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石家庄走走看看,有了些许印象。
冬天的石家庄染黄了。
街头的梧桐黄了一片,青园街还是绿树掩映,那些零散的黄色,只是让人觉得有点秋天的味道。
中山路的行道树高大粗壮,法国梧桐,白杨树,银杏,刺槐,榆树较为常见,有的尽是黄金叶,有的绿意盎然,有的树叶尽落,只留下枯枝,梧桐叶子渐渐飘落,地上铺了不少树叶。
日落时分,阳光透过薄雾照下来,感觉很舒服,隐在树中的太阳特别的迷人。
石家庄传统建筑是典型北方四合院风格。
由于离京城近,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因,石家庄的建筑受北京的影响很大。
装修、雕饰、彩绘都可以看出京城的味道。
寺庙建筑更为高端大气,建筑水平更高,装饰更为精美,无不透露出精湛的工艺。
那些古建筑都是斜顶,按道理说河北下雨不多,应该是平顶才对,也许是美观的考虑。
石家庄的现代建筑与别处并无两样。
骑行到市中心,到了中山路那边,近距离观察市政府,人民广场,北国商城,勒泰中心等等,河北博物馆周边也是高楼林立。
这些都是现代建筑,大部分大同小异,并没有标新立异的高楼。
也有几处建筑有些特色,好像是在二环那边,有一处俄罗斯风格的洋葱顶很是吸引人。
还有一栋6层高的楼很有特色,窗台是弯弯曲曲的,是紫红色的楼,有点像西班牙那栋很有名建筑的味道。
石家庄的交通总体感觉还不错。
地铁通了两条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共享单车很多,路边整整齐齐停了一排,马路边还有自行车道,骑行还是挺方便的。
街区是棋盘式布局,道路都是笔直笔直的,可能跟平原地形有关系,修路比较简单省事。
石家庄人给人感觉实诚。
他们为人实在,不会炒作,据说石家庄有很多好东西,但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他们直来直去,性格豪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是热情好客。
他们喜欢运动,晚上在人民公园那边,在毛泽东塑像的注视下,很多市民在跳广场舞,场面蔚为壮观。
他们喜欢足球,我知道石家庄永昌,打了几年中超,这支球队原来是厦门骏豪队,去年降到中甲,看电视现场直播,可以感受到球市相当火爆。
石家庄美食融合多种风味。
自古以来,石家庄交通便利,南来北往人潮涌动,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饮食。
正定的八大碗,记得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清真寺街的牛羊肉很是地道,牛肉灶烧,驴肉火烧,蒸饺,羊排都很好吃。
我特别喜欢吃那边的羊肉串。
主食以面食为主,菜的份量很足,都是大盘,我们按照南方的习惯去点,必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石家庄不算突出,也有些特色。
虽然目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但这也许是石家庄的优势所在,可能刚好可以助石家庄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一臂之力。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一切皆有可能,祝石家庄好运。
写于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