实现的图案。
这也是保证人民币“防伪功能”的一大印记。
而后,在经历印胶、上色、凹印、凸印、剪裁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之后,人民币最终被装箱送入国库,才算是完成了一整套的印刷流程。
而在成本方面,虽然我国从未正式公布过,但是依据“美联储”公布的2021年最新“美元制造成本”,我们也可以根据相应的尺寸,推测出我国一张人民币的制造成本。
面额100元的大钞,制造成本大约在1-1.2元左右;50元、20元纸币的成本,应该都为0.9-1元之间;而1元纸币因为尺寸小、防伪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仅为0.2-0.3元左右。
当然,我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只考虑了原材料,却没有计算设计、人工、科研技术等方面的支出。
事实上,我国的纸币印刷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
我国先进的印钞技术通常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运行的货币钞票,都是由自己国家统一印刷制造的。
大家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使是再贫穷落后的国家,也具有独立印刷货币的能力。
但事实上,将印刷货币的工作交给别国完成,是现如今的国际市场中,十分普遍的现象。
而我国,作为一个成熟的制造业发展大国,在印刷防伪方面的各项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不少国家,防伪技术,更是我国印刷的一大特色。
越南是第一个与我国在货币印刷方面,进行合作的国家。
在越南发行的货币中,1957年、1965年、1968年这三个年份的钞票,都是中国帮着进行印制的。
而从1963年到1992年,阿尔巴尼亚的多达10种面值的钞票,也都是由我国帮忙印刷的。
可以说,我国的钞票印刷技术,早已名声在外,比一众“中国制造”的手工业产品,更早地走向了世界市场。
如此复杂高端的纸币印刷技术,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防伪的需要。
那么如果是普通人想要“复制”人民币,可以具备制造“假币”的能力吗?奇葩男子造假币,反而亏本2000在四川省广安地区,一位奇葩男子印假币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2020年初,因为受疫情影响,广安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男子失去了工作,居家待业。
焦虑之下,他看到网上的“造假币教程”,不由得心动了起来。
于是他从网上花钱,购买了整套的印刷机器和教程,在自己的出租房内开始了假币制造。
男子异常的举动自然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怀疑,于是没过多久,警方就上门一举捣毁了这个拙劣的“窝点”,并没收了全部的造假工具和成品假币。
但是,据警方透露,这名男子做出的6000余张20元假币和1000多张1元假币,其实都与真实的人民币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根本就达不到流通市面,以假乱真的程度。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将购买原材料和租房花费的成本计算一下,制造出的假币数额,居然还不如成本高,甚至反而亏了2000多块钱。
因此,人民币如此复杂的制造流程,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挑战的。
想想也是,国家级别的工艺水准,又怎么能被普通人,在一个小作坊内就轻易模仿。
再加上如今法治社会如此完善严格,奉劝各位还是努力工作,不要动这些歪心思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