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电器:发挥渠道优势 业绩反弹超预期 事件: 10月28日晚,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0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22.95%;扣非归母净利润5.06万元,同比增长23.07%。
点评:Q3收入和利润增速超预期,利润率提升。
2020Q3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13%和22.9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1.63%,2020年前三季累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三季报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7.05%、20.33%,同比和环比均改善上扬,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稳中有升;主要原因是上游地产销售端改善,商品房销售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带动公司工程和电商渠道销售回升,第三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电商渠道占比提升,另外上游原材料采购价格下滑带来成本减少。
上游带动厨电销售回升,线上增速较快。
产业在线显示,抽油烟机销量从2020年7月转正,7-9月分别同比增长0.7%、4.7%、11.9%,市场销量逐月改善;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油烟机7月、8月、9月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7.52%、18.83%、19.84%,线下销售额分别同比-7.74%、-11.85%、-5.23%,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行业销售转暖,上游地产数据:2020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房企到位资金等多个指标累计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反弹,整体市场发展向好,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5%,2020Q4地产销售或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拉动未来家电需求,根据奥维云网(AVC)地产大数据显示,2020年1-8月,商品住宅精装修楼盘开盘项目1857个,同比-20.8%;市场规模158.1万套,同比-25.0%,但公司工程渠道依然保持高增速显示公司在工程渠道占有率在继续提升。
另外公司在线上渠道也维持较快增长,奥维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油烟机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5%,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作为厨电龙头在周期底部反弹幅度强于竞争对手,通过线上渠道补足低线市场短板,工程渠道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1.89元、2.05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16倍。
风险提示。
原材料上涨、精装市场回暖不及预期、利润率下滑风险、海外渠道下滑风险。
中国平安(601318):基本面逐步触底 业绩反转可期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三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30.41 亿元,同比-20.5%,对应EPS 为5.83 元/股;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7096.69 亿元,较年初+5.4%,对应BVPS 为38.82 元/股,新业务价值428.4亿元,同比-27.1%,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20.5%,营运利润同比+4.5%,经营业绩表现稳健。
公司2020 年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30.4 亿元,同比-20.5%(中报同比-29.7%),预计主要系三季度权益景气,投资端回暖导致业绩增速降幅缩窄。
投资端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5%,同比-0.4pct,较二季度环比改善+0.4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0.8pct,较二季度环比改善+0.8pct。
受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灵活适度、保持正常区间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强劲修复的支撑,前三季度国内市场利率先下行后上升至年初水平。
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率受香港股票市场下跌、市场利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有所承压,但公司在高效的资产配置体系下有望恢复投资收益率。
若剔除投资波动(+0.19 亿)及折现率变动影响(-56.9 亿元),公司营运利润同比+4.5%,整体经营稳健。
寿险:疫情影响下,新业务价值率有所下滑,人力质&量有望触底反弹:2020Q1~3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691.13 亿元,同比减少24.9%;新业务价值428.4 亿,同比-27.1%,其中Q3 单季度新业务价值118.13 亿,较二季度环比-19.0%,具体来看:1)新单保费负增长缺口明显收窄:2020 年实现用于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1201.52 亿元,同比-1.7%,其中三季度首年保费356.04 亿元,同比+17%,较二季度环比+0.69%,新单保费负增长缺口收窄;2)疫情影响下,新业务价值率有所下滑:2020Q1~3 年首年保费口径的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12.4pct 至35.7%,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高价值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较大冲击;3)代理人规模下滑,人均新业务价值降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逐步恢复,但线下大型业务举办仍然受限,线下客户拜访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代理人规模较年初下滑10.2%至105 万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显著降低13.3%至4.09 万元/年,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升级线上学习管理平台,将科技与人员培训深度结合,赋能代理人队伍发展。
财险:保费收入增长11.5%,综合成本率优于同业:2020Q1~3 年公司财险实现归母净利润110.03 亿元,同比-31.4%,财险营运利润110.55 亿元,同比-22.4%,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194.90 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车险收入1470.72 亿元,同比增长6.0%。
承保端盈利下降,三季度财险实现承保归母净利110.03 亿,同比-31.4%,综合成本率同比+2.9pct至99.1%,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证保险业务短期赔付上涨,一方面车险综合改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行业负债端自开门红后有望V 型反转,随利率企稳回升,行业面临趋势性改善,我们认为公司经历短期阵痛后有望迎来明显拐点,其产品结构和渠道价值为行业最优秀代表之一,中期变化趋势可能最为显著。
预计公司2020 年、2021 年NBV 增速分别约为-21.9%、5.1%,目前A 股、H 股估值分别为1.06、0.92 倍2020PEV,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保障型产品后续销售不及预期;2)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影响投资端;3)权益市场波动;4)管理层机制变革的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600030):审慎原则大幅计提减值 业务保持稳健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19.95 亿元,同比增长28.13%;归母净利润126.61 亿元,同比增加20.32%,对应EPS 为0.99 元/股;归母净资产1797.46 亿元,对应BVPS 为13.90 元/股。
投资要点各项业务稳健,审慎原则大幅计提减值,2020 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3%:1)公司2020Q1~3 实现营收同比+28.13%至42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0.3%至126.6 亿元,其中Q3 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8.38%至37.35 亿元,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稳健发展。
2)2020Q1-3,公司继续采取稳健的投资风格,自营业务收入同比+36.4%至158.8 亿元,占营收比重37.8%,其中投资收益同比+24.4%至154.5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28%至4549 亿元,Q3 单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盈转亏,由20 年6 月末的37.57 亿元减少至20 年9 月末的7.43 亿元,我们预计公司采取多种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从而平滑投资收益,未来在多元投资策略下收益率将稳健提升。
3)公司前三季度大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0.3 亿元,同比大幅+593%,主要系公司出于审慎原则,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融出资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2019 同期减少24.72%至442.9 亿元,预计随疫情影响逐步出清,经济形势逐步改善减值影响也将逐步减小。
市场交易活跃,投行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资管保持稳健。
1)2020Q1~3 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回暖,股基日均成交额同比+57.4%至9159 亿元,第3 季度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同比+120.5%至11087 亿元;2020 年9 月末市场两融余额较年初+43.6%,较上半年末+26.5%至14723 亿元,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49.7%至85.4 亿元,预计随公司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机构客户占比将持续提升。
2)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50.7%至44.9 亿元,主要系定增规模同比+49%,公司作为财务顾问增发规模同比+211.2%。
债券承销金额同比+28%至8820 亿元。
此外,截至2020 年10 月29 日,公司科创板储备项目数量(已剔除终止及中止项目)达53 家,市占率11.4%(排名第1),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背景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加速,中信作为券商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资本市场建设和直接融资发展。
3)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31.6%至53.9 亿元,主要系基金市场行情下公司基金管理业务增长迅速,基金管理规模同比+36%至12481 亿元(预计华夏基金贡献较大增量)。
资管新规去通道大背景下,公司持续优化结构转型主动管理,预计业绩仍将稳健增长。
业务版图扩张,政策利好下龙头将强者恒强。
1)公司基于拓展业务布局的战略考虑,通过发行股份全资收购广州证券,并将其变更为中信证券华南,可望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
目前公司已实现全国31 个省市区的营业网点全覆盖。
2)2020 年4 月1 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对外开放将再上新台阶。
公司将继续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投行,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未来有望进一步通过兼并收购扩大公司规模及影响力以对抗国际投行的竞争。
3)2020 年以来政策持续推进,再融资新规落地、新证券法和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等均为券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头部券商对市场的理解能力、定价能力、承销能力明显优于中小券商,中信作为当之无愧的龙头券商专业能力突出,有望抓住机遇强者恒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2020 年三季报出于审慎考虑大幅计提减值,在此背景下仍保持了其龙头的一贯稳健。
随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叠加监管驱动打造航母级券商导向+再融资新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政策宽松,长期看好其券商龙头前景。
预计20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3 亿元、203.6 亿元,A 股目前估值约2.08 倍2020PB,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2)股市波动冲击自营投资收益。
顾家家居:Q3内销表现亮眼 零售改革成效显着 事件:公司公布2020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45 亿元,同比增长9.90%;实现归母净利润10.10 亿元,同比增长10.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0 亿元,同比增长24.89%。
Q3 实现营业收入36.83 亿元,同比增长33.23%;实现归母净利润4.34 亿元,同比增加21.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0 亿元,同比增长58.60%(剔除恒大分红后,扣非增速约37%)。
Q3 内外销齐发力。
①收入端看,Q3 单季度营收同比回升显著,分拆来看,预计内销同比增长40%以上,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消退,终端客流恢复,另一方面则凸显了公司内销零售变革的成效(终端品类融合、信息系统搭建等);预计Q3 外销同比增长20%以上,较上半年亦有显著回升,主要得益于美国地产市场在疫情后景气持续向上。
②从盈利端看,Q3 毛利率同比增加0.30pct 至34.37%,整体保持平稳。
Q3 期间费用率增加0.4pct 至23.1%,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1%/-1.3%/-0.1%/+1.7%至18.1%/ 2.7%/ 0.8%/ 1.4%。
③其他财务指标:公司Q3 合同负债15.58 亿元,较二季度增加4.79 亿元,后续有望逐步转化收入提升业绩。
Q3 单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8.23 亿元同比增长12.9%,现金流表现持续向好。
零售变革成效显著,内销有望持续发力。
今年虽然疫情对零售业务有所冲击,但公司得益于前期坚定推动的终端零售改革,产品领域聚焦全屋空间产品系列打造,功能沙发全面转型现代风格,渠道方面开发“顾家生活馆”,管理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零售端长期竞争壁垒。
此外,软体行业竞争格局良好,亦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估值: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 年EPS 为2.16/2.61/ 3.13 元,对应PE 为32.64/ 26.96/ 22.50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地产调控超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上汽集团:投资收益增长明显 业绩超预期 事件要点:2020Q1-Q3 累计营业总收入4986.62 亿元,同比-14.81%,归母净利润166.48 亿元,同比-19.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1.85 亿元,同比-19.30%。
2020Q3 营业总收入2149.21 亿元,同比+2.81%,归母净利润82.54 亿元,同比+17.43%,扣非归母净利润80.09 亿元,同比+26.71%。
下游需求复苏带动Q3 自主/通用批发转正,营收进一步增加因疫情后各地政府刺激政策+车企促销政策,Q3 下游需求进一步回暖,上汽集团(600104)Q3 产批分别为154.9/156.4 万辆,同比+3.8%/+5.9%,环比+15.7%/+14.2%,涨幅高于营收。
上汽大众Q3 产批同比分别为-4.81%/-4.06%,上汽通用Q3 产批同比分别为-2.95%/+2.58%,上汽自主Q3 产批同比分别为+4.49%/+1.06%,上汽通用五菱Q3 产批同比分别为+18.33%/+18.69%,表现较好。
上汽产批同比全系向好,Q3 营业总收入同比+2.81%,环比+20.88%,改善明显。
合资改善向好+费用管控效果明显,Q3 净利润同比增速好于收入扣除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后归母净利润(核心反映自主及华域汽车(600741))为亏损9.88 亿元,同比-7.01%,环比-155.16%;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核心反映上汽大众&上汽通用)64.66 亿元,同比+8.15%,环比+57.89%;扣除这部分以外的投资收益24.15 亿元,同比+64.20%,环比+173.66%,涨幅较大。
Q3 净利润同比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核心原因为:1)投资收益贡献;2)费用管控效果明显。
公司运输物流和广告宣传费等费用同比继续下降+采用新型会计准则销售费用不包含车贷贴息,销售费用同比-26.58%,管理费用同比-7.6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部分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应刺激政策,国内乘用车需求重新步入复苏轨道,下半年有望加速。
上汽集团作为行业龙头,有望跟随行业周期波动。
展望未来,上汽集团积极展开新的一轮变革,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并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 出行服务等创新领域,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大干部人事改革力度,加强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投入。
我们预计2020-2022 年上汽集团的归母净利润为241/264/287 亿元,对应EPS 为2.06/2.26/2.45元,对应PE 为11.24/10.25/9.43 倍。
行业且公司均处于周期底部,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进展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神州信息:业绩符合预期 各业务维持较高景气 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19/1.80 亿(同比+15%/35%)。
其中20Q3实现收入23.86 亿(+13%),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62/0.28亿(同比+1%/84%)。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20Q3 收入稳健增长,看好Q4 收入增速环比提升。
20Q3 公司实现收入23.86 亿,同比+13%。
Q3 单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18.70%,同比提升1.79pct,环比提升1.19pct。
我们判断毛利率主要由于2020 年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且Q3 疫情影响缓解,公司软件实施效率提升。
我们认为20Q4 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有望保持较高交付效率,我们看好公司Q4 收入增速环比提升。
前三季度费用控制良好,扣非利润增长显著。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2.7%/4.7%,同比-1.6/-0.5/+0.9pct,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
Q3 单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3.8%/5.3%,同比-1.3/+0.4/+0.7pct。
20Q3 单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57 万元,同比+84%。
银行IT 高景气叠加信创进行时,公司各业务有望接收充裕订单。
目前国内主要银行陆续进入新一轮系统升级周期,我们判断银行IT 行业国产化需求将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陆续中标大型国有银行、大型城商行订单,标杆效应明显。
此外,公司作为特一级集成商,20Q3起信创项目陆续招标,公司有望收获充裕集成订单。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4.58/5.66/6.96 亿,对应EPS0.47/0.58/0.72 元。
给予公司2021 年35x目标P/E,目标价20.3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国产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等。
泸州老窖:国窖Q3放量加速 特曲表现优异 事件:公司 2020Q1-Q3 收入115.99 亿,同比+1.06%,归母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26.88%。
其中Q3 单季收入39.64 亿,同比+14.45%,归母净利润15.95 亿,同比+52.55%,业绩超过我们此前预期。
国窖渠道动作扎实,Q3 放量加速。
公司Q3 营收增速14.45%,环比继续大幅改善。
公司6 月以来加强渠道价格管控,分区域对国窖进行控货挺价,批价回升至860-870 元后渠道终端推力明显回升。
从区域市场看,公司河南会战顺利推进,国窖1573 长三角38 度联盟会成立后再次深化华东战略,有利于品牌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另外,公司9 月10 日起对52 度、38 度国窖1573 经典装结算价格分别上调40 元/瓶、30 元/瓶,提前收割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国窖系列全年有望实现15%-20%的增速,预计单三季度增速达到25%左右。
受益于高端酒消费人群的扩张及竞争格局的稳定,国窖1573 具备持续的增长动力,未来3 年增速仍有望引领高端酒行业。
特曲系列当前市场价在300 元左右,已经脱离低端地产酒的激烈竞争价格带,并且已经完成全年销售计划,体现出极强的品牌力,经过5 年培育时间后有望进入收获期。
销售费用率下降叠加产品结构变化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预计逐季恢复常态。
公司2020Q3 毛利率86.90%,同比+2.67pcts,主要系高档酒营收占比提升所致。
2020Q3公司销售费用率17.01%,同比-13.77pcts,销售费用同比-36.75%,预计主要是广告宣传费及市场拓展费用大幅下降所致,带动公司净利率提升9.55pcts 至39.48%,预计Q4 销售费用投放将逐步恢复。
公司Q3 营业税金率同比增加4.10pct,预计主要系确认时点差异,全年仍将保持平稳。
盈利预测:由于销售费用投放受环境所限,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 年EPS 为3.99 元/4.61 元/5.64 元,对应PE 为41X/35X/29X,维持“买入”评级,国窖批价稳步提高,中档酒特曲表现优异,长期空间及成长稳定性提升,目标价提升至184 元。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发酵;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
德邦股份:改善拐点确立 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52 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增长165.82%;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4 亿元,同比增长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42 亿元,同比增长2245.62%。
快运维 稳,大件快递延续高增长。
从业务层面来看,公司三季度大件快递收入为44.49 亿元,同比增长21.97%,增速环比提升3.86pct,加速向上。
快运业务实现26.70 亿元,同比下滑3.73%,剔除Q1,全年维 稳判断不变。
疫情凸显直营制全国网络型物流企业价值,公司供应链业务加速发展,三季度仓储及供应链业务同比增长60.50%,达2.15 亿元,公司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成本改善明显,大件快递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公司提质增效措施落地,公司人力成本占收入比重同比下降1.94pct、运输成本占收入比例下降2.99pct,效果显著。
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2.96%,同比提升5.29pct。
拆分来看,假设快运维持16%毛利率均值水平,估算得大件快递毛利率为11%左右,突破前期10%高度,大件快递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由修复走向改善。
三季度费用占比提升明显,注重员工积极性提升对公司经营的提振。
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8.77 亿元,同比增长46.97%,其中管理费用为7.10 亿元,同比增长61.00%,主要原因为公司加大后端职能资源投入,增加奖金计提。
物流行业为人力密集型行业,管理及员工积极性至关重要,短期费用端投入导致激励提升,对公司管理提振效果将逐步凸显。
盈利预测:德邦优秀的人才体系及高效的直营模式打造了领先同行的管理能力及强执行力,是物流行业中的精品企业。
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及提质增效措施落地,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大件快递迎来利润释放期,中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预计2020 年-2022 年EPS 分别为0.56/0.78/0.98元,对应PE 30x/21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成本改善不及预期、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圆通速递:加大产能储备 价格战导致利润承压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4.20 亿元,同比增长8.34%,实现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0.69%;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9 亿元,同比增长15.34%,实现归母净利润4.15 亿元,同比减少19.22%。
行业竞争白热化,业绩受拖累。
2020Q3 公司业务量为33.65亿票,同比增长43.25%,超行业5.38pct,依然维持高速增长,三季度公司业务量市占率为15.11%,继续提升。
三季度公司单票价格为2.15 元,同比减少21.96%,从月度数据来看,行业激烈价格战已使行业参与者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白热化的价格战使公司利润受损,Q3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4 亿元,同比减少38.65%。
加大资本开支,成本降幅缩小。
2020Q3 公司毛利率为7.7%,较去年同期减少5.03pct,环比减少4.63pct,一方面Q3 相较于Q2 没有相应路桥费减免,另一方面2020Q3 公司购建固定无形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7.42 亿元,较Q1(6.26 亿元)Q2(7.25亿元)提升显著。
产能提升使公司单票均摊成本上涨。
但长期来看,加大设备投入有利于公司产能储备及成本优化。
盈利预测:头部企业加速分化,行业价格战短期难以结束,叠加新进入者加速进军电商快递市场,预计快递价格战将延长。
激烈价格战损伤行业参与者盈利能力,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2020 年-2022 年EPS 分别为0.55/0.64/0.74 元,对应PE 为26x/22x/19x,下调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快递业务量增速不及预期,行业价格战进一步激化,公司降本不及预期小熊电器:毛利率提升 营收净利维持高速增长 公司发布2020 年三季报。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4.98 亿元,同比增长45.14%,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增长92.04%。
报告要点:三季度营收净利维持高增长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4.98 亿元,同比增长45.14%,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增长92.04%。
单三季度来看,营收净利依旧维持高速增长。
公司营收7.80 亿元,同比增长46.55%,归母净利润0.68 亿元,同比增长69.99%。
毛利净利率提升,费用率回落单三季度公司毛利净利率提升,总体费用率回落。
毛利率提升1.38pct 至35.06%,销售费用率降低1.49pct 至13.83%。
公司整体费用率降低2.26pct至19.49%,净利率提升1.19pct 至8.68%。
产业链话语权提升,现金流大幅提高2020 年公司产业链话语权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应付款项同比提升137.94%至11.54 亿元,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501.85%至6.50 亿元。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为4.65 亿元、5.83 亿元、7.22 亿元,每股收益为2.99、3.74、4.63 元,对应PE 为24.12、19.26、15.55倍。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品拓展,以及线上份额逐步提升,公司将稳健增长,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商增速不及预期、新品开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