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成功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
在资本市场不进则退,势必会遭到“唾弃”。
新股回头看,关注2019年以来上市企业,“把脉”它们上市后的经营发展、业绩表现、股价走势等。
市场一贯信仰公司回购是提振股价的利好,然而东鹏控股(003012)回购却遭遇了滑铁卢,非但没有达到想象中提振股价的效果,反而越买越跌。
近期,东鹏控股公布回购最新进展显示,回购计划无论在时间还是金额上进度均已过大半,已斥资近1.3亿元,而反观公司股价,早已“破发”。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发现,东鹏控股上市不到两年股价“破发”的背后,是公司业绩不佳,IPO前财务投资股东在首发限售股解禁后纷纷减持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东鹏控股控股股东提议回购的时间点,恰好在创投股东限售股解禁后,实施减持前,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是否为配合创投出货令人生疑。
上市后业绩不佳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东鹏控股,于2020年10月登陆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瓷砖和洁具,此外还生产销售木地板、涂料产品。
上市前,东鹏控股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开发行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研发技术、制造升级、品牌形象建设上的投入,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及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并在业绩下滑风险中称“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市场需求的逐渐恢复,预计公司业绩将逐渐恢复”。
然而,东鹏控股上市次年净利即下滑逾八成,今年中报延续下滑趋势(见图一),上市以来业绩并不理想。
2021年,东鹏控股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79亿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81.97%;扣非后净利润仅为0.46亿元,同比减少93.82%。
图一:东鹏控股利润表摘要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报显示,东鹏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1.32亿元,同比减少13.61%,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69.51%,扣非后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减少73.42%。
短期公司受需求下滑及成本增加影响业绩出现下滑。
拉长时间线来看,东鹏控股盈利能力承压。
2017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东鹏控股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7.94亿元、7.94亿元、8.52亿元、1.54亿元、1.18亿元,同比增长29.07%、-19.82%、0.09%、7.24%、-81.97%、-69.51%。
与此同时,东鹏控股销售毛利率也持续下滑,由2017年的37.21%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7.78%(见图二)。
图二:东鹏控股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变化回购中迈向“破发”上市后业绩不佳的东鹏控股,股价也处于低迷状态。
东鹏控股首发价格为11.35元/股,2021年3月2日盘中创上市以来最高价23.24元/股(前复权,下同)后,股价一路震荡下跌,于今年3月份“破发”,更是一度在今年4月27日刷新低——7.4元/股。
截至9日收盘,股价报8.07元/股。
事实上,东鹏控股早在2021年11月就抛出了回购计划,当时股价接近发行价。
回购计划是公司控股股东提议的。
2021年10月30日,东鹏控股公告称,收到了控股股东宁波利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利坚”)《关于提议公司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函》,宁波利坚持有东鹏控股29.43%股份。
提议函具体内容为:“鉴于恒大事件等对东鹏的短期不利因素,并不影响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完善东鹏控股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及骨干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控股股东宁波利坚提议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的股份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同时,控股股东宁波利坚建议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0万元,回购股份的种类为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资金