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把两种产品的基础条件定义一下,才能方便对比。
首先价格相差不大,开发商品牌暂不做对比维度。
大平层:1、整个小区或组团所有的房子面积200平左右起步,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只能叫大户型不能叫大平层。
2、一定是改善类型的高品质项目。
3、地理位置与城市景观较好。
叠墅&洋房:1、不是联排以上的别墅类产品。
2、要么有天,要么有地的复式多层或洋房大面积平层产品。
3、改善类的高品质项目,且洋房区域自成一个组团。
因为本人在长沙,所以我就拿今年长沙首次土拍的两块最热门的两个地块作对比。
滨江C3地块与洋湖018号,两个项目都是热门板块,成交的楼面价一模一样8050元。
滨江项目容积率3.1、洋湖项目容积率2.0。
届时肯定是大平层与叠墅洋房的对比,非常具有对比性。
1、两种产品针对的人群都是改善类的。
2、两个产品的面积都不会太小。
3、所谓的一些产品附加值如落地窗,层高或局部挑空等设计,大面积平层,甚至游泳池等都是可以在两种产品设计里实现的。
所以单从居住空间,居住舒适度上来说,两者实际区别不大。
同样这几点要求也是改善人群的共同要求。
但两者不同的地方才是真正决定选择的因素。
大平层:多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交通便利,商业配套完善。
滨江C3地块便是如此。
而且拥有极佳的城市景观视野,特别是城市夜景很美。
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感,君临天下的豪气与霸气。
长沙星河湾大平层长沙运达大平层而且项目一般外立面颜值高,也会有霓虹灯的亮化,其本身也是城市的地标和景色之一。
在各种场景下的出镜率超高,项目的知名度也高,会成为豪宅和富豪的代名词。
人们的虚荣心很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满足与膨胀。
但是大平层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容积率太高,容积率高容易导致私密性差,想想如果你是个公众人物或者大领导,跟别人一起等电梯,乘坐电梯时的尴尬场景。
大平层都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得房率相比洋房低很多,所以经济性较差。
包括物业费以及房屋后期的维护费用都会高于洋房。
特别是经过几十年后,房屋的品质、居住氛围、维护成本都会居高不下,同样也会跌下神坛,从而丢掉豪宅的光环。
叠墅&洋房:这种产品一般会设计在城市近郊,自然资源与环境景观相对突出的地方。
比如洋湖的地块,就有洋湖与靳江河的双重自然资源。
所以产品的设计理念会更加倾向于与自然的融合,所以一般都是有地面花园或超大的露台空中花园,可以实现更加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种花养草类似别墅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生活空间延伸到与自然的融合,这也是中国人自古的生活情趣追求。
长沙麓稳青竹湖洋房相比于大平层产品的霸气和豪气,洋房叠墅是一种,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气息,有种归隐山林的低调气质。
洋房得房率高,有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因其毛坯交付所以在装修上更能按业主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装修,包括地下室和小花园的打理,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个人的领地意识强烈。
由于容积低的原因,所以相对大平层来说,显得更加稀缺,也更接近终极改善别墅的居住氛围。
三代同堂的话,各自的区域划分也会很明显,不会有太多的打扰,大平层在这一点上则不尽如人意。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绿化越来越好,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洋房建筑本身的时间沉淀也会显得更加厚重。
就会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闹中取静的氛围。
最近这几年大平层非常的受有钱人的追捧,甚至有一句话叫,没住过别墅的才会想买别墅,意思就是住过别墅的人都选择了大平层。
所以很多人就说大平层比别墅要好,更不用说叠墅了。
其实这句话有断章取义之嫌,别墅特别是大别墅一定是住宅的终极改善目标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你看看国内的那些大佬们的豪宅哪个不是大别墅。
只是因为多年前的别墅在品质上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居住体验,加上限墅令之后,别墅项目很少,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叠墅产品的诞生。
这些有钱人总不会有了别墅再去买个叠墅吧,所以买大平层换个居住体验。
基于此,在长沙,在不考虑生活工作便捷性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还是先入手洋湖项目的叠墅,下一步再去入手大平层。
当然你已经拥有了叠墅或洋房,那买滨江项目的大平层也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因为叠墅会跟别墅一样,也会越来越稀缺,而大平层随着城市改造,优质的地块和优质的大平层产品在今后的长沙楼市里,还是会持续供应。
只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钱,而叠墅类似于洋湖项目的叠墅,在多年后他的价值将会更高,而市场上能取代他的叠墅产品就算有,估计地段你也会看不上,并非钱的问题。
这两种产品的定位完全不同,虽然针对的人群一致,产品的功能性上也相差无几,谈论一些具体的物业费和得房率,赠送面积等话题已经不适合这个产品。
选择什么其实都是个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所做出的决定。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购买建议,并且是基本长沙市场环境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