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请看下面链接:从无人问津到冲击龙头,国产健康漆的逆袭之路【竞争战略06】上世纪80年代起,建材行业在大批基建项目的带动下快速崛起,涂料产业一片欣欣向荣。
中国井喷的市场需求,令众多国际巨头垂涎欲滴。
其中,一家名为立邦的外资企业抢占先机,凭借着资金和经验优势,对国产厂商展开了降维打击。
短短几年,立邦便成为涂料龙头,并且在老大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余年。
而在立邦进入中国市场10年后,一家民营企业才在福建莆田成立,并向龙头立邦发起冲击,开启了逆袭之路。
今天,咱们聊聊你早晚用得到的涂料。
外资称王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建立邦交,日本、新加坡的合资企业——立时集团,立即开始筹划进军中国。
1992年,立时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并且取了个颇富寓意的名字——立邦。
当时国内涂料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国产厂商缺乏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而拥有多年海外运营经验的立邦,面对国产品牌简直是降维打击。
研究中国涂料市场后,立邦敏锐地发现,此时还未有品牌占据定位,这是利用广告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最好时机。
1993年,财大气粗的立邦豪掷3千万营销费用,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做涂料广告的企业,此后更是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2%投入广告。
在广告的持续轰炸下,消费者很快便在潜意识里,将立邦和乳胶漆联系在一起,立邦几乎成了“涂料”的代名词。
凭借着广告轰炸,立邦在中国市场一路披荆斩棘,短短数年就成为国内涂料龙头。
1997年,立邦登上国内涂料销量冠军的宝座。
1996年至2000年,立邦漆均以5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席卷中国大陆市场。
营销端先发制人后,立邦在产品上动起了心思。
2000年,立邦率先推出“三合一”乳胶漆产品,虽然200元的售价,接近普通涂料的两倍,但“三合一”打的就是高端牌。
你觉得“三合一”还不够高端?那还有“五合一”、“十合一”、“全效合一”。
随着消费者环保与健康意识的增强,2004年立邦也跟随推出“净味全效”系列产品。
渠道方面,初入市场时立邦在大量的建材店密集铺货,快速将产品打入终端市场。
打开销路后,又在大中城市推进专营店,并创新性的在重要城市建立客服中心,设立800免费服务热线,完善渠道服务。
到2005年,立邦已建立起2000多个专卖店,年销售额超30亿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涂料王者。
定位逆袭立邦进军中国市场十年后的2002年,三棵树才在福建莆田正式成立。
当时的涂料市场,立邦已稳坐行业老大的位置五年,多乐士、PPG等外资品牌在国内经营多年同样实力雄厚,而本土也已出现华润涂料、嘉宝莉等知名品牌。
三棵树作为后进入者,想在强敌环伺的涂料市场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2002年三棵树推出第一款产品“金叶墙面漆”,但外界对公司一无所知。
当时国内涂料知名企业基本都位于珠三角,代理商的想法普遍是,莆田能有什么优秀的涂料企业。
这种情况下,三棵树无人问津,几个月一桶涂料都没卖出去。
产品卖不出去,很大原因是品牌认知度不足。
陷入困境的三棵树剑走偏锋,将公司当时仅有的130万元,全部投放到央视广告上,并且是在热门栏目《新闻30分》的间隙集中投放,这与段永平早期塑造步步高品牌时,投放央视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处。
央视广告的播出,让三棵树的品牌知名度快速打响,公司顺利敲定了几十家代理商,在福建、浙江市场站稳了脚跟。
之后,三棵树开始认真思索后续的战略定位。
因为短期的营销事件,只能是昙花一现,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根据定位理论,消费者能接受的信息极其简化,一旦某品牌抢先与产品定位联系起来,后来者就很难扭转这一认知。
正如人们永远记不住第二个登陆月球的人是谁,具备先发优势的品牌往往更容易维持龙头地位,如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等。
此时的国内市场,立邦已经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
三棵树若是和立邦没有显著的差异化,只是换个包装的乳胶漆品牌,结局可想而知。
然而,立邦漆“处处放光彩”的产品定位,也并非无懈可击。
色彩之外,消费者对于涂料的最大需求便是健康环保。
2003年,三棵树敏锐地抓住健康这一点,在业内首创“健康漆”概念,一举将三棵树与健康的定位联系起来。
确定定位后,还需要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来准确传达公司的品牌理念。
2009年,“三棵树,马上住”的广告语横空出世,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营销史上最经典的广告语之一。
三棵树始终强调健康环保的产品定位当然,如果三棵树只是空喊健康口号,也很难成长为国内第二的涂料品牌。
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是全球涂料行业最高等级的认证,中国本土生产的涂料,只有三棵树得到过这一认证,相比之下,立邦、多乐士都难以达标。
此外,公司宣称“八小时住新家”,即三棵树漆能在涂完8个小时后,就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同样是业内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
农村包围城市有了产品和口号,下一步就是怎么将产品卖出去。
新世纪的中国,立邦等一线品牌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外资龙头正面竞争,对初出茅庐的三棵树而言不切实际,三棵树果断选择了三四线。
早期国内涂料品牌的渠道模式,基本都是先发展省级总代理商,再由其发展地市级代理商、县乡级分销商。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层级过长导致反应速度慢,而且厂商对渠道控制力不强,渠道终端网点服务质量低,反而会影响品牌形象。
因此三棵树跳过省级总代理,直接面向三四线地级市发展代理商,要求地市级代理商的下属分销商,必须直接下沉到乡镇。
拼夕夕的崛起,正是基于庞大的乡镇市场需求,而三棵树,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渠道下沉。
下沉乡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三棵树还深度参与运营,包括提供配送物流服务,帮助建设统一设计风格的涂料专卖店,保证全国销售终端形象的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严格打击跨区域流通和假冒伪类等问题,保证渠道商的利润。
凭借与经销商的深度合作和更高的利润率,三棵树吸引了大量的经销商,逐渐在零售市场建立起自己的“农村根据地”。
三棵树门店相较立邦更少布局于经济发达省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